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9,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种麦
小麦
麦田
麦垄
燕麦
麦穗
麦浪
麦收
麰麦
菽麦
陇麦
荞麦
大麦
米麦
蚕麦
《分类字锦》:种麦(种麦)
礼记仲秋之月乃劝种麦毋或失时
分类:种麦
《國語辭典》:小麦(小麥)  拼音:xiǎo mài
植物名。禾本科小麦属。茎秆直立,高三、四尺,中空有节。叶细长而尖,平行脉。穗状花序直立,小穗含三至九朵小花,无芒或具芒。品种多,有冬小麦和春小麦之别。与大麦同为栽培最古的作物,亦为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果实也称为「小麦」,多粉,可制造面粉,以供食用。
《国语辞典》:麦田(麦田)  拼音:mài tián
种植麦子的田地。如:「放眼望去皆是一大片绿油油的麦田。」《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并不敢践踏。」
《漢語大詞典》:麦垄(麥壠)
见“ 麦陇 ”。
1.麦田。2.麦田中的小路。
《國語辭典》:麦陇(麥隴)  拼音:mài lǒng
陇,田中高地。麦陇,指麦田。唐。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露湿青皋,麦陇朝雊。」
《國語辭典》:燕麦(燕麥)  拼音:yàn mài
植物名。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叶细长,秆直立,高四十至一百八十公分。圆锥花序长二十至四十公分;小穗长二十至三十公厘,具芒。颖果淀粉可供食用,秆可织帽,北方多有种植。也称为「野麦」。
《國語辭典》:麦穗(麥穗)  拼音:mài suì
1.麦子所结的果实。唐。张谓 别睢阳故人诗:「夏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唐。戴叔伦 崇德道中诗:「暖日菜心稠,晴烟麦穗抽。」
2.武器名。即三截棍。《六部成语注解。兵部》:「麦穗流星:麦穗者,俗名三截棍,坚木短棍三根,以铁练成一处。」
《國語辭典》:麦浪(麥浪)  拼音:mài làng
麦田中的麦苗遭风吹拂时起伏如浪的样子。宋。欧阳修 游太清宫出城马上口占诗:「鸦鸣日出林光动,野阔风摇麦浪寒。」
《漢語大詞典》:麦收(麥收)
收割麦子。《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今年麦收,一人准备三把镰刀。”
《漢語大詞典》:麰麦(麰麥)
大麦。孟子·告子上:“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於日至之时,皆孰矣。” 赵岐 注:“麰麦,大麦也。”亦泛指麦。梁书·元帝纪:“麰麦两穗,出於 南平 之邦。” 宋 曾巩 《喜晴》诗:“眼明意豁万事快,预喜来年麰麦丰。”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三:“岁漕五等,曰正兑,米入京仓……曰麰麦,入京仓,供内府之用。”
分類:大麦
《國語辭典》:菽麦(菽麥)  拼音:shú mài
豆与麦。比喻容易分别的东西。《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三国志。卷四○。蜀书。彭羕传》:「先民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咽喉,愚夫不为也。况仆颇别菽麦者哉!」
分類:识别事物
《骈字类编》:陇麦(陇麦)
唐 虞世南 发营逢雨应诏 陇麦沾逾翠,山花湿更然。
《國語辭典》:荞麦(蕎麥)  拼音:qiáo mài
植物名。蓼科荞麦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原产中亚,温带各国广为栽培。茎高六十至九十公分。叶互生、三角形、具长柄、鞘状托叶。夏至秋开花,总状或伞房花序,花被裂片五枚,白色或淡红色。瘦果卵状三角形、有棱、黑色,可磨粉供食用或用以制酱油,也可供药用。由于瘦果具三棱,也称为「棱子」。
《國語辭典》:大麦(大麥)  拼音:dà mài
植物名。禾本科大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约三尺,中空有节。叶片长九至二十公分,平行脉。初夏开花,聚于茎顶成穗,小穗稠密,颖尖端有长芒。颖果可供食用,磨碎后作为动物饲料,麦芽为制造酒、糖的原料。麦秸可编织草帽。也称为「三月黄」。
《漢語大詞典》:米麦(米麥)
米与麦。亦泛指米麦之类的粮食。《书·费誓》“峙乃糗粮” 唐 孔颖达 疏:“説文云:糗,熬米麦也。 郑玄 云:糗,擣熬穀也。谓熬米麦使熟,又擣之以为粉也。”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还乡》套曲:“春採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 唐玄宗 自 姚崇 、 宋璟 为相,米麦不过三四钱,千里不馈行粮。”
分類:米麦粮食
《漢語大詞典》:蚕麦(蠶麥)
指蚕与麦的收成。 唐 韩愈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伏乞特勑 京兆府 ,应今年税钱及草粟等,在百姓腹内徵未得者,并且停徵,容至来年蚕麦,庶得少有存立。” 宋 范成大 《田家留客行》:“好人入门百事宜,今年不忧蚕麦迟!”
分類: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