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驯乌(馴烏)
驯顺的乌鸦。 汉 刘向 《古孝子传·文让》:“ 巴郡 文让 养母至孝。母死,不用僮僕之力,兄弟二人营筑其坟。坟土未足,耕一亩地为壤,蹔归取粮。羣鸟数千衔所作壤以著坟上,俄而成坟。”后以“驯乌”为表扬人子尽孝道的典故。 明 李东阳 《长洲朱氏孝门铭》:“﹝ 朱顥 ﹞父病痈,亲为吮涤。父丧当盛暑,负土成坟,哀痛推裂,致有驯乌之异。”
《漢語大詞典》:龙扰(龍擾)
如龙之驯顺。语本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董父 ﹞乃扰畜龙,以服事 帝舜 。” 唐 陆龟蒙 《獬廌赋》:“步元墀以龙扰,向彤庭而鶚视。”
分類:如龙驯顺
《漢語大詞典》:弱民
(1).贫苦的人。管子·禁藏:“贷无种与无赋,所以劝弱民。” 尹知章 注:“谓劝勉贫弱之人也。”
(2).使人民驯顺。《商君书·弱民》:“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漢語大詞典》:驯心(馴心)
驯顺的性情。南齐书·王融传:“慙犬马之驯心,同鹰虎之反目。”
分類:驯顺性情
《國語辭典》:驯善(馴善)  拼音:xún shàn
性情温良。如:「她养的那只小狗,个性驯善,十分惹人怜爱。」
《漢語大詞典》:骄桀(驕桀)
骄横,不驯顺。 明 罗日褧 咸宾录·北虏志·鞑靼:“及 脱欢 死,子 也先 益强盛,自称太师,数遣使贡马,赏賚金帛厚,久渐骄桀不恭。”
分類:骄横驯顺
《漢語大詞典》:驯制(馴制)
使驯顺服从。新唐书·卢简求传:“ 太原 统 退浑 、 契苾 、 沙陀 三部,难驯制。”
《國語辭典》:调皮(調皮)  拼音:tiáo pí
1.顽皮淘气。如:「调皮的孩子常让父母伤脑筋。」
2.狡滑奸诈。元。李寿卿《度柳翠。楔子》:「你这和尚,风张风势,说谎调皮,没些儿至诚的。」
3.耍小聪明、耍花招。《海上花列传》第七回:「丽娟道:『耐去调皮末哉;倪不过实概样式,要好勿会好,要邱也勿会邱。』」
《漢語大詞典》:狎兽(狎獸)
驯顺之兽。 南朝 陈 沈炯 《同庾中庶肩吾周处士弘让游明庆寺》诗:“驯乌逐饭磬,狎兽绕禪牀。”
分類:驯顺顺之
《漢語大詞典》:驯粗(馴麤)
驯顺与有野性。文选·潘岳〈射雉赋〉:“夷险殊地,驯麤异变。” 徐爰 注:“地有平险之殊,雉有驯麤之异。” 吕延济 注:“雉有驯扰麄疎,变态亦异也。”
分類:驯顺野性
《漢語大詞典》:驯警(馴警)
驯顺而又警觉。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一》:“今朝廷午门立仗及乘舆卤簿皆用象,不独取以壮观,以其性亦驯警,不类它兽也。”
分類:驯顺警觉
《漢語大詞典》:循顺(循順)
善良驯顺。 汉 贾谊 新书·时变:“进取之时去矣,并兼之势过矣,胡以孝弟循顺为?” 郑观应 《盛世危言·交涉》:“前 英 人 额尔金 奉使驻 华 ,亦尝函致其妻云:‘…… 华 民过於循顺不敢抗拒,又过於愚蒙不知控诉,以致时遭凌辱。’”
分類:善良驯顺
《國語辭典》:不调贴(不調貼)  拼音:bù tiáo tiē
1.不顺从、不服贴。《醒世姻缘传》第九一回:「恰好是后娶的不贤良继母,待那前窝里不调贴的子女一般。」
2.不协助、不撮合、作梗。《董西厢》卷八:「想太君,情性劣,往日誇㑳共撇。陡恁地不调贴,把恩不顾,信无徒汉子他方说,便把美满夫妻,恩情都断绝。」
《國語辭典》:不劣方头(不劣方頭)  拼音:bù liè fāng tóu
刚直倔强。参见「方头不律」条。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从来不劣方头,恰便是火上浇油。」
《國語辭典》:不律头(不律頭)  拼音:bù lǜ tóu
蛮横不讲理。参见「方头不律」条。元。无名氏〈满庭芳。娘毒似蝎〉曲:「突柱门不律头天生劣,不肯输半点儿亏折。」
《國語辭典》:不律头(不律頭)  拼音:bù lǜ tóu
蛮横不讲理。参见「方头不律」条。元。无名氏〈满庭芳。娘毒似蝎〉曲:「突柱门不律头天生劣,不肯输半点儿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