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麟府
五代史党项传唐德宗时党项诸部相率内附居庆州者号东山部落居夏州者号平夏部落部有大姓而无君长不相统一散处邠宁鄜延灵武河西东至麟府之间
《漢語大詞典》:麟笔(麟筆)
孔子 作春秋,绝笔于获麟,故称史官之笔为“麟笔”。 唐 王勃 《梓州元武县福会寺碑》:“考龙图而括运,抚麟笔以伤时。” 宋 陆游 《小轩》诗:“麟笔残功成水品,蛇图餘思入棋枰。” 章炳麟 《与人论国学书》:“史可私作,不嫌僭窃王章,上拟麟笔,独於《太玄》潜虚,谓其非分,适自相攻伐矣。”参见“ 麟史 ”。
《國語辭典》:麟史  拼音:lín shǐ
《春秋经》。唐。元稹 易家有归藏判:「穆姜遇艮,足徵麟史之文;尼父得坤,亦验归藏之首。」也称为「麟经」。
《漢語大詞典》:画麒麟(畫麒麟)
刻画的麒麟。比喻虚有其表的人。
《漢語大詞典》:麟洲
指 凤麟洲 。海内十洲记中提到的洲名。传说为神仙所居之地。艺文类聚卷七八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水仙赋》:“酌 丹穴 之酎,荐 麟洲 之肴。”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 麟洲 一海阔, 玄圃 半天高。” 前蜀 贯休 《寿春进祝圣·大兴三教》:“逢掖诸生集, 麟洲 羽客朝。”
《國語辭典》:麟儿(麟兒)  拼音:lín ér
聪颖异常的婴孩,「麒麟儿」的简称。后亦泛指倍受关爱的婴孩。如:「喜获麟儿」。《绿野仙踪》第七○回:「生子的话,就在下月,定生麟儿。」
《骈字类编》:麟州
唐书地理志麟州新秦郡开元十二年析胜州之连谷银城置 宋史欧阳修传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
《漢語大詞典》:白麟
(1).亦作“ 白驎 ”。白色的麒麟。古代以为祥瑞。 汉 王充 论衡·讲瑞:“ 武帝 之时,西廵狩得白驎,一角而五趾。”汉书·武帝纪:“ 元狩 元年冬十月,行幸 雍 ,祠五畤。获白麟,作《白麟》之歌。” 唐 欧阳詹 《珍祥论》:“紫芝产於 甘泉 ,白麟呈於 雍 祠。”
(2).古代郊庙歌曲名。 汉 班固 《〈西都赋〉序》:“《白麟》《赤鴈》《芝房》《寳鼎》之歌,荐於郊庙。”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皇夏》:“凯乐闻《朱雁》,鐃歌见《白麟》。”
《漢語大詞典》:玉麒麟
(1).指玉雕的麒麟印纽。晋书·元帝纪:“于时有玉册见於 临安 ,白玉麒麟神璽出於 江寧 。”
(2).借指符信。 宋 陆游 《送陈德邵宫教赴行在二十韵》:“同舍事容悦,腰佩玉麒麟。群諛更得志,后来如积薪。”
(3).传说中的神兽。《封神演义》第六九回:“ 黄天化 答曰:‘不必嘱咐。’忙上了玉麒麟出营。”
(4).对他人儿子的美称。 元 宋褧 《人月圆·诚夫兄生子名京华儿》曲:“ 神州 佳丽明光锦,生出玉麒麟。”
《漢語大詞典》:麟游(麟遊)
语本《淮南子·览冥训》:“昔者 黄帝 治天下……凤皇翔於庭,麒麟游於郊。”后因以“麟游”为祥兆。 明 无名氏 《四贤记·报命》:“争奈虎狼塞路,有碍麟游。”
分類:祥兆
《漢語大詞典》:石麒麟
亦省作“ 石麟 ”。 1.古代帝王陵前的石雕的麒麟。西京杂记卷三:“观前有三梧桐树,树下有石麒麟二枚,刊其胁为文字,是 秦始皇 驪山 墓上物也。”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丹阳 大姑陵 ,陵下有石麟二枚,不知年代。” 唐 刘禹锡 《汉寿城春望》:“田中牧竖烧芻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前蜀 韦庄 《上元县》:“止竟霸图何物在,石麟无主卧秋风。”
(2).对幼儿的美称。陈书·徐陵传:“时 寳誌上人 者,世称其有道。 陵 年数岁,家人擕以候之; 寳誌 手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 宋 苏轼 《徐元用使君与其子端常邀仆与小儿过同游东山浮金堂戏作》诗:“使君有令子,真是石麒麟;我子乃散材,有如木轮囷。” 明 何景明 《相逢行赠孙从一》:“石麟在天动鳞甲,赤凤排云生羽毛。” 清 方文 《吴次暹瓶桂自开而举子同人觞之》诗:“太乙想传天马信,长庚先产石麟儿。” 清 赵翼 《昨岁除夕香远内弟得一子书以奉贺》诗:“八十四翁来发兆,上堂亲抚石麒麟。”
《漢語大詞典》:泣麟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 孔子 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又:“西狩获麟。 孔子 曰:‘吾道穷矣。’” 何休 注:“麟者太平之符,圣人之类,时得麟而死,此亦天告夫子将没之徵,故云尔。”后以“泣麟”为哀叹悲泣世衰道穷之典。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昔者夫子閔王道之缺,伤斯文之坠,静居以嘆凤,临衢而泣麟。” 宋 王禹偁 《酬赠田舍人》诗:“一车甘雨方建隼,万国淳风莫泣麟。” 清 钱谦益 《故南京国子监祭酒石门许公合葬墓志铭》:“ 瑶 之状公也,详其于人才国是消息存亡之故,瞻乌泣麟,有餘痛焉。”
《骈字类编》:麟兮
诗于嗟麟兮时孔子获麟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 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國語辭典》:麟史  拼音:lín shǐ
《春秋经》。唐。元稹 易家有归藏判:「穆姜遇艮,足徵麟史之文;尼父得坤,亦验归藏之首。」也称为「麟经」。
《國語辭典》:麟经(麟經)  拼音:lín jīng
《春秋经》。孔子作《春秋》,至哀公十四年因鲁人捕获麟而停笔,故称春秋为「麟经」。也称为「麟史」。
《漢語大詞典》:麟殿
“ 麒麟殿 ”的省称。 明 唐寅 《出塞》诗之二:“烽火通 麟殿 ,嫖姚拜虎符。”
《漢語大詞典》:麟楦
“ 麒麟楦 ”的省称。 清 钮琇 觚賸·粟儿:“儿家刺史,贤声溢於 关中 ,貂轂珠履,日集其门。以儿视之,率麟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