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仆御(僕御)
(1).驾车马者。列子·汤问:“ 来丹 遂适 卫 ,见 孔周 ,执僕御之礼,请先纳妻子,后言所欲。”史记·管晏列传:“今子长八尺,乃为人僕御。” 晋 石崇 《王明君词》:“僕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 唐 韦应物 《送令狐岫宰恩阳》诗:“离人起视日,僕御促前征。”
(2).泛指仆役。 清 钱谦益 《妻施氏加封恭人制》:“珩璜之训,以勗子孙;布素之风,以敕僕御。”
《漢語大詞典》:车驰(車馳)
驾车奔驰。周礼·夏官·大司马:“乃鼓,车驰徒走,及表乃止。”《淮南子·兵略训》:“猎车逐禽,车驰人趍,各尽其力。” 汉 刘向 列女传·许穆夫人:“今舍近而就远,离大而附小,一旦有车驰之难,孰可与虑社稷。”
分類:驾车奔驰
《漢語大詞典》:执辔(執轡)
(1).谓手持马缰驾车。《韩诗外传》卷一:“ 子贡 执轡而问曰:‘……今 陈 之修门者众矣,夫子不为式,何也?’”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 显宗 之在东宫,尤见幸待,入侍讽诵,出则执轡。”镜花缘第八三回:“所以 信陵君 为 侯生 执轡, 张子房 为 圯上老人 纳履,后来兴王定霸,做出许多事业。”
(2).引申为驾驭能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观其体赡而律调,辞清而志显,应物掣巧,随变生趣,执轡有餘,故能缓急应节矣。”
《國語辭典》:辕下驹(轅下駒)  拼音:yuán xià jū
小马驾车,在车辕下局促不安。比喻人受束缚而局促不安不能施展。《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上怒内史曰:『公平生数言魏其、武安长短,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吾并斩若属矣!』」
《漢語大詞典》:路马(路馬)
古代指为君主驾车的马。因君主之车名路车,故称。礼记·曲礼上:“乘路马,必朝服。” 郑玄 注:“路马,君之马。” 汉 贾谊 新书·阶级:“礼,不敢齿君之路马,蹴其芻者有罪。” 宋 杨万里 《转对札子》:“然古者国贫则君服大布之衣,年饥则路马不食穀。”
《國語辭典》:星驾(星駕)  拼音:xīng jià
星夜驾车奔驰。《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臣即星驾席卷,与瓒交锋。」晋。潘岳〈寡妇赋〉:「龙轜俨其星驾兮,飞旐翩以启路。」
《漢語大詞典》:左骖(左驂)
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仪礼·觐礼:“使者降,以左驂出。” 郑玄 注:“左驂设在西者,其餘三马侯氏之士遂以出授使者之从者于外。”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公使 阳处父 退之,及诸 河 ,则在舟中矣。释左驂以公命赠 孟明 。”史记·管晏列传:“ 越石父 贤,在縲紲中。 晏子 出,遭之涂,解左驂赎之,载归。”
《漢語大詞典》:脂辖(脂轄)
脂车。多谓准备驾车远行。左传·哀公三年:“校人乘马,巾车脂辖。” 杨伯峻 注:“辖为车轴两头之键,涂之以脂。古无机油,以动物脂肪代之,使车行滑利也。”晋书·张轨传:“欲遣主簿 尉髦 奉表诣闕,使速脂辖,将归老 宜阳 。” 唐 白居易 《偶题十五韵聊戏二君》:“闻君每来去,矻矻事行李,脂辖復裹粮,心力颇劳止。” 明 周履靖 《锦笺记·赴闽》:“羽檄遥催赴 柳营 ,乍闻脂辖也不胜情。”
《漢語大詞典》:相御
相马和驾车的人。《文选·枚乘〈七发〉》:“於是极犬马之才,困野兽之足,穷相御之智巧。” 吕向 注:“相,谓相马者;御,谓御车者。”一说指向导者和驾车者。
《國語辭典》:车客(車客)  拼音:chē kè
驾驶车子的人。《水浒传》第五六回:「既然如此,这里一又走不动,都上车子坐地。只叫车客驾车了行。」也称为「车家」、「车脚夫」。
《漢語大詞典》:中马(中馬)
(1).指古代驾车时居中的马。又称服马。左传·定公九年“吾从子如驂之靳” 晋 杜预 注:“靳,车中马也。” 唐 孔颖达 疏:“靳是中马之驾具,故以靳表中马。云:‘騏騮是中,騧驪是驂。’是名服马为中马也。”
(2).中等的马。史记·大宛列传:“ 汉 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餘匹。”新唐书·百官志三:“掌饲马牛,给养杂畜。良马一丁,中马二丁,駑马三丁,乳驹、乳犊十给一丁。”
《国语辞典》:哭穷途(哭穷途)  拼音:kū qióng tú
晋人阮籍出外驾车,不走公路,随意而行,行到无路可走,即大哭而回。典出《晋书。卷四九。阮籍传》。比喻无路可走的末路。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此生遭圣代,谁分哭穷途。」亦比喻无路可走的悲苦情怀。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出:「拂衣不早,看罢傀儡闹。恸哭穷途,又发鬨堂笑。」
《漢語大詞典》:并节(并節)
缰绳。《楚辞·远游》:“舒并节以驰騖兮,逴絶垠乎寒门。” 王逸 注:“纵舍轡衔而长驱也。” 王夫之 通释:“并节,总轡也。”一说,指驾车的两马。 姜亮夫 校注:“并,读为駢,駢节,犹言駢驾耳。”
《漢語大詞典》:龙骖(龍驂)
(1).龙驾车。 晋 郭璞 《祝融赞》:“ 祝融 火神,云驾龙驂。”
(2).指皇帝的车驾。魏书·李平传:“凤服龙驂,尅驾近日。” 南朝 梁 沈约 《侍宴乐游苑饯徐州刺史应诏》诗:“沃若动龙驂,参差凝凤管。” 唐 虞世南 《奉和至寿春应令》:“龙驂驻六马,飞阁閲三休。” 唐 李适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稍觉披香歌吹近,龙驂日暮下城闉。”
(3).为皇帝驾车的骏马。 南朝 梁 萧子显 《奉和昭明太子钟山讲解诗》:“金輅徐既动,龙驂跃且鸣。涂方后尘合,地迥前笳清。”
《漢語大詞典》:马秋(馬鞦)
驾车时络于马后的革带。 宋 苏轼 《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寄子由》诗:“羽客知人意,瑶琴繫马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