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349,分15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香积斋
香奁新制
香囊解
香囊遗恨
香喷瑞兽金三尺
香山(又作:香山居士 香山老子)
香闻七里
香玉
荀令衣香(又作:荀香)
应物香
玉兔捣香尘
芸香吏(又作:香芸避蠹)
张硕
枳棘林
紫香囊
典故
香积斋


《维摩诘所说经》卷下〈香积佛品〉
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于何食?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于是维摩诘,不起于座,居众会前,化作菩萨,相好光明,威德殊胜,蔽于众会,而告之曰:「汝往上鹘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与诸菩萨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辞曰:「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愿得世尊所食之馀,当于婆娑世界施作佛事,令此乐少法者得弘大道……」……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
典故
香奁新制


《梦溪笔谈》卷十六〈校證·艺文三〉~534~
和鲁公凝有艳词一编,名香奁集。凝后贵,乃嫁其名为韩偓,今世传韩偓香奁集,乃凝所为也。
典故
香囊解


《乐府诗集》卷七十六〈杂曲歌辞十六·定情诗〉
《乐府解题》曰:「《定情诗》,汉繁钦所作也。言妇人不能以礼从人,而自相悦媚。乃解衣服玩好致之,以结绸缪之志,若臂环致拳拳,指环致慇勤,耳珠致区区,香囊致扣扣,跳脱致契阔,佩玉结恩情,自以为志而期于山隅、山阳、山西、山北。终而不答,乃自伤悔焉。」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定情诗〉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致殷勤。约指一双银。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何以结恩情。佩玉缀罗缨。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何以结相于。金簿画幧头。何以慰别离。
典故
香囊遗恨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杨太真外传》卷下
上皇密令中官潜移之于他所。妃之初●,以锦褥裹之,及移葬,肌肤已消释矣。胸前犹有锦香囊在焉。中官葬毕以献,上皇置之怀袖,又令画工写妃形于别殿,朝夕视之而歔欷焉。
典故
香喷瑞兽金三尺


《全唐诗》卷六百六十三〈寄前宣州窦常侍〉
往年西谒谢玄晖,樽酒留欢醉始归。曲槛柳浓莺未老,小园花暖蝶初飞【小园花嫩蝶初飞】【小园花艳蝶初飞】。喷香瑞兽金三尺,舞雪佳人玉一围。今日乱罹寻不得【今日乱离寻不得】,满蓑风雨钓鱼矶。
典故  
香山老子

相关人物
白居易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六〈白居易列传〉~4356~
会昌中,请罢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每肩舆往来,白衣鸠杖,自称香山居士。
典故
香闻七里


《至顺镇江志》卷四〈土产·花·山矾〉~2657~2~
《杂志》:「(山矾)一名郑花,一名七里香。黄鲁直山矾花序云:江南野中有一种小白花,木高数尺,春开极香,野人谓之郑花。王荆公尝欲作诗而陋其名,予请名曰,山矾,谓其可以染也。」
典故

《全唐诗》卷五百七十六〈晚归曲〉
格格水禽飞带波,孤光斜起夕阳多。湖西山浅似相笑,菱刺惹衣攒黛蛾。青丝系船向江木【青丝系舟向江木】【青丝系船向江水】【青丝系舟向江水】,兰芽出土吴江曲。水极晴摇泛滟红,草平春染烟绵绿。玉鞭骑马杨叛儿【玉鞭骑马白玉儿】,刻金作凤光参差。丁丁暖漏滴花影,催入景阳人不知。弯堤弱柳遥相瞩,雀扇团圆掩香玉【雀扇圆圆掩香玉】。莲塘艇子归不归【莲塘艇子归不得】,柳暗桑秾闻布榖。
典故
荀令
 
荀令衣香
 
相关人物
荀彧


《艺文类聚》卷七十〈服饰部下·香炉〉~222~
刘季和性爱香,尝上厕还,过香炉上。主簿张坦曰:「人名公作俗人,不虚也。」季和曰:「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为我如何令君,而恶我爱好也。」
典故
应物香


《唐语林校證》卷二〈文学〉~8~
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其为诗,驰骤建安已还,各得其风韵。
《容斋随笔》卷二〈韦苏州〉~9~
李肇《国史补》云:「应物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其为诗驰骤建安已还,各得风韵。」
典故
玉兔捣香尘


《太平广记》卷五十〈神仙五十·裴航〉~34~
妪于襟带间解药,航即捣之,昼为而夜息,夜则妪收药臼于内室。航又闻捣药声,因窥之,有玉兔持杵臼,而雪光辉室,可鉴毫芒,于是航之意愈坚。
典故   
芸斋
 
香芸避蠹


《初学记》卷十二
三国魏·鱼豢《典略》:「芸台香辟纸鱼蠹,故藏书台称芸台。」

例句

名自石渠书典籍,香从芸阁著衣衫。 周朴 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

马疑金马门前马,香认芸香阁上香。 周朴 赠李裕先辈

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 李冶 寄校书七兄

夫子芸阁英,养鳞湘水浔。 李群玉 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沈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第

多羡二龙同汉代,绣衣芸阁共荣亲。 清江 喜严侍御蜀还赠严秘书

芸阁吏谁替,海门身又还。 无可 送章正字秩满东归

芸香误比荆山玉,那似登科甲乙年。 薛涛 赠韦校书

芸阁少年应不识,南山钞主是前身。 陆畅 题悟公禅堂

一与清风上芸阁,再期秋雨过龙津。 鲍溶 寄张十七校书李仁行秀才

霜须芸阁吏,久掩白云扉。 齐己 送唐禀正字归萍川

典故
张硕

相关人物
张硕
 
杜兰香


《艺文类聚》卷七十一
晋·曹毗《杜兰香别传》曰:香降张硕,硕既成婚,香便去,绝不来。年馀,硕船行,忽见香乘车于山际。硕不胜惊喜,遥往造香,见香悲喜。香亦有悦色,言语顷时,硕欲登其车。其婢举捍之,嶷然山立。硕复欲车前上,车奴攘臂排之,于是遂退。

例句

谢鲲吟未废,张硕梦堪思。 韩偓 春闷偶成十二韵

典故
枳棘林
 
枳棘栖
 
枳棘栖凤
 
枳棘鹤
 
枳棘鸾
 
栖棘
 
棘栖鸾凤

相关人物
仇览
 
仇香
 
王涣


《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列传·仇览〉~2479~
仇览字季智,一名香,陈留考城人也。少为书生淳默,乡里无知者。年四十,县召补吏,选为蒲亭长。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大化。览初到亭,人有陈元者,独与母居,而母诣览告元不孝。览惊曰:「吾近日过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耳。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柰何肆忿于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母闻感悔,涕泣而去。览乃亲到元家,与其母子饮,因为陈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元卒成孝子。乡邑为之谚曰:「父母何在在我庭,化我鸤枭哺所生。」……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涣谢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簿后耳。以一月奉为资,勉卒景行。」……览学毕归乡里,州郡并请,皆以疾辞。虽在宴居,必以礼自整。妻子有过,辄免冠自责。妻子庭谢,候览冠,乃敢升堂。家人莫见喜怒声色之异。后徵方正,遇疾而卒。

简释

枳棘栖凤:咏县吏,多有大才小用之售民唐刘长卿《送沈少府之任淮南》:“俗君滞南楚,积棘徒栖风。”


例句

惜君滞南楚,枳棘徒栖凤。 刘长卿 送沈少府之任淮南

枳棘君尚栖,匏瓜吾岂系。 孟浩然 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

枳棘鸾无叹,椅梧凤必巢。 孙逖 和左卫武仓曹卫中对雨创韵赠右卫李骑曹

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 常健 赠三侍御

更得芝兰地,兼营枳棘林。 高适 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

典故
紫囊
  
紫香囊

相关人物
谢玄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附《谢玄传》
玄字幼度。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安悦。玄少好佩紫罗香囊,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于此遂止。

简释

紫罗囊:喻指香囊,或喻精美之物。唐杜甫《又示宗武》:“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例句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杜甫 又示宗武

归时每爱怀朱橘,戏处常闻佩紫囊。 卢纶 酬赵少尹戏示诸侄元阳等因以见赠

行乐远誇红布旆,风流近赌紫香囊。 韩翃 送崔秀才赴上元兼省叔父

《國語辭典》:香山  拼音:xiāng shān
山名:(1)在河南省洛阳县南龙门山之东,因产香葛而得名。唐白居易居此,自号香山居士。(2)在河南省宝丰县东南。中峦圆净如珠,故旧名大珠山。(3)在江苏省吴县西南。(4)在北平市万寿山西侧。因古有香山寺而得名,上多古迹。(5)广东省中山县的香炉山,简称为「香山」。
《漢語大詞典》:香山寺
寺名。(1)在 河南省 洛阳市 西南 龙门山 上, 后魏 时建。(2) 北京市 西郊 香山 上,古有 香山寺 。参见“ 香山 ”。
《國語辭典》:香山居士  拼音:xiāng shān jū shì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别号。因曾构石楼于香山,故称为「香山居士」。参见「白居易」条。
《漢語大詞典》:香玉
(1).有香气的玉。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 肃宗 赐辅国香玉辟邪,其玉之香闻数百步,虽鏁之金函石匱,终不能掩其气。”
(2).泛指美玉。红楼梦第二八回:“老太太多着一个香玉如意。”
(3).比喻花瓣。 唐 李玖 《白衣叟途中吟》:“春草凄凄春水緑,野棠开尽飘香玉。”
(4).比喻美女的体肤。 唐 温庭筠 《晚归曲》:“弯堤弱柳遥相瞩,雀扇团圆掩香玉。” 金 元好问 《倦绣图》诗:“香玉春来困不胜,啼鸎唤梦几时譍。”
《漢語大詞典》:荀香
即 荀令 香。 宋 李莱老 《青玉案》词:“ 荀 香犹在, 庾 愁何许,云冷 西湖 赋。”
《漢語大詞典》:芸台(芸臺)
(1).古时藏书的地方;或指掌管图书的官署,即秘书省。初学记卷十二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芸臺香辟纸鱼蠹,故藏书臺称芸臺。”宋史·外国传三·高丽:“陛下以其万里辞家,十年观国,俾登名於桂籍,仍命秩於芸臺。” 清 孙枝蔚 《在豫章幕府求书不得而作》诗之一:“芸臺在何处,欲望救空疎。”
(2).菜名。即油菜。太平御览卷九八○引 汉 服虔 《通俗文》:“芸臺谓之胡菜。”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稻宜:“榨油枯饼(枯者以去膏而得名也。胡麻、莱菔子为上,芸臺次之,大眼桐又次之,樟桕、棉花又次之)。”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五:“道家以韮、葱、蒜、荽、芸臺即油菜为五荤。”
《漢語大詞典》:芸阁(芸閣,芸閤)
即芸阁。 宋 秦观 《孙莘老挽词》之二:“青春芸閤妙文词,进读 金华 鬢若丝。”参见“ 芸香阁 ”。
《漢語大詞典》:芸香阁(芸香閣)
秘书省的别称。因秘书省司典图籍,故亦以指省中藏书、校书处。 唐 卢照邻 《双槿树赋》:“ 蓬莱山 上,即对神仙;芸香阁前,仍观秘宝。” 唐 孟浩然 《寄赵正字》诗:“正字芸香阁,幽人竹素园。”亦省作“ 芸阁 ”。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芸阁之中,英奇接武。” 宋 王禹偁 《寄献鄜州行军司马宋侍郎》:“一命佐著作,芸阁垂缨珮。” 明 李东阳 《寿琼山邱先生》诗:“芸阁编充栋,鸳班礼絶邻。”
《漢語大詞典》:芸香吏
校书郎的别称。 唐 白居易 《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诗:“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亦省称“ 芸吏 ”。 唐 林宽 《陪郑諴郎中假日省中寓直》:“井寻芸吏汲,茶拆岳僧封。”
分類:校书郎
《漢語大詞典》:紫罗囊(紫羅囊)
用紫罗缝制的香囊。一种佩饰。晋书·谢玄传:“ 玄 少好佩紫罗香囊, 安 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仇兆鳌 注:“青玉案,谓古诗。紫罗囊,指戏具。暇日方饮,戒其勿纵酒以旷时。” 清 陈维嵩 《菩萨蛮·赠梁陶侣》词:“谁爱紫罗囊,书籤玳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