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騃 → 騃呆”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痴呆(癡獃)
同“ 痴呆 ”。亦作“痴獃”。 宋 范成大 《卖痴呆词》:“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獃召人买……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獃千百年。” 陈去病 《昼寝杂感》诗:“生平曾未卖痴獃,会有愁心酒一杯。”
分類:痴呆
《國語辭典》:痴呆  拼音:chī dāi
愚蠢笨拙。《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聪明伶俐自天生,懵懂痴呆未必真。」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他把我先勾拽,引得人似痴呆。」也作「痴騃」。
《國語辭典》:痴呆(痴獃)  拼音:chī dāi
由于思考和记忆退化而变得呆傻笨拙。如:「近来连番遭受打击,使得他变得有点痴呆。」
《漢語大詞典》:騃女
傻女子。 唐 卢仝 《月蚀》诗:“痴牛与騃女,不肯勤农桑。” 清 刘鹗《〈老残游记〉自叙》:“痴儿騃女失果则啼,遗簪亦泣,此为无力类之哭泣。”
分類:女子
《國語辭典》:痴騃  拼音:chī ái
愚蠢笨拙。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三折:「跳不出这尘寰世界,我觑了委实痴騃。」也作「痴呆」。
分類:愚蠢
《國語辭典》:愚騃  拼音:yú ái
痴呆不知事理。亦指痴呆的人。《北史。卷一五。魏诸宗室传。常山王遵传》:「阿倪愚騃,谁引为郎?」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上自圣贤,下至愚騃,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
《國語辭典》:童騃  拼音:tóng ái
騃,愚痴。童騃指年幼无知。唐。韩愈〈谢自然〉诗:「童騃无所识,但闻有神仙。」
《國語辭典》:呆痴(獃痴)  拼音:dāi chī
愚笨痴傻的样子。《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怪他呆痴不改。」
分類:迟钝愚笨
《漢語大詞典》:书呆(書獃)
言谈行事不切实际、不知变通的读书人。《再生缘》第四六回:“不敢叫,真正 丽君 嗔薄幸;寧可使,冒名女子哭书獃。” 清 赵翼 《一蚁》诗:“徒守书獃身已悮,纵成诗圣世奚裨。”
《漢語大詞典》:騃童
天真幼稚的孩子。 清 郑鉽 《夜光木歌》:“騃童刀削玉琐碎,燐火荧荧忽满地。”《黑籍冤魂》第十一回回目:“吞赃物马快放刁,中烟毒騃童毕命。”
《國語辭典》:呆子  拼音:dāi zi
傻子。《醒世恒言。卷三九。汪大尹火焚宝莲寺》:「不知道这佳人姓名居止,我却在此痴想,可不是个呆子。」
《國語辭典》:呆子(獃子)  拼音:dāi zi
傻子。《红楼梦》第三五回:「他自己烫了手,倒问人疼不疼,这可不是个呆子。」
《國語辭典》:卖呆(賣呆)  拼音:mài dāi
1.故意装傻。如:「像他这样有意卖呆的人,你还得防备他呢!」也作「卖呆」。
2.发楞。如:「他喜欢望著窗外卖呆。」
3.北平方言。指閒立、閒游。形容无所事事的样子。如:「他常常在街头卖呆,什么事儿都不做。」
《國語辭典》:卖呆(賣獃)  拼音:mài dāi
装傻。如:「别卖呆了,这件事你一定有份。」也作「卖呆」。
《漢語大詞典》:卖呆(賣獃)
见“ 卖呆 ”。
《漢語大詞典》:娇騃(嬌騃)
犹娇痴。 唐 白居易 《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弘农郡君》:“娇騃三四孙,索哺遶我傍。” 宋 苏舜钦 《雨中闻莺》诗:“娇騃人家小女儿,半啼半语隔花枝。”
分類:娇痴
《國語辭典》:騃子  拼音:ái zi
痴呆的人。汉。王符《潜夫论。边议》:「痴儿騃子,尚云不当救助。」
分類:傻子
《漢語大詞典》:骄騃(驕騃)
谓儿童天真可爱而不懂事。骄,通“ 娇 ”。 明 王世贞 《过故陆虞部第有感》诗:“归来见儿竖,骄騃不能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