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75,分11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香台
沈香
冷香
风香
香径
香泥
分香
草香
古香
香花
无香
浓香
香罗
香散
众香
《漢語大詞典》:香台(香臺)
烧香之台。佛殿的别称。 唐 卢照邻 《游昌化山精舍》诗:“宝地乘峰出,香臺接汉高。” 明 陈子龙 《萧山许寺作》诗:“香臺日澹微,祗林烟摇曳。” 清 纳兰性德 《眼儿媚·中元夜有感》词:“手写香臺金字经,惟愿结来生。莲花漏转,杨枝露滴,想鉴微诚。”
分類:烧香佛殿
《漢語大詞典》:沈香
亦作“沉香”。
(1).香木名。产于亚热带,木质坚硬而重,黄色,有香味。心材为著名熏香料。中医以含有黑色树脂的树根或树干加工后入药,有镇痛、健胃等作用。亦指这种植物的木材。又名“伽南香”或“奇南香”。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蜜香沉香:“ 交趾 有蜜香,树干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叶如橘。欲取香,伐之,经年,其根干枝节,各有别色也。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为沉香。”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沉木香者,土人斫断,积以岁年,朽烂而心节独在,置水中则沉,故名曰沉香。” 清 赵翼 《石蟹》诗:“木浮乃有沉香坚,石沉乃有浮磬薄。”
(2).指用沉香制作的香。 唐 李白 《杨叛儿》诗:“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3).文学故事人物名。 华山 三圣母 的儿子,由父亲带在人间抚养。曾因抱不平打死权相之子。后来知道母亲被舅父 二郎神 压在 华山 下,就力战 二郎神 ,斧劈 华山 ,救出母亲。 元 张时起 杂剧《沉香太子劈华山》曾铺叙其事,惟今已不传。后流行于说唱文学中,并改编为各种戏曲剧目,如京剧《宝莲灯》即演其事。
《漢語大詞典》:冷香
(1).指花、果的清香。 唐 薛能 《牡丹》诗之四:“浓艳冷香初盖后,好风乾雨正开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冷香传去远,静艳密还增。” 清 陈维嵩 《二郎神·咏梅子》词:“筭颗颗冷香鬆脆,想尔料难胜口。”
(2).指清香的花。 唐 王建 《野菊》诗:“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宋 曾巩 《忆越中梅》:“今日旧林冰雪地,冷香幽絶向谁开?” 宋 姜夔 《念奴娇》词:“嫣然摇动,冷香飞向诗句。” 明 高启 《梅花》诗之三:“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藉倩谁收?”
(3).借指妇女。 清 侯方域 《梅宣城诗序》:“‘昔年别君 秦淮 楼,冷香摇落桂华秋。’冷香者,余栖 金陵 所与狭斜游者也。” 清 纳兰性德 《齐天乐·塞外七夕》词:“羈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
《骈字类编》:风香(风香)
唐 雍陶 春行武关作 风香春暖展归程,全胜游仙入洞情。
《漢語大詞典》:香径(香徑)
亦作“ 香逕 ”。
(1).花间小路,或指落花满地的小径。 唐 戴叔伦 《游少林寺》诗:“石龕苔蘚积,香径白云深。” 宋 晏殊 《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 苏州 胜迹 采香径 的省称。 采香径 为 香山 旁的小溪, 春秋 时 吴王 种香于 香山 ,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 唐 白居易 《题灵岩寺》诗:“ 娃宫 屐廊 寻已倾, 砚池 香径 又欲平。” 宋 柳永 《双声子》词:“ 夫差 旧国, 香径 没、徒有荒丘。” 元 张翥 《忆姑苏》诗:“臺上麋游 香逕 冷,陵头虎去 剑池 荒。” 清 吴伟业 《圆圆曲》:“ 香逕 尘生乌自啼, 屧廊 人去苔空緑。”
《漢語大詞典》:香泥
芳香的泥土。 隋 江总 《大庄严寺碑铭》:“木密联绵,香泥繚绕。” 唐 胡宿 《城南》诗:“昨夜轻阴结夕霏,城南十里有香泥。” 明 阮大铖 《燕子笺·写笺》:“飞飞燕子,双尾贴妆鈿,啣去多情一片笺,香泥零落向谁边?”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 郑德基 《马嵬》﹞云:‘知是 太真 身死处,马蹄何忍踏香泥?’”
分類:芳香泥土
《漢語大詞典》:分香
见“ 分香卖履 ”。
《國語辭典》:分香卖履(分香賣履)  拼音:fēn xiāng mài lǚ
曹操临终前,命人将馀香分给诸夫人,并吩附众妾学作组履去卖,而使妻妾有所寄托。典出汉。曹操〈遗令〉。后用以比喻临死时对妻妾的爱恋之情。《聊斋志异。卷七。甄后》:「犬睹故妓,应大悟分香卖履之痴,固犹然妒之耶。」
《骈字类编》:草香
唐 皮日休 杂体诗 奉和鲁望药名离合夏月即事三首 其二 草香石冷无辞远,志在天台一遇中。
宋 梅尧臣 同诸韩及孙曼叔晚游西湖三首 其一 木老识秋气,径幽闻草香。
明 杨基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其六 草香千品药,松老一身苔。
《漢語大詞典》:古香
指图书、藏画、法帖等发出的气味。 宋 陆游 《小室》诗:“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自注:“‘古香’见 米元章 《书画史》。”按, 宋米芾《书史》《寄薛绍彭刘泾》诗句为:“图书满室翰墨香, 刘 薛 何时眼中见?” 清 金农 《怀人絶句》之二七:“收藏三百十种帖,一一旧搨浮古香。”
《國語辭典》:香花  拼音:xiāng huā
1.气味芳香的花。唐。储光羲 送恂上人还吴诗:「虚室香花满,清川杨柳垂。」
2.香烛与鲜花。《北史。卷三五。王慧龙传》:「天佛放大光明,以香花、妓乐来迎之。」
《韵府拾遗 阳韵》:无香(无香)
吴融诗有韵和宫漏无香杂畹兰
《漢語大詞典》:浓香
浓郁的香气。例如:浓香阵阵吹入鼻孔。
香气浓郁。例如:浓香的美酒。
《漢語大詞典》:香罗(香羅)
绫罗的美称。 唐 杜甫 《端午日赐衣》诗:“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宋 孔平仲 《子明棋战两败输张寓墨并蒙见许夏间出箧中所藏以相示诗索所负且坚元约》诗:“古锦缀为囊,香罗裁作帕。” 明 黄子锡 《艳曲》诗:“学织九张机,香罗叠舞衣。”
分類:绫罗
《骈字类编》:香散
唐 独孤授 花发上林 影连千户竹,香散万人家。
唐 白居易 阶下莲 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帘风。
唐 刘沧 过铸鼎原 仙界日长青鸟度,御衣香散紫霞飘。
唐 罗隐 姥山 眉分初月湖中鉴,香散馀风竹上烟。
《漢語大詞典》:众香(衆香)
(1).多种香气。亦指各种名香。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郁郁斐斐,众香发越。”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法鼓琅以振响,众香馥以扬烟。” 李善 注引《法华经》:“烧众名香。”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众香深黯黯,几地肃芊芊。”
(2). 众香国 的省称。 赵朴初 《一九五六年三月赴印度过昆明游西山有作》诗之二:“应是分茅自 众香 ,千红万紫绕禪房。”自注:“佛经:有佛国名 众香 。”参见“ 众香国 ”。
分類:香气
《漢語大詞典》:众香国(衆香國)
(1).佛国名。《维摩经·香积佛品》:“上方界分过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今现在。”
(2).喻百花盛开的境界。 唐 殷尧藩 《过友人幽居》诗:“身坐众香国,蒲团诗思新。”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芍药:“余与 右原 则徧履花畦,真如入众香国矣。” 冰心 《寄小读者》九:“夜中绝好,是最难忘之一夜。在众香国中,花气氤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