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75,分11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香浓
香醪
妙香
桂香
香生
芸香
水香
晚香
香冷
香凝
露香
香来
炷香
兰香
国香
《骈字类编》:香浓(香浓)
唐 白居易 池上闲吟二首 其一 莫愁客到无供给,家酝香浓野菜春。
《韵府拾遗 冬韵》:康伯可词古鼎沉烟篆细玉笋破橙橘香浓
分类:香浓
《漢語大詞典》:香醪
美酒。 唐 杜甫 《崔驸马山亭宴集》诗:“清秋多宴会,终日困香醪。” 南唐 李煜 《一斛珠》词:“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宋 柳永 《西江月》词:“好梦狂随飞絮,閒愁浓胜香醪。” 清 陈维嵩 《薄倖·山下与顾景行话旧三迭前韵》词:“酒槽珠溅,向当壚小语,香醪可许新词换?”
分類:美酒
《漢語大詞典》:妙香
(1).佛教谓殊妙的香气。《楞严经》卷五:“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尘气倐灭,妙香密圆。” 唐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三:“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 清 魏源 《天台纪游》诗之六:“妙香浮虑静,鐘梵梦魂寂。”
(2).特指美妙的花香。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竹间亭小酌》:“鸟语带餘寒,竹风回妙香。”
《骈字类编》:桂香
元 岑安卿 谢李仲容见赠 桂香滴露梦不成,看彻霓裳羽衣舞。
唐 武元衡 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 桂香随窈窕,珠缀隔玲珑。
唐 李贺 大堤曲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骈字类编》:香生
元 元好问 南冠行 香生春动一诗成,瑞露灵芝满窗户。
《國語辭典》:芸香  拼音:yún xiāng
植物名。芸香科芸香属,多年生草本。茎高二、三尺,下部成木质,叶互生,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小叶匙形或长椭圆形。聚伞花序,花瓣四枚,金黄色,蒴果开裂为四枚分果片。花、叶有香气,供药用,有驱虫、通经的作用。也称为「芸草」。
《漢語大詞典》:水香
(1).谓水的气味香。 唐 李贺 《月漉漉篇》:“秋白鲜花死,水香莲子齐。” 宋 苏轼 《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昨日又梦伯固手持乳香婴儿示予》诗:“水香知是 曹溪 口,眼浄同看古佛衣。” 王文诰 注引 赵次公 曰:“ 天监 元年,有 婆罗门 智药 者,南游至 曹溪 口,掬水闻香,云:‘此必胜地,可建道场。’”
(2).泽兰的别名。 宋 洪刍 香谱·兰香:“一名水香,生大吴池泽,叶似兰,尖长有岐,花红白色而香,煮水浴以治风。”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泽兰:“ 吴普 《本草》一名水香, 陶氏 云亦名都梁,今俗通呼为孩儿菊,则其与兰草为一物二种,尤可证矣。”
分類:泽兰气味
《漢語大詞典》:晚香
(1).指菊花。 宋 韩琦 有“且看黄花晚节香”句,故称。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和林卿韵》词:“种杏仙人,看桃君子,得似篱边嗅晚香。”
(2).寺庙傍晚点燃的香。 唐 郑谷 《赠圆昉公》:“晚香延宿火,寒磬度高枝。”《西游记》第三六回:“只见一个烧晚香的道人,点了几枝香,来佛前炉里插。”
《骈字类编》:香冷
水经注太山有下中上三庙墙阙严整庙中柏树夹两陌大二十馀围盖汉武所植也树前大井极香冷异于凡水不知何代所掘不常浚渫而水旱不减
《骈字类编》:香凝
唐 李德裕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 山桂 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
《漢語大詞典》:露香
在露天焚香。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上·霍山显灵》:“一舟之人,皆分已死。主者露香望空而拜乞命。”宋史·赵抃传:“日所为事,入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 林纾 《张贞孝传》:“ 贞孝 露香告天,请减算以益母寿。”
分類:露天焚香
《骈字类编》:香来(香来)
唐 杜牧 宿长庆寺 红蕖影落前池净,绿稻香来野径频。
元 元好问 曹得一扇头 只见一枝疏影,不知何处香来。
《国语辞典》:炷香  拼音:zhù xiāng
焚香。宋。周密《乾淳岁时记。元正》:「先诣福宁殿龙墀及圣堂炷香。」《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每日清晨,在神堂前过,只在门外略略瞻礼,叫小童进去炷香完事。」
分类:焚香
《國語辭典》:兰香(蘭香)  拼音:lán xiāng
兰花的香味。晋。郭璞〈蜜蜂赋〉:「冰鲜玉润,髓滑兰香。」南朝梁。简文帝〈玄圃纳凉〉诗:「鸣波如碍石,闇草别兰香。」
分類:泽兰草名
《國語辭典》:国香(國香)  拼音:guó xiāng
语出《左传。宣公三年》:「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后人因称兰花为国香。
《漢語大詞典》:令君香
荀彧 在 汉 末曾守尚书令,人称 荀令君 ,得异香,至人家坐,三日香气不歇。见太平御览卷七○三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后多以“令君香”指高雅人士的风采。 唐 李百药 《安德山池宴集》诗:“云飞凤臺管,风动令君香。” 唐 王维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骑省直 明光 ,鸡鸣謁 建章 ,遥闻侍中珮,闇识令君香。”亦作“ 令公香 ”。 唐 李颀 《寄綦毋三》:“顾眄一过丞相府,风流三接令公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