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马军(馬軍)  拼音:mǎ jūn
骑兵。《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漢語大詞典》:铜马军(銅馬軍)
新莽 末年 河北 的农民起义军。当时 河北 起义军有 铜马 、 大肜 、 高湖 、 重连 、 铁胫 、 大抢 、 尤来 、 上江 、 青犊 、 五校 、 檀乡 、 五幡 、 五楼 、 富平 、 获索 等,共数百万人,各自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其中以 铜马 军为最强大,领袖有 东山荒秃 、 上淮况 等。公元24年起义军被 刘秀 陆续击破, 铜马 部众多被收编。后来 铜马 、 青犊 、 尤来 馀众共立 孙登 为帝。不久失败。
《分类字锦》:马军走送(马军走送)
杜甫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诗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苏轼 中山松醪寄雄守王引进诗 马军走送非无意,玉帐人闲合有诗。
分类:
《國語辭典》:三衙  拼音:sān yá
1.宋时殿前司、侍卫马军、步军的合称。《宋史。卷二三。钦宗本纪》:「择武臣得军心者为同知、签书枢密院,边将有威望者为三衙。」
2.三回。元。秦𥳑夫《赵礼让肥》第一折:「忧愁杀,一日三衙,几度添白发。」
《漢語大詞典》:龙卫(龍衛)
侍卫帝王的马军。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军头司:“天武、捧日、龙卫、神卫,各二十指挥,谓之上四军,不出戍。” 邓之诚 注:“ 高承 事物纪原十引五代会要曰:‘ 广顺 元年四月,改侍卫马军曰龙捷左右军。’《宋朝会要》曰:‘ 太平兴国 二年正月,詔改龙衞。’ 宋 朝旧有龙骑, 兴国 二年改为龙猛也。”
《漢語大詞典》:马主(馬主)
(1).马军之主。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年:“诸将议破堰拔军以舫载马而去。马主 裴子烈 曰:‘若决堰下船,船必倾倒,不如前遣马出。’” 胡三省 注:“马主,马军主也。”
(2).泛指古 突厥 、 回纥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序论:“ 赡部洲 地有四主焉。南象主则暑溼宜象,西宝主乃临海盈宝,北马主寒劲宜马,东人主和畅多人……马主之俗,天资獷暴,情忍杀戮,毳帐穹庐,鸟居逐牧。”参阅 杜甫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之四“ 坚昆 碧碗最来多” 清 钱谦益 笺注、 伯希和 《四天子说》
《漢語大詞典》:郊父
古代职掌王畿内兵马军事的官吏。穆天子传卷一:“丙寅,天子属官效器,乃命正公郊父,受勅宪。” 郭璞 注:“郊父,即圻父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戒敕为文,实詔之切者, 周穆 命郊父受敕宪,此其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