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嵬峨  拼音:wéi é
1.高大耸立的样子。唐。储光羲〈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太祝未上〉诗三首之一:「朝日悬清泉,嵬峨宫殿明。」唐。柳泌〈玉清行〉:「嵬峨丹凤冠,摇曳紫云裾。」也作「巍峨」。
2.醉酒的样子。取醉倒不动如山之意。唐。白居易〈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诗:「水边行嵬峨,桥上立逡巡。」《太平广记。卷一七三。卢思道》:「武阳太守卢思道,常晓醉。于省门,见从侄贲。贲曰:『阿父何处饮来,凌晨嵬峨。』」也作「巍峨」。
《漢語大詞典》:扬音(揚音)
谓发出高亢的声音。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含然诺其不分兮,喟扬音而哀叹。” 南朝 宋 鲍照 《日落望江赠荀丞》诗:“惟见独飞鸟,千里一扬音。”
《國語辭典》:尖儿(尖兒)  拼音:jiān ér
1.东西细小尖锐的末端。《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就从衣襟底下忒楞楞跳出一把背儿厚,刃儿薄,尖儿长,靶儿短,……的缠钢折铁雁翎倭刀来。」
2.称东西或人里头最好的为「尖儿」。《红楼梦》第三九回:「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咱们这儿头把交椅,数东关里住的晚香玉,那是个尖儿。」
《漢語大詞典》:廉折
(1).指乐声高亢,节奏明快。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 司马贞 索隐引 蔡邕 曰:“凡弦以缓急为清浊。琴,紧其弦则清,縵其弦则浊。” 宋 苏轼 《听贤师琴》诗:“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
(2).喻刚健挺拔的风格。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 铁崖 乐府,詆訿者比於妖魅。然廉折稜稜,异于男子而巾幗服者。”
《漢語大詞典》:念奴娇(念奴嬌)
(1).词牌名。其调高亢。 唐 天宝 妓女 念奴 “善歌唱……声出於朝霞之上,虽鐘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见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眼色媚人》。“念奴娇”之名盖本于此。 清 万树 词律卷十六:“《念奴娇》,一百字,又名‘百字令’、‘百字謡’、‘酹江月’、‘大江东去’、‘大江西上曲’、‘壶中天’、‘无俗念’,‘淮甸春’、‘湘月’。”按: 宋 苏轼 有词,其首句为“ 大江 东去”,末句为“一尊还酹 江 月”,故又名《大江东去》《酹江月》。 宋 戴复古 《念奴娇》词,其首句为“ 大江 西上”,故又名《大江西上曲》。 宋 曾觌 《壶中天慢》词,调与《念奴娇》同,故又名《壶中天》。 宋 姜夔 《湘月》词,自注:“即《念奴娇》之鬲指声也。” 宋 张辑 《念奴娇》词,有“柳花 淮 甸春冷”句,故又名《淮甸春》《念奴娇》有平韵、仄韵两体,常见的为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属大石调,字数与词牌前半阕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于套曲中。另北曲大石调有《百字令》,别名《念奴娇》,与词牌全阕同,用为小令。参阅 清 王奕清 《曲谱》卷一、卷六。
《漢語大詞典》:揭调(揭調)
高亢的调子。 唐 高骈 《赠歌者》诗之二:“公子邀欢月满楼,佳人揭调唱《伊州》。” 前蜀 毛文锡 《甘州遍》词:“寻芳逐胜欢宴,丝竹不曾休。美人唱,揭调是《甘州》。” 明 杨慎 丹铅总录·诗话·揭调:“乐府家谓揭调者,高调也。”
揭短调唆。《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那 薛姑子 和 王姑子 两个,在印经处争分钱不平,又使性儿彼此互相揭调。”
《漢語大詞典》:抗脏(抗髒)
高亢耿直貌。《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伊优北堂上,抗脏倚门边。” 李贤 注:“抗脏,高亢婞直之貌也。” 宋 黄庭坚 《宿旧彭泽怀陶令》:“凄其望 诸葛 ,抗脏犹 汉 相。”
分類:高亢耿直
《漢語大詞典》:兀硉
突兀高亢。 宋 欧阳修 《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诗:“自非青云白石有深趣,其气兀硉何由降?” 明 宋濂 《元故秘书著作郎萧府君阡表》:“﹝先生﹞奇气兀硉,遇事輒奋发凌厉,不可挫折。”
分類:突兀高亢
《漢語大詞典》:清耸(清聳)
(1).清亮高亢。 唐 韩愈 孟郊 《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商听饶清耸,闷怀空抑噫。”
(2).清秀挺拔。 明 李东阳 《文僖董公墓志铭》:“公修眉长身,骨格清耸。” 明 李东阳 《〈倪文僖公集〉序》:“山林之文,尚志节,远声利,其体则清耸奇峻,涤陈薙冗,以成一家之论。”
《漢語大詞典》:抗厉(抗厲)
(1).高尚严正。东观汉记·逢萌传:“少有大节,志意抗厉。”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抗厉之人,不能迴挠。” 清 周亮工 《盛此公哭金冶王》诗:“其人抗厉希古,不可一世。”
(2).声音高亢,容色严厉。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卫公 始困於贫贱,因过 华山庙 ,诉於神,且请告以位宦所至。辞色抗厉,观者异之。”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 于谨 ﹞辞色抗厉,众皆悚动。” 胡三省 注:“抗厉,举声高亢且正色严厉也。”
(3).振奋。《后汉书·窦融传》:“今 关 东盗贼已定,大兵今当悉西,将军其抗厉威武,以应期会。”
《漢語大詞典》:发猛(發猛)
(1).犹言高亢清扬。荀子·乐论:“竽、笙肃和,筦、籥发猛。” 王先谦 集解:“《乐书集解》引 王肃 曰:‘猛起,发扬。’是发猛同义。”
(2).狠命,拚命。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楔子:“他性儿乖劣,至今不与我相和,倚恃他父叔神通,发猛的要降着我。”
《漢語大詞典》:激徵
1.指激扬高亢的乐音。徵,五声音阶之一。《汉书·礼乐志》:“展诗应律鋗玉鸣,函宫吐角激徵清。”
2.雅曲名。文选·傅毅〈舞赋〉:“扬《激徵》,骋《清角》。” 李善 注:“《激徵》《清角》,皆雅曲名。《琴操》曰: 伯牙 鼓琴,作《激徵》之声。”
《漢語大詞典》:抗烈
高亢激烈。晋书·周处周访等传赞:“ 孟威 抗烈,心存旧主。”魏书·崔光韶传:“ 光韶 性严毅,声韵抗烈,与人平谈,常若震厉。”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任贤:“ 世南 虽容貌懦弱,如不胜衣,而志性抗烈,每论及古先帝王为政得失,必存规讽,多所补益。”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 钱宗伯 为诗哭之,得百二十韵。其序《浩气吟》,文辞抗烈,絶可传。”
分類:高亢激烈
《漢語大詞典》:抗然
志气高亢貌。吕氏春秋·慎人:“ 孔子 烈然返瑟而弦, 子路 抗然执干而舞。” 陈奇猷 校释:“抗,读‘高抗’之抗。‘抗然’,形容 子路 之志气……此‘抗然’係谓 子路 之志气高抗也。” 明 方孝孺 《答钱罗二秀才》书:“二兄以英敏之资,抗然以直道自许。”
《國語辭典》:西皮  拼音:xī pí
传统戏曲的腔调。以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拍子有原板、慢板、快三眼、导板、摇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