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操纵(操縱)  拼音:cāo zòng
1.驾驶、驾控。如:「为了如期完工,工人们通宵澈夜的轮流操纵挖土机。」
2.控制、指挥。宋。曾巩 洪州新建厅壁记:「凡县之政无小大,令主簿皆独任,而民事委曲,当有所操纵缓急,不能一断以法。」明。归有光〈送嘉定县令序〉:「侯能操纵有法,赋办而民不惊,其贤三也。」
《漢語大詞典》:御马(御馬)
(1).驾驭马匹。 汉 荀悦 申鉴·政体:“自近御远,犹夫御马焉,和於手而调於衔,则可以使马。” 清 洪升 《长生殿·侦报》:“他遣 何千年 賫表,奏称献马三千匹,每马一匹,有甲士二人,又有二人御马,一人芻牧,共三五一万五千人,护送入京。”
(2).指乘马,骑马。北史·魏纪三·孝文帝:“帝戎服执鞭,御马而出。”旧唐书·礼仪志三:“ 玄宗 御马而登,侍臣从。”
(3).御用之马。亦指帝王赏赐的马。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卷二:“ 曹霸 …… 天寳 末詔写御马及功臣像,笔墨沉著,神采生动。”《三国演义》第一百回:“若有 蜀 兵来,我愿将天子所赐玉带一条,御马一匹与你。”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又赏赐他御马一百匹,太仆马一千匹,铁鞭五百只。”
《國語辭典》:驰传(馳傳)  拼音:chí zhuàn
1.驿传的马车。《汉书。卷一。高帝纪下》:「横惧,乘传诣雒阳。」唐。颜师古。注:「如淳曰:『律,四马高足为置传,四马中足为驰传,四马下足为乘传。』」
2.驾著传驿的马车,快速奔驰。《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资治通鉴。卷一二。汉纪四。高帝十二年》:「陈平亟驰传载勃代哙将,平至中军,即斩哙头。」
《漢語大詞典》:趣驾(趣駕)
谓驾驭车马速行。晏子春秋·外篇上一:“公曰:‘趣驾迎 晏子 。’” 张纯一 校注:“ 孙 云:‘趣,新序作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於是 光武 趣驾南辕,晨夜不敢入城邑,舍食道傍。” 李贤 注:“趣,急也,读曰促。”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 羲阳 趣驾, 炎华 电征。”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趣驾度 太行 ,踌蹰弃騏驥。”
分類:驾驭车马
《漢語大詞典》:执辔(執轡)
(1).谓手持马缰驾车。《韩诗外传》卷一:“ 子贡 执轡而问曰:‘……今 陈 之修门者众矣,夫子不为式,何也?’”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 显宗 之在东宫,尤见幸待,入侍讽诵,出则执轡。”镜花缘第八三回:“所以 信陵君 为 侯生 执轡, 张子房 为 圯上老人 纳履,后来兴王定霸,做出许多事业。”
(2).引申为驾驭能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观其体赡而律调,辞清而志显,应物掣巧,随变生趣,执轡有餘,故能缓急应节矣。”
《漢語大詞典》:驭吏(馭吏)
(1).指驾驭车马的役吏。汉书·丙吉传:“ 吉 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 吉 出,醉欧丞相车上。”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二:“驭吏追及之,则面目俱败,血肉模糊,不可辨识。”
(2).统御属吏。 清 蒲松龄 《代学师寿邑侯兴安周公六十序》:“驭吏则霆断霜威,爱民则春如冬日。” 清 周三燮 《责仆诗》:“用人道最难,将兵与驭吏。”
《國語辭典》:鞍辔(鞍轡)  拼音:ān pèi
马鞍和缰绳,二者皆为骑马的用具。唐。白居易 和高仆射罢节度让尚书授少保分司喜遂游山水之作诗:「鞍辔闹装光满马,何人信道是书生。」《三国演义》第四回:「操谢曰:『愿借试一骑。』卓就教与鞍辔。」
《漢語大詞典》:失御
亦作“ 失驭 ”。 失去驾驭。指丧失统治能力。文选·陆机〈辩亡论上〉:“昔 汉氏 失御,姦臣窃命。” 李善 注:“《答宾戏》曰:‘王涂芜秽, 周 失其御。’”旧唐书·任瓌传:“ 隋氏 失驭,天下沸腾。” 明 钱嶪 《悯黎咏》序:“ 嘉靖 戊申, 崖 吏失御。”
《國語辭典》:御龙(御龍)  拼音:yù lóng
1.乘龙。《淮南子。说林》:「人莫欲学御龙,而皆欲学御马,莫欲学治鬼,而皆欲学治人。」
2.驾御才智之士。宋。陆佃《埤雅。卷一。释鱼。龙》:「高祖御龙,光武御虎,龙,韩彭之类是也。」
《漢語大詞典》:御将(御將)
(1).牵制或干预将帅。《孙膑兵法·篡卒》:“恒不胜有五:御将,不胜;不知道,不胜;乖将,不胜;不用间,不胜;不得众,不胜。”
(2).驾驭将帅。 宋 苏洵 《术论上·御将》:“御相以礼,御将以术。”
《國語辭典》:驭气(馭氣)  拼音:yù qì
乘风而行。唐。陈鸿《长恨传》:「又能游神驭气,出天界,没地府以求之,不见。」也作「御气」。
《漢語大詞典》:羁鞅(羈鞅)
亦作“羇鞅”。
(1).羁,马络头。鞅,牛缰绳。泛指驾驭牲口的用具。 唐 元稹 《春馀遣兴》诗:“野马笼赤霄,无由负羈鞅。” 宋 范成大 《新岭》诗:“山行何许深,空翠滴羈鞅。”
(2).喻束缚。 唐 王维 《谒璿上人》诗:“浮名寄缨珮,空性无羈鞅。” 唐 白居易 《读史》诗之二:“山林少羈鞅,世路多艰阻。” 唐 司空图 《泽州灵泉院记》:“常念蓄役之外,逮佣隶,虽豢养至丰,莫不苦於受制,殊不知羇鞅之劳,或能避免。”
《漢語大詞典》:长辔(長轡)
(1).长的缰绳。驾驭车马所用的缰绳长,则便于驱使,能驰骋自如。比喻长远有效的控制手段。《晋书·庾翼传》:“御以长轡,用逸待劳,比及数年,兴復可冀。”
(2).指有力地统治。《宋书·武帝纪中》:“岂足以显报懋功,允塞民望,藩辅王畿,长轡六合者乎?”
(3).喻卓越的才能。 南朝 梁 何逊 《答邱长史》诗:“短翮方息飞,长轡日先驱。”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皇甫冉》:“长轡未骋,而芳兰早凋,悲夫!”
《国语辞典》:纵马(纵马)  拼音:zòng mǎ
驾驭马匹。《三国演义》第七回:「瓒弓箭尽落,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奔转山坡。」《西游记》第一九回:「三藏纵马加鞭,直至树下。」
《國語辭典》:控御  拼音:kòng yù
控马使就范。亦比喻治人。《晋书。卷六二。刘琨传》:「琨善于怀抚,而短于控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