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高寄
志怀高远。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时復託怀玄胜,远咏《老》《庄》,萧条高寄,不与时务经怀。” 唐 陆龟蒙 《幽居赋》:“彼护落而无容,且萧条而高寄。” 清 戴名世 《蓼庄图记》:“先生寻还京师,然抗怀高寄,尝书 苏文忠 诗於壁曰:‘惟有皇城真堪隐,万人海里一声藏。’”
分類:高远
《漢語大詞典》:天波
(1).喻皇帝的恩泽。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则尘洗天波,谤絶众口。”南史·袁湛传:“天波既洗,云油遽沐。” 唐 王维 《谢除太子中允表》:“今圣泽含弘,天波昭洗。”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 紫禁城 内之河……逆 贤 ( 魏忠贤 )时,勒令疏通,至今清流可鉴,虽鱼鳖蛙黽之微,亦得沐天波之泽。”
(2).形容水势浩瀚的大河。 唐 王维 《渡河到清河作》诗:“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3).指天空的云气。形容极为高远。 唐 孟郊 《立德新居》诗之三:“仰笑鵾鹏辈,委身拂天波。” 唐 许学士 《天关回到世吟》:“今日东归浑似梦,望崖回首隔天波。”
(4).从地面辐射至天空的无线电波。
《國語辭典》:抗议(抗議)  拼音:kàng yì
1.对他方的意见或措施作反对的表示。《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群僚无敢言,植独抗议不同。」
2.持论正直。《后汉书。卷四三。何敞传。论曰》:「乐、何之徒抗议柱下,故能挟幼主之断,剿奸回之偪。」
《國語辭典》:藐藐  拼音:miǎo miǎo
1.旷远广大的样子。《诗经。大雅。瞻卬》:「藐藐昊天,无不克巩。」
2.盛美的样子。《诗经。大雅。崧高》:「寝庙既成,既成藐藐。」
3.不经意、留心的样子。《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漢語大詞典》:淡远(淡遠)
指意境冲淡高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敬一主人诗:“常见其仿 云林 小幅,笔墨淡远,摆脱畦逕,虽士大夫无以踰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长沙 小西门外,望两岸居人,虽竹篱茅屋,皆清雅淡远,絶无烟火气。”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后面在 养心斋 与通大客厅的槅扇之间的墙上挂着一幅淡远秀劲的墨竹,看来似乎装裱得不久。”
《漢語大詞典》:远畅(遠暢)
(1).犹远扬。 汉 祢衡 《鹦鹉赋》:“於是羡芳声之远畅,伟灵表之可嘉。” 元 刘赓 《睿宗皇帝加上尊谥册文》:“逮天讨之奉行,致皇威之远畅。”参见“ 远扬 ”。
(2).高远豁达。晋书·谢鲲传:“于是名士 王玄 、 阮脩 之徒,并以 鯤 初登宰府,便至黜辱,为之叹恨。 鯤 闻之,方清歌鼓琴,不以屑意,莫不服其远畅,而恬於荣辱。”
《漢語大詞典》:远扬(遠揚)
(1).向上扬起的枝条。《诗·豳风·七月》:“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朱熹 集传:“远扬,远枝扬起者也。” 唐 王维 《春中田园作》诗:“持斧伐远扬,荷锄覘泉脉。”
(2).远走;逃跑。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此风一播,一般在前 清 作官者,均已远扬。”
(3).传播到远处。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一景:“ 司马先生 问他,前几天我们家中有琴音远扬,是谁人弹的?”
《國語辭典》:邃密  拼音:suì mì
精深细密。《晋书。卷二九。五行志下》:「屋宇邃密,非龙所处。」宋。朱熹 鹅湖寺和陆子寿诗:「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漢語大詞典》:云征(雲征)
(1).谓云随风而行。魏书·术艺传·张渊:“雷电霹靂,雨落云征。”原注:“征,行也。”《宋史·乐志十一》:“云征飈举,不可尼兮。荐福锡祉,曷有极兮。”
(2).行于云中。形容高远。文选·何晏〈景福殿赋〉:“阶除连延,萧曼云征。” 吕延济 注:“征,行也。言高峻若行於云中。”
《國語辭典》:辽辽(遼遼)  拼音:liáo liáo
遥远的样子。《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山脩远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汉。梁鸿〈五噫歌〉:「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國語辭典》:寥寥  拼音:liáo liáo
1.空旷、空虚。晋。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四:「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宋。曾巩将之江浙延祖子山师柔会别饮散独宿孤亭遂书怀别〉诗:「功名竟安在,富贵空寥寥。」
2.孤寂、孤单。唐。宋之问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诗:「移疾卧兹岭,寥寥倦幽独。」唐。祖咏 苏氏别业诗:「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3.形容数量少。如:「寥寥无几」。唐。权德舆 舟行见月诗:「月入孤舟夜半晴,寥寥霜雁两三声。」《文明小史》第二七回:「那时天气尚早,游客寥寥。」
4.雄劲,清越。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荒荒油云,寥寥长风。」唐。姚合 过无可上人院诗:「寥寥听不尽,孤磬与疏钟。」
《漢語大詞典》:远鉴(遠鑒)
(1).长远考虑。宋书·王弘传:“至於当否,尊自当裁以远鉴。”
(2).谓从高远之处观察。 郑观应 《南游日记·六月十四日》:“空心铁桅,高七、八丈,以为升旗之用,桅内有铁梯,梯尽处环以铁网,名曰望楼……若骤以兵舶乘之,亦无能逃其远鉴,舟未抵岸,而炮已碎其舟矣。”
《漢語大詞典》:高逝
(1).远离某地而去。多指高隐。孔丛子·公孙龙:“今是非未分,而先生翻然欲高逝,可乎?” 汉 贾谊 《吊屈原赋》:“凤縹縹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远去。”
(2).去往高远之处。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粲奕奕而高逝,驰岌岌以相属。” 隋 卢思道 《孤鸿赋》:“行离离而高逝,响噰噰而相续。”
《漢語大詞典》:高迥
高远,极高。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上赏望,嘉其( 瓮肚峯 )高迥,欲於峯腹大凿‘开元’二字,填以白石,令百餘里望见。” 清 刘大櫆 《半野园图记》:“楼阁之高迥,足以挹 西山 之爽气。”
分類:高远
《漢語大詞典》:尘冥(塵冥)
(1).犹世外。比喻高远。《文选·陆机〈拟古诗十二首·西北有高楼〉》:“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綺窗出尘冥,飞陛躡云端。” 张铣 注:“尘冥,昏尘外也。” 南朝 宋 鲍照 《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扳龙不待翼,附驥絶尘冥。”
(2).喻时局昏暗。 明 宋濂 《送黄仲恭赴官馀姚序》:“方今四海尘冥,财用乏絶,民心危迫,为天子佐二千石者,当如是耶?”
《漢語大詞典》:遐情
(1).对远方的人或物的向往思念之情。 唐 刘禹锡 《望赋》:“发孤照于寸眸,騖遐情乎太空。” 唐 武元衡 《酬谈校书长安秋夜对月寄诸故旧》诗:“故园千里渺遐情,黄叶萧条白露生。”
(2).高远的情怀。 清 陈确 《还葬》:“ 东坡 谓:‘ 伏波 愿马革裹尸还葬,犹 刘伶 之忘生不忘形。丈夫即死絶域耳,何须收葬耶!’谅哉斯言!非惟达士之遐情,抑亦圣哲之要论也。”
《漢語大詞典》:缈缈(緲緲)
高远隐约貌。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向青山緲緲水滔滔,亲爹爹魂魄凭谁弔。”
分類:高远隐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