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轩輖(軒輖)  拼音:xuān zhōu
轩,指轻车。輖,大而重的车子。轩輖比喻轻重。《仪礼。既夕礼》:「志矢一乘,轩輖中。」
《國語辭典》:沙袋  拼音:shā dài
1.一种古代刑具。以熟皮合缝,中间加入沙粒,长约尺许,用以杖责犯人。
2.盛装沙土的袋子。军队作战时,常将其堆叠为堡垒状,作为掩护之用。亦可用于防洪、防火等。若将其悬挂,使成圆柱体,可作为练拳的用具。也称为「沙包」。
《漢語大詞典》:食爵
谓按爵位高低供给。国语·晋语八:“夫爵以建事,禄以食爵,德以赋之,功庸以称之。”
《漢語大詞典》:圭甑
玉圭与瓦釜。比喻高低、贵贱。梁书·武帝纪中:“冠履倒错,珪甑莫辨。”
《漢語大詞典》:蹇偃
高低偃仰貌。 明 汤显祖 《送袁沧州》诗:“动道桂枝青蹇偃,忽嘆兰丛翠凋歇。”
分類:高低
《漢語大詞典》:银字笙(銀字笙)
古笙的一种。笙管上标有表示音调高低的银字。 五代 和凝 《山花子》词:“银字笙寒调正长,水纹簟冷画屏凉。玉腕重金扼臂,澹梳粧。”
《漢語大詞典》:银字觱栗(銀字觱栗)
簧管乐器觱栗的一种。管上标有表示音调高低的银字。宋史·乐志十七:“东西班乐,亦 太平兴国 中选东西班习乐者,乐器独用银字觱栗、小笛、小笙。”
《國語辭典》:抑扬顿挫(抑揚頓挫)  拼音:yì yáng dùn cuò
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抑扬顿挫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之声响高低转折,富变化又有节奏。《老残游记》第二回:「只是到后来,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也作「顿挫抑扬」。
《國語辭典》:硬度  拼音:yìng dù
固体坚硬的程度。通常指金属或其他材料对于压痕、抓痕、磨蚀或切削的抗力或阻力。
《漢語大詞典》:志桩(誌樁)
刻上尺度的木桩。用以测量水位之高低。《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五月十四日》:“ 江 汉 水势俱盛大,以 皇华馆 誌桩量之, 江 水已长三丈矣。”
《漢語大詞典》:噪噪切切
犹言嘈嘈切切。指弦乐器上大弦和小弦发出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竞发的喧嚣,抑扬的不齐,远近的杂沓,和乐器的噪噪切切,合成另一意味的谐音。”
《國語辭典》:云泥之别(雲泥之別)  拼音:yún ní zhī bié
像天上的云和地下的土相差极远。比喻高下极为悬殊。如:「我和你简直是云泥之别,怎敢高攀!」
《國語辭典》:云泥(雲泥)  拼音:yún ní
云在天,泥在地。比喻地位高下悬殊。唐。白居易〈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见示之作〉诗:「鹏背负天龟曳尾,云泥不可得同游。」
分類:相去
《國語辭典》:找平  拼音:zhǎo píng
瓦工砌墙、木工刨木料,使高低凹凸的表面变平。
《國語辭典》:五线谱(五線譜)  拼音:wǔ xiàn pǔ
在五条等距平行横线上标记音符,以表示音乐高低、节奏等性质的乐谱。
《國語辭典》:踏脚石(踏腳石)  拼音:tà jiǎo shí
垫脚的石头。借指基础。如:「散布在溪涧里的石头,常成为游客横越溪谷的踏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