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西园盖
 
西园飞盖
 
飞盖南园
 
飞盖相从
 
飞盖西园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昭明文选》卷二十〈诗甲·公宴·公宴诗〉~943~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阪,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神飙接丹毂,轻辇随风移。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昭明文选》卷二十二、三国魏·曹丕《芙蓉池作》
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
《昭明文选》卷三十、南朝宋·沈约《应王中丞思远咏月》
「高楼切思妇,西园游上才。」唐·吕向注:「西园谓魏氏邺都之西园也。文帝每以月夜集文人才子共游于西园。」

例句

西园置酒地,日夕簪裾列。 刘驾 送李殷游边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张说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

千秋谷门外,明月照西园。 张说 惠文太子挽歌二首

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 张说 邺都引

我祖西园事,言之独伤怀。 曹邺 寄贾驰先辈

暂弭西园盖,言事东皋粟。 李峤 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

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李白 初月

相去千馀里,西园明月同。 王维 送熊九赴任安阳

西园有明月,修竹韵悲风。 卢僎 让帝挽歌词二首

更待西园月,金尊乐未终。 祖咏 宴吴王宅

北堂未安寝,西园聊骋望。 董思恭 咏月

西园宴公子,北里召王侯。 郑愔 夜游曲

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 骆宾王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之秋月

典故
自致青冥上
 
自致青云上
 
青云人
   
青云志应
   
青云自致
  
飞上青云
 
魏雎张禄


《史记》卷七十九〈范雎蔡泽列传·范雎〉~243~
范雎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于是范雎盛帷帐,待者甚众,见之。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贾不敢复读天下之书,不敢复与天下之事。贾有汤镬之罪,请自屏于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范雎曰:「汝罪有几?」曰:「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范雎曰:「汝罪有三耳。昔者楚昭王时而申包胥为楚却吴军,楚王封之以荆五千户,包胥辞不受,为丘墓之寄于荆也。今睢之先人丘墓亦在魏,公前以睢为有外心于齐而恶睢于魏齐,公之罪一也。当魏齐辱我于厕中,公不止,罪二也。更醉而溺我,公其何忍乎?罪三矣。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乃谢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

例句

青云已是酬恩处,莫惜芳时醉酒杯。 刘沧 看榜日

绿绶便当身是贵,青霄休怨志相违。 刘沧 送友人罢举赴蓟门从事

今来唯问心期事,独望青云路未通。 刘沧 长安冬夜书情

终期白日青云路,休感鬓毛霜雪侵。 刘沧 长安逢友人

白屋青云至悬阔,愚儒肝胆若为倾。 方干 寄杭州于郎中

青云直上路初通,已在明君倚注中。 方干 寄灵武胡常侍

青云应有望,白发未相侵。 方干 将谒商州吕郎中道出楚州留献章中丞

莫嫌黄绶官资小,必料青云道路平。 方干 赠孙百篇

白雪振声来辇下,青云开路到床前。 方干 赠李支使

青云旧路归仙掖,白凤新词入圣聪。 方干 送睦州侯郎中赴阙

拔上青云巅,轻如一毫发。 曹邺 成名后献恩门

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 曹邺 杏园即席上同年

上国共知传大宝,旧交宁复在青云。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朝作青云士,暮为玄夜人。 李咸用 哭所知

镜机冲漠非吾事,自要青云识五侯。 李咸用 夏日别余秀才

春风不见寻花伴,遥向青云泥子虚。 李山甫 贺友人及第

鳞翼思风水,青云方阻修。 李群玉 雨夜呈长官

莲幕青云贵,翱翔绝后期。 李郢 秋晚寄题陆勋校书义兴禅居时淮南从事

吾亦忘青云,衡茅足容膝。 白居易 四月池水满

亦有同门生,先升青云梯。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主人忆尔尔知否,抛却青云归白云。 白居易 题崔常侍济上别墅

如何一瑞车书日,吹取青云道路平。 罗邺 春风

西上青云未有期,东归沧海一何迟。 罗隐 所思

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 罗隐 春风

青云知有路,自是致无因。 许棠 写怀

我行三十载,青云路未达。 邵谒 下第有感

青云未见路,丹车劳出门。 邵谒 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

朝为青云士,暮作白头囚。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

典故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昭明文选》卷六十〈行状吊文祭文·吊文·吊曹操文〉~2594~
而见魏武帝〈遗令〉,忾然叹息,伤怀者久之。……又曰:「吾婕妤妓人,皆著铜爵台。……」又云:「馀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

例句

平阳拊背穿驰道,铜雀分香下璧门。 杜牧 出宫人二首

咸池升日庆,铜雀分香悲。 杜牧 杜秋娘诗

英雄亦到分香处,能共常人较几多。 罗隐 邺城

典故
何郎傅粉
  
何郎
 
何郎面
  
傅粉何郎
 
傅粉疏狂
  
傅粉郎君
 
姓何应解傅
 
汤饼试何郎
 
汤饼试平叔
 
汤饼赐都尉
 
热承汗
 
疑粉
  
试汤饼

相关人物
何晏(字平叔)
 
曹睿(魏明帝)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容止〉~608~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魏略》曰:「晏性自喜,动静粉帛不去手,行步顾影。」
《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608~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曰:「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
《太平御览》卷一百五十四〈皇亲部二十·驸马〉~88~
晋·裴启《语林》曰:「何晏字平叔,以主婿拜驸马都尉,美姿仪,帝每疑其傅粉,后夏月赐以汤饼,大汗出,以朱衣自拭之,尤皎然。」

简释

何郎:称赞青年男子貌美,或指情郎或驸马。唐李贺《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例句

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上才。 刘禹锡 翠微寺有感

何郎独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 刘禹锡 题于家公主旧宅

平叔正堪汤饼试,风流不合问年颜。 方干 赠山阴崔明府

郎若姓何应解傅,女能窥宋不劳施。 罗隐

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李端 赠郭驸马之一

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李贺 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

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 杨巨源 独不见

何郎载酒别贤侯,更吐歌珠宴庾楼。 卢邺 和李尚书命妓钱崔侍御

典故
浮瓜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昭明文选》卷四十二〈书中·与朝歌令吴质书〉~895~
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閒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骋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

例句

寒水浮瓜五月时,把君衣袖长河曲。 韩翃 送蓨县刘主簿楚

典故
一官鸡肋
 
弃鸡肋
 
杨修鸡肋
 
浮利一鸡肋
 
汉中鸡肋地
  
鸡肋曹公忿
 
鸡肋弃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杨修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52~
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备所杀。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脩便自严装,人惊问脩:「何以知之?」脩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玄孙)杨脩〉~789~
脩字德祖,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脩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

例句

鸡肋曹公忿,猪肝仲叔惭。 罗隐 寄洪正师

典故
相关人物
魏舒


《晋书》卷四十一《魏舒传》
年四十馀,郡上计掾察孝廉。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以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于是自课,百日习一经,因而对策升第。除渑池长,迁浚仪令,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之。舒曰:「吾即其人也。」朴被而出。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

例句

到来恒襆被,随例且含香。 岑参 省中即事

典故
仪形当汉阁
 
冠麒麟
 
图麒麟
 
壮麟阁
 
汉家麟阁
 
画像仙阁
  
高阁图画
 
麒台
  
麒麟功
 
麒麟图画
   
麒麟台
   
麟阁丹青
  
麟阁功名
 
麟阁勋
 
麟阁图形
 
麟阁标名
 
麟阁画像

相关人物
丙吉
 
刘德(河间献王)
 
刘洵(汉宣帝)
 
张安世(字子孺)
 
杜延年
 
梁丘贺
 
萧望之
 
苏武
 
赵充国
 
霍光
 
韩增
 
魏相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传·苏武〉
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次曰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次曰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次曰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曰丞相博阳侯丙吉,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曰宗正阳城侯刘德,次曰少府梁丘贺,次曰太子太傅萧望之,次曰典属国苏武。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明著中兴辅佐,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凡十一人,皆有传。自丞相黄霸、廷尉于定国、大司农朱邑、京兆尹张敞、右扶风尹翁归及儒者夏侯胜等,皆以善终,著名宣帝之世,然不得列于名臣之图,以此知其选矣。三国魏·张晏注:「武帝获麒麟时作此阁,图画其象于阁,遂以为名。」唐·颜师古注:「《汉宫阁疏名》云萧何造。」

例句

麒阁一代良,熊轩千里躅。 刘祎之 酬郑沁州

早晚归汉廷,随公上麟阁。 刘长卿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仍呈王员外

昨闻战罢图麟阁,破虏收兵卷戎幕。 刘长卿 时平后送范伦归安州

中天有高阁,图画何时歇。 刘驾 古出塞

听君总画麒麟阁,还我闲眠舴艋舟。 司空图 携仙箓九首之四

天子预开麟阁待,祗今谁数贰师功。 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之一

功名麟阁上,得咏入秦关。 崔何 喜陆侍御破石埭草寇东峰亭赋诗

归来画麟阁,蔼蔼武功传。 席豫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待闻出塞还,丹青上麟阁。 张说 药园宴武辂沙将军赋得洛字

燕山应勒颂,麟阁伫名扬。 徐坚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据鞍遥指长安路,须刻麟台第一功。 李九龄 代边将

画像临仙阁,藏书入帝台。 李峤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李白 塞下曲六首之三

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 李白 拟古十二首之七

当令千古后,麟阁著奇勋。 李白 送张秀才从军

旋应献凯入,麟阁伫深功。 李白 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

汉庭议事先黄老,麟阁何人定战功。 李益 赴渭北宿石泉驿南望黄堆烽

君逐嫖姚将,麒麟有战功。 李益 送柳判官赴振武

他日图勋画麟阁,定呈肝胆始应休。 李群玉 献王中丞

可怜忠与孝,双美画骐麟。 杜甫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

志在麒麟阁,无心云母屏。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 杜甫 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

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身许麒麟画,年衰鸳鹭群。 杜甫 秋野五首之五

瑞光麟阁上,喜气凤城端。 杨巨源 和吕舍人喜张员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韵

为数麒麟高阁上,谁家父子勒燕然。 杨巨源 贺田仆射子弟荣拜金吾

只今麟阁待丹青,努力加餐报天子。 权德舆 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因代书贺

行看画麟阁,凛凛有英风。 权德舆 奉和刘侍郎司徒奉诏伐叛书情呈宰相

今朝麟阁上,偏轸圣情多。 权德舆 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

相国已随麟阁贵,家风第一右丞诗。 王韫秀 夫入相寄姨妹

早晚登麟阁,慈门欲付公。 卢纶 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

书屋倚麒麟,不同牛马路。 莫宣卿 答问读书居

行望凤京旋凯捷,重来麟阁画丹青。 贺朝 从军行

星落夜原妖气满,汉家麟阁待英雄。 郑启 严塘经乱书事

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 陈子昂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颜真卿 赠裴将军

帝思麟阁像,臣献柏梁篇。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

画图骐麟阁,入朝明光宫。 高适 塞下曲

典故
和戎赏魏
 
歌钟重锡

相关人物
魏绛


《春秋左传·襄公十一年》
郑人赂晋侯以师悝、师触、师蠲、广车、軘车淳十五乘,甲兵备。凡兵车百乘,歌钟二肆,及其镈磬,女乐二八。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绛,曰:「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请与子乐之。」
《国语》卷十三《晋语七》
公锡魏绛女乐一八,歌钟一肆。

例句

和戎因赏魏,定远莫辞班。 张说 送郑大夫惟忠从公主入蕃

歌钟期重锡,拜手落花春。 杜审言 送高郎中北使

典故 
弓张自摧
 
弦惊
  
怯张弓
 
闻弦坠
   
相关人物
魏加


《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
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例句

泣连三献玉,疮惧再伤弓。 刘长卿 落第赠杨侍御兼拜员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阳

剑拔蛟随断,弓张鸟自摧。 张说 送岳州李十从军桂州

潭鱼惊钓落,云雁怯弓张。 方干 新月

折翮翻飞随转蓬,闻弦坠虚下霜空。 李白 单父东楼秋夜送从弟沈之秦

闻弦虚坠良可吁,君更弹射何为乎。 李白 鸣雁行

贞一来时送彩笺,一行归雁慰惊弦。 柳宗元 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之一

伤鸟有弦惊不定,卧龙无水动应难。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

羁飞本难定,非是恶弦惊。 卢纶 酬李叔度秋夜喜相遇因伤关东僚友丧逝见赠

还塞知何日,惊弦乱此心。 耿湋 赋得沙上雁

旅思蓬飘陌,惊魂雁怯弦。 钱起 寇中送张司马归洛

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 钱起 送李九贬南阳

转蓬方不定,落羽自惊弦。 陈子昂 落第西还别魏四懔

典故
汗逾水浆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钟毓


《世说新语》上卷上《言语》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慄慄,汗不敢出。』」

例句

老少多暍死,汗逾水浆翻。 杜甫 贻华阳柳少府

典故
河朔余酲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八〈曹丕·典论·酒诲〉~095~
荆州牧刘表,跨有南土,子弟骄贵,并好酒。为三爵,大曰伯雅,次曰中雅,小曰季雅。伯雅受七胜,中雅受六胜,季雅受五胜。又设大针于杖端。客有醉酒寝地者,辄以劖刺之,验其醉醒,是酷于赵敬侯以筒酒灌人也。大驾都许,使光禄大夫刘松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松尝以盛夏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于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二方化之。故南荆有三雅之爵,河朔有避暑之饮。
《新增月日纪古》卷之六上〈六月卷上·伏日〉~2085~
魏文《典略》:「大驾都许,使光禄大夫刘松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共饮宴,常以盛夏三伏之际,昼夜饮酒,至于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
典故
两眼啼红
 
啼红
 
泪成血
 
泪珠红
 
玉壶悲
 
玉壶盛泪
 
玉壶红泪
  
红泪客
 
落红如泪
 
双泪红垂
 
灵芸泪

相关人物
薛灵芸
 
曹丕(魏文帝)


旧题晋·王嘉《拾遗记》卷七《魏》
「时文帝选良家子女,以入六宫。习以千金宝赂聘之。既得,便以献文帝。灵芸闻别父母,歔欷累日,泪下沾衣。至升车就路之时,以玉唾壶盛泪壶中,即如红色。既发常山,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
《太平御览》卷三百八十一〈人事部二十二·美妇人下〉
王子年《拾遗记》:「魏文帝所爱美人姓薛名灵芸,常山人也。灵芸年十七,容貌绝世,时明帝选良家子入宫,灵芸别父母,歔欷累日,泪下沾衣。至升车就路之时,玉唾壶承泪,壶即如红色。及至京师,壶中之泪凝如血矣。」

简释

玉壶盛泪:指妇人哀伤落泪。宋钱惟演《无题》:“纨扇寄情虽自洁,玉壶盛泪只凝红。”


例句

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李贺 蜀国弦

典故
侯生遭骂

相关人物
侯嬴
 
魏无忌(信陵君)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2378~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脩身絜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韨,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韨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韨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韨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例句

冶长信非罪,侯生或遭骂。 韩愈 县斋有怀

典故
华歆忤旨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华歆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华歆传》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文帝即王位,拜相国,封安乐乡侯。及践阼,改为司徒。」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华峤《谱?》:「文帝受禅,朝臣三公已下并受爵位;歆以形色忤时,徙为司徒,而不进爵。魏文帝久不怿,以问尚书令陈群曰:『我应天受禅,百辟群后,莫不人人悦喜,形于声色,而相国及公独有不怡者,何也?』群起离席长跪曰:『臣与相国曾臣汉朝,心虽悦喜,义形其色,亦惧陛下实应且憎。』帝大悦,遂重异之。」

例句

华歆忤旨,陈群蹙容。 李瀚 蒙求

《漢語大詞典》:西园(西園)
(1).园林名。 汉 上林苑 的别名。文选·张衡〈东京赋〉:“岁维仲冬,大閲 西园 ,虞人掌焉,先期戒事。” 薛综 注:“ 西园 , 上林苑 也。”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四年:“帝著商贾服,从之饮宴为乐。又於 西园 弄狗,著进贤冠,带綬。”
(2).园林名。在 河南省 临漳县 邺县 旧治北,传为 曹操 所建。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清夜游 西园 ,飞盖相追随。” 唐 张说 《邺都引》:“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 西园 明月在。”
(3).园林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 明 代始建。其罗汉堂有五百罗汉像,姿态各殊,为 清 代泥塑杰作。
(4).园林名。在 湖北省 武昌县 西。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辛酉, 纶 集其麾下於 西园 。”
《漢語大詞典》:青云器(青雲器)
指胸怀旷达、志趣高远的人才。文选·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 仲容 青云器,实秉生民秀。” 李善 注:“青云,言高远也。” 李周翰 注:“青云器,高大者也。”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嚮者玉珂人,谁是青云器?” 仇兆鳌 注:“ 颜延之 《五君咏》‘ 仲容 青云器’,言其器之高远;此云‘谁是青云器’,叹贵者未必贤也。”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尝嫌 武生 粗悍,非青云器也。” 清 董樵 《刘旅皇半剌》诗:“嗟尔青云器,徘徊将焉如?”
《國語辭典》:青云志(青雲志)  拼音:qīng yún zhì
1.远大的志向。唐。张九龄〈照镜见白发联句〉诗:「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裡,形影自相憐。」
2.高洁的志趣。如:「虽寄迹红尘间,但胸怀青云志,心无杂思。」
分類:远大志向
《漢語大詞典》:青云料(青雲料)
谓获取高官显位的手段。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羈旅虽同 白社 游,诗书已作青云料。”
《國語辭典》:青云直上(青雲直上)  拼音:qīng yún zhí shàng
青云,指显要的地位。青云直上比喻顺利的迅速升到高位。唐。刘禹锡〈寄毗陵杨给事诗〉三首之二:「青云直上无多地,却要斜飞取势回。」《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但我虽不曾中那进士,却也教育了无数英才,看将去来,大半都要青云直上。」也作「直上青云」。
分類:飞黄腾达
《漢語大詞典》:青云路(青雲路)
喻高位或谋求高位的途径。 唐 张乔 《别李参军》诗:“静想青云路,还应寄此身。”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白日圜文:“未得青云路,且坐白日圜。”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白雪》曲高,青云路阻。”
《漢語大詞典》:分香
见“ 分香卖履 ”。
《國語辭典》:分香卖履(分香賣履)  拼音:fēn xiāng mài lǚ
曹操临终前,命人将馀香分给诸夫人,并吩附众妾学作组履去卖,而使妻妾有所寄托。典出汉。曹操〈遗令〉。后用以比喻临死时对妻妾的爱恋之情。《聊斋志异。卷七。甄后》:「犬睹故妓,应大悟分香卖履之痴,固犹然妒之耶。」
《漢語大詞典》:何郎粉
即傅粉 何郎 。 三国 魏 何晏 性自喜,好修饰,平日粉白不去手。因以“何郎粉”借指年轻俊美的男子。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张郎 倘得相亲傍,乍相逢厌见 何郎 粉,看邂逅偷将 韩寿 香。”亦省作“ 何粉 ”。 明 王骥德 《男王后》第三折:“嫂嫂,你本琼岛仙郎,错做金宫艷质,如今幸亲 何 粉,敢惜 韩 香?”参见“ 何郎 ”。
《漢語大詞典》:何郎
(1). 三国 魏 驸马 何晏 仪容俊美,平日喜修饰,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人称“傅粉 何郎 ”。后即以“何郎”称喜欢修饰或面目姣好的青年男子。见世说新语·容止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裴松之 注引《魏略》。 唐 宋璟 《梅花赋》:“儼如傅粉,是谓 何郎 。” 唐 许浑 《夏日戏题郭别驾东堂》诗:“犹恐 何郎 热,冰生白玉盘。”
(2).借作驸马的美称。 唐 刘禹锡 《题于家公主旧宅》诗:“ 何郎 独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
(3).指 南朝 梁 诗人 何逊 。 何逊 青年时即以文学著称,为当时名流所称道。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三:“雾夕咏芙蕖, 何郎 得意初。” 宋 刘克庄 《沁园春·维扬作》词:“甚都无人诵, 何郎 诗句,也无人报,书记平安。” 明 高启 《梅花》诗之一:“自去 何郎 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4).借指才高的年轻男子。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 何郎 俊才调凌云, 谢女 艳容华濯露。”
《國語辭典》:傅粉  拼音:fù fěn
在脸上抹粉。《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广川惠王刘越传》:「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这两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举止风流,芳兰竟体。」
分類:傅粉搽粉
《國語辭典》:傅粉郎  拼音:fù fěn láng
美男子。参见「傅粉何郎」条。
《國語辭典》:傅粉何郎  拼音:fù fěn hé láng
三国时何晏脸色白净,魏明帝以为他抹粉。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后用以称美男子。唐。李端〈赠郭驸马〉诗:「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國語辭典》:粉郎  拼音:fěn láng
美男子。多指所爱的男子。元。无氏名〈喜春来。梦回酒醒〉曲:「玉人低唤粉郎呵,休睡波,良夜苦无多。」
分類:何晏仪容
《國語辭典》:鸡肋(雞肋)  拼音:jī lè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甚价值,丢了却又觉得可惜的事物。《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宋。苏轼〈次韵王滁州见寄〉诗:「笑捐浮利一鸡肋,多取清名几熊掌。」
《漢語大詞典》:食鸡肋(食雞肋)
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语本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备 因险拒守”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 杨脩 便自严装,人惊问 脩 :‘何以知之?’ 脩 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 汉中 ,知王欲还也。’” 宋 苏轼 《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之一:“从来自笑画虵足,此事何殊食鸡肋。”
《國語辭典》:襆被  拼音:pú bèi
整理行李。《晋书。卷四一。魏舒传》:「舒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
《漢語大詞典》:画麒麟(畫麒麟)
刻画的麒麟。比喻虚有其表的人。
《漢語大詞典》:麒阁(麒閣)
见“ 麒麟阁 ”。
《國語辭典》:麒麟阁(麒麟閣)  拼音:qí lín gé
汉初萧何所造的楼阁,或谓汉武帝获麒麟时所建。后宣帝图绘功臣霍光、苏武等十一人之像于阁上。故后泛指画有功臣图像的楼阁。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也称为「麟台」、「麟阁」。
《漢語大詞典》:麒麟殿
汉 代宫殿名。汉书·佞幸传·董贤:“后上置酒 麒麟殿 , 贤 父子亲属宴饮。”亦省称“ 麒麟 ”。文选·张衡〈西京赋〉:“ 麒麟 、 朱鸟 , 龙兴 、 含章 。” 李善 注:“ 汉 宫闕名,有 麒麟殿 、 朱鸟殿 。”
《漢語大詞典》:麒麟画(麒麟畫)
麒麟阁 上的功臣画像。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五:“身许 麒麟 画,年衰鸳鷺羣。”参见“ 麒麟阁 ”。
《國語辭典》:麒麟阁(麒麟閣)  拼音:qí lín gé
汉初萧何所造的楼阁,或谓汉武帝获麒麟时所建。后宣帝图绘功臣霍光、苏武等十一人之像于阁上。故后泛指画有功臣图像的楼阁。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也称为「麟台」、「麟阁」。
《國語辭典》:麒麟阁(麒麟閣)  拼音:qí lín gé
汉初萧何所造的楼阁,或谓汉武帝获麒麟时所建。后宣帝图绘功臣霍光、苏武等十一人之像于阁上。故后泛指画有功臣图像的楼阁。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也称为「麟台」、「麟阁」。
《國語辭典》:麟阁(麟閣)  拼音:lín gé
泛指画有功臣图像的楼阁。参见「麒麟阁」条。唐。李白 塞下曲六首之三:「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漢語大詞典》:麟阁像(麟閣像)
麒麟阁 内的功臣像。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帝思 麟阁 像,臣献《栢梁篇》。”参见“ 麒麟阁 ”。
《國語辭典》:麒麟阁(麒麟閣)  拼音:qí lín gé
汉初萧何所造的楼阁,或谓汉武帝获麒麟时所建。后宣帝图绘功臣霍光、苏武等十一人之像于阁上。故后泛指画有功臣图像的楼阁。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也称为「麟台」、「麟阁」。
《漢語大詞典》:伤弓(傷弓)
受过箭伤的鸟,听到拉弓开弦的声音也害怕。比喻经过祸患,心有余悸。 唐 杜甫 《归雁》诗之二:“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一:“当是时,执政者皆叹息 鲁公 伤弓,故虑患之深也。”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楹联賸语:“ 鹤 ( 赵鹤 )政尚严厉,所至考校生员,多所罢黜…… 鹤 去,以 贵溪 江潮 代之。 潮 亦风裁澟然。生员之伤弓者犹畏之。”参见“ 伤弓之鸟 ”。
《國語辭典》:伤弓之鸟(傷弓之鳥)  拼音:shāng gōng zhī niǎo
比喻受打击或惊吓后,心有馀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参见「惊弓之鸟」条。《晋书。卷一一二。苻生载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伤弓之鸟,不敢揽事,且低著头只顾走。」
分類:受过祸患
《漢語大詞典》:怯弦
战国 时 更嬴 善射,曾引弓虚发,惊下受伤未愈的飞雁。见战国策·楚策四。后因以“怯弦”比喻受过挫折而胆怯。 唐 钱起 《寇中送张司马归洛》诗:“旅思蓬飘陌,惊魂雁怯弦。”参见“ 惊弓之鸟 ”。
《國語辭典》:惊弓之鸟(驚弓之鳥)  拼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
魏国射箭能手更羸仅是拉动弓弦,不用箭,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便因过度惊惧而落下的故事。典出《战国策。楚策四》。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心有馀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晋书。卷七一。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歧路灯》第八一回:「绍是惊弓之鸟,吓了一跳。」也作「伤弓之鸟」。
《漢語大詞典》:惊弓(驚弓)
闻弓弦声而惊恐。 闻一多 《红豆》诗之十九:“我是只惊弓的断雁。”参见“ 惊弓之鸟 ”。
《國語辭典》:惊弓之鸟(驚弓之鳥)  拼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
魏国射箭能手更羸仅是拉动弓弦,不用箭,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便因过度惊惧而落下的故事。典出《战国策。楚策四》。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心有馀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晋书。卷七一。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歧路灯》第八一回:「绍是惊弓之鸟,吓了一跳。」也作「伤弓之鸟」。
《漢語大詞典》:惊弦(驚弦)
曾受箭伤,遂闻弓弦声而惊惶。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麋兴鹿箭,雁落惊弦。” 清 黄遵宪 《雁》诗:“汝亦惊弦者,来归过我庐。”参见“ 惊弓之鸟 ”。
《國語辭典》:惊弓之鸟(驚弓之鳥)  拼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
魏国射箭能手更羸仅是拉动弓弦,不用箭,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便因过度惊惧而落下的故事。典出《战国策。楚策四》。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心有馀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晋书。卷七一。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歧路灯》第八一回:「绍是惊弓之鸟,吓了一跳。」也作「伤弓之鸟」。
《漢語大詞典》:惊雁(驚雁)
犹言惊弓之鸟。 宋 陆游 《书斋壁》诗:“自笑为农行没世,尚如惊雁落空弦。”
分類:惊弓之鸟
《國語辭典》:红泪(紅淚)  拼音:hóng lèi
相传魏文帝曹丕爱一美人薛灵芸,当灵芸告别父母时,泪下沾衣,并以玉唾壶承泪,壶即呈红色。到京师时,壶中的泪凝固如血。典出晋。王嘉《拾遗记》卷七。后比喻女子悲伤的眼泪。唐。李郢〈为妻作生日寄意〉诗:「应恨客程归未得,绿窗红泪冷涓涓。」清。郑文焯 湘春夜月。最销魂词:「凤帐笼寒,空夜夜报君红泪,销黯罗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