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榨菜  拼音:zhà cài
将十字花科芥菜的茎用品种,取其膨大成瘤状的茎,加辣椒、香料等腌制成硬脆的食品。以四川所生产的最有名。
《漢語大詞典》:五香饮(五香飲)
以五种香料分别制作的饮料。 唐 杜宝 《大业杂记》:“﹝ 筹禪师 ﹞又作五香饮,第一沉香饮,次丁香饮,次檀香饮,次泽兰香饮,次甘松香饮,皆有别法,以香为主。”
《漢語大詞典》:通香木
一种木质的香料。《宣和遗事》后集:“又有通香木一段,长尺许,沸汤泡之,取其汁洒衣服及万木、花卉、屋宇间,经年香炁不歇;人有奇疾,服之即愈;烧之能降天神,香炁闻之数百里。”
分類:香料
《漢語大詞典》:提味
由于增加佐料而使得可口、好吃
加上美味的配料(如调味品或调味香料)使可口;使增添趣味或滋味
《國語辭典》:雪花膏  拼音:xuě huā gāo
一种用以滋润肌肤的面霜。以硬脂酸、甘油、苛性钾及香料等制成,因色白而得名。
《漢語大詞典》:雪香扇
涂以香料的白色扇子。 宋 陶谷 清异录·雪香扇:“ 孟昶 夏月水调龙脑末,涂白扇上,用以挥风。一夜,与 花蕊夫人 登楼望月,悮堕其扇,为人所得。外有效者,名雪香扇。”参阅 清 吴任臣 十国春秋·后蜀三·慧妃徐氏传
《漢語大詞典》:亚悉(亞悉)
一种名贵的香料。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 宋 宣和 间,宫中所焚异香,有篤耨龙涎、亚悉……之类。”
分類:名贵香料
《漢語大詞典》:芗脯(薌脯)
以香料烹制的肉脯。礼记·内则:“鉅鑊汤,以小鼎薌脯於其中。” 郑玄 注:“薌脯,谓煮豚若羊於小鼎中,使之香美也。谓之脯者,既去皽,则解析其肉使薄,如为脯然。”
分類:香料肉脯
《國語辭典》:香皂  拼音:xiāng zào
原料加香料做成的肥皂。也称为「香肥皂」。
《漢語大詞典》:香椒铺(香椒鋪)
卖调味香料的铺子。《水浒传》第十二回:“ 牛二 便去州桥下香椒铺里,讨了二十文当三钱,一垛儿将来,放在州桥栏干上。”
《国语辞典》:三衅三沐(三衅三沐)  拼音:sān xìn sān mù
三次用香料涂身,三次沐浴,表示对人的礼遇、尊重。宋。黄庭坚〈元勋字序〉:「有居成功之心则不达,自智而教不能则不达,故三衅三沐之,而字之曰:『不伐。』」也作「三沐三薰」、「三衅三浴」、「三熏三沐」、「三浴三熏」。
《国语辞典》:运动饮料(运动饮料)  拼音:yùn dòng yǐn liào
一种饮料。除了具有一般饮料所含有的糖分、水分、香料外,另外含有一些包括钠、钾、钙等阳离子,及柠檬酸根、乳酸根、氯离子等阴离子。可快速补充人体在脱水后,所需的盐类及大量水分。
《国语辞典》:灌香肠(灌香肠)  拼音:guàn xiāng cháng
将猪肉切碎,加入盐、酒、香料等拌匀后,再灌入洗净的猪肠中,制成香肠。
《国语辞典》:甘草粉  拼音:gān cǎo fěn
甘草磨制而得的粉末,除供药用外,亦可作为调味香料。
《国语辞典》:醋渍物(醋渍物)  拼音:cù zì wù
食物保存于醋中,另加盐、糖及香料,以增加味道及保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