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7,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下一页
充饥画饼
打饥荒
千里馈粮,士有饥色
七日不饥
青饥
闹饥荒
失饥伤饱
始饥
食不充饥
食饥息劳
如渴如饥
如饥如渴
如饥似渴
忍饥挨饿
词典(续上)
饱汉不知饿汉饥充饥画饼
打饥荒
千里馈粮,士有饥色
七日不饥
青饥
闹饥荒
失饥伤饱
始饥
食不充饥
食饥息劳
如渴如饥
如饥如渴
如饥似渴
忍饥挨饿
《國語辭典》:打饥荒(打飢荒) 拼音:dǎ jī huāng
1.忍受著荒年粮食不足。也作「打饥荒」。
2.发生麻烦。也作「打饥荒」。
3.争吵。《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同太太姨太太打饥荒,姨太太哭了两天不吃饭。」
2.发生麻烦。也作「打饥荒」。
3.争吵。《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同太太姨太太打饥荒,姨太太哭了两天不吃饭。」
《國語辭典》:打饥荒(打饑荒) 拼音:dǎ jī huāng
1.忍受著荒年粮食不足或经济困难。《负曝闲谈》第九回:「可惜我这两天家里打著饥荒,哪里有钱给他?」也作「打饥荒」。
2.发生麻烦。《红楼梦》第三六回:「先时在外头关,那个月不打饥荒,何曾顺顺溜溜的得过一遭儿。」也作「打饥荒」。
3.交涉、折冲。《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她晚上果然来的时候,我们店里就好合她打饥荒了。」
4.应付纠纷或困难。《红楼梦》第七二回:「倘若说准了,这会子说得好听,有了钱的时节,你就丢在脖子后头了,谁和你打饥荒去!倘或老太太知道了,倒把我这几年的脸面都丢了。」
2.发生麻烦。《红楼梦》第三六回:「先时在外头关,那个月不打饥荒,何曾顺顺溜溜的得过一遭儿。」也作「打饥荒」。
3.交涉、折冲。《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她晚上果然来的时候,我们店里就好合她打饥荒了。」
4.应付纠纷或困难。《红楼梦》第七二回:「倘若说准了,这会子说得好听,有了钱的时节,你就丢在脖子后头了,谁和你打饥荒去!倘或老太太知道了,倒把我这几年的脸面都丢了。」
《國語辭典》:千里馈粮,士有饥色(千里饋糧,士有飢色) 拼音:qiān lǐ kuì liáng,shì yǒu jī sè
(谚语)比喻远处的粮食无法解除近饥。《三国志。卷一三。魏书。王朗传》:「『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此谓平涂之行军者也。」
分類:不解
《分类字锦》:七日不饥(七日不饥)
异苑汲郡卫士度苦行居士也其母尝诵经长斋非道不行家常饭僧时日将中母出斋堂与诸尼僧道逍遥眺望忽见空中有一物下正落母前乃是天钵中满香饭举坐肃然一时礼敬母自分行斋人食之皆七日不饥
分类:饭
《韵府拾遗 微韵》:始饥(始饥)
史记五帝纪舜曰弃黎民始饥汝后稷播时百榖注今文尚书作祖饥古文作阻饥
《國語辭典》:食不充饥(食不充飢) 拼音:shí bù chōng jī
肚子填不饱。形容生活穷困。南朝宋。明帝〈立晋熙王嗣诏〉:「而诸孙纩不温体,食不充饥,付之姆奶之手。」《七侠五义》第二八回:「老汉衣不遮体,食不充饥,如何还能够开茶楼呢?」也作「食不充肠」。
《漢語大詞典》:如渴如饥(如渴如饑)
见“ 如饥如渴 ”。
《國語辭典》:如饥似渴(如飢似渴) 拼音:rú jī sì kě
形容欲望极其迫切。如:「他酷爱追求新知识,每逢图书馆进了新书,他就如饥似渴地去借阅。」
《國語辭典》:如饥似渴(如饑似渴) 拼音:rú jī sì kě
如同饿了想吃饭,渴了想喝水般。比喻迫切需求。《喻世明言。卷一六。范巨卿鸡黍死生交》:「吾儿一去,音信不闻,令我悬望,如饥似渴。」也作「如饥如渴」。
分類:如饥似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