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缩腹(縮腹)
谓忍受饥饿。 明 唐顺之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其始也,缩腹鏤骨以自苦,而其后也,甚或出於饕餮之所不为。” 明 唐顺之 《叙广右战功》:“隘坚,復退营五里,而粮且尽, 湖 兵五千人请於公,愿得一饱而死敌。公时仅有自齎家粮五十石,与 湖 兵人给之升,而官军缩腹,张目以观。”
分類:忍受饥饿
《漢語大詞典》:养肚皮(養肚皮)
谓为肚子饥饿而忧愁。养,通“ 恙 ”。 清 李渔 《奈何天·焚券》:“[小生]趲程期,休留滞,边军盼到可无饥。[众]此时呵,不知有多少穷兵养肚皮。”
《漢語大詞典》:凶饿(凶餓)
灾荒饥饿。墨子·七患:“故《夏书》曰‘ 禹 七年水’,《殷书》曰‘ 汤 五年旱’,此其离凶饿甚矣。”
分類:灾荒饥饿
《国语辞典》:人饥己饥(人饥己饥)  拼音:rén jī jǐ jī
看到别人受饥饿,就像自己受饥饿一样。语本《孟子。离娄篇下》:「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原形容为政者应有仁爱、慈悲的胸怀,关怀人民疾苦。如:「我们应本著人饥己饥的精神,赈济在地震中受害的灾民。」
分类:饥饿自己
《国语辞典》:忍饥受饿(忍饥受饿)  拼音:rěn jī shòu è
忍受饥饿。形容生活贫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我们枉自在此忍饥受饿,不若将后面梨园卖了,买匹好马,干些本分求财的勾当,却不快活!」也作「忍饥挨饿」。
《国语辞典》:忍饥受渴(忍饥受渴)  拼音:rěn jī shòu kě
忍受饥饿口渴。形容生活贫困。《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捉季布传文》:「忍饥受渴终难过,须投分义旧情亲。」
《国语辞典》:鹄面鸟形(鹄面鸟形)  拼音:hú miàn niǎo xíng
形容人饥饿枯瘦、面容憔悴。元。王恽〈入奏行美圣政而重民急也〉诗:「扶羸载瘠总南逋,鹄面鸟形犹努力。比之坐毙不相保,趁熟庶几延旦夕。」也作「鸟面鹄形」。
《国语辞典》:饥虎扑食(饥虎扑食)  拼音:jī hǔ pū shí
1.饥饿的老虎在捕食时,动作迅速猛烈。后比喻来势凶猛。《醒世姻缘传》第六○回:「素姐一见汉子进去,通是饥虎扑食一般,抓到怀里,口咬牙嘶了一顿。」也作「饿虎扑食」。
2.比喻非常贪婪。如:「他只要见到发财的机会,即如饥虎扑食般不放过。」也作「饿虎扑食」。
《国语辞典》:饥火中焚(饥火中焚)  拼音:jī huǒ zhōng fén
饥饿如火在体内燃烧般难以忍耐。《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慕政忍气吞声,只一件事忍耐不住,是从早晨起到现在已是下午,还没有吃一口饭,饥火中焚,更无法想。」
《国语辞典》:饥鹰饿虎(饥鹰饿虎)  拼音:jī yīng è hǔ
比喻像饥饿的飞鹰、老虎一样贪馋。如:「他已经家财万贯,却还利用职务上的方便,饥鹰饿虎般地四处搜刮。」
《国语辞典》:饥者甘糟糠(饥者甘糟糠)  拼音:jī zhě gān zāo kāng
对饥饿的人来说,即使是粗糙不堪的食物也是美味可口的。《汉书。卷八九。循吏传。朱邑传》:「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之业,犹饥者甘糟糠,穰岁馀粱肉。」
《国语辞典》:饥者易为食(饥者易为食)  拼音:jī zhě yì wéi shí
饥饿的人,不苛择食物,什么都可以吃。《孟子。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国语辞典》:饱人不知饿人饥(饱人不知饿人饥)  拼音:bǎo rén bù zhī è rén jī
吃饱的人不知饥饿者的难过滋味。比喻不知他人的苦痛。《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人不知饿人饥,我劝你快快走罢!」也作「饱汉不知饿汉饥」。
《国语辞典》:晚食当肉(晚食当肉)  拼音:wǎn shí dàng ròu
饥饿了才吃,味道自然甘美,好像食肉一般。语本《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淡泊生活的人常引用此语。
《国语辞典》:挨饿受冻(挨饿受冻)  拼音:āi è shòu dòng
挨,遭受。「挨饿受冻」遭受饥饿与寒冷侵袭。如:「饲养动物要细心照料,别让它们挨饿受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