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春荒
春季青黄不接时的饥荒。 阿英 《〈春荒及其救济的断片〉题记》:“以此,今年的春荒较之过往,遂更见其严重。” 克非 《春潮急》一:“ 李春山 说……‘恐怕马上就要出现春荒。’”
《漢語大詞典》:饥乱(饑亂)
飢饿乱离。后汉书·第五伦传:“臣三娶妻皆无父,少遭飢乱,实不敢妄过人食。”后汉书·郑太传:“ 卓 既迁都 长安 ,天下飢乱,士大夫多不得其命。”
饥荒骚乱。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詔吏人遭饥乱及为 青 徐 贼所略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听之。”
《漢語大詞典》:续命田(續命田)
南朝 齐 刘善明 开仓救 青州 饥荒,乡里得济,共呼其家田为“续命田”。见南齐书·刘善明传
《漢語大詞典》:天饥(天饑)
天灾造成的饥荒。逸周书·文传:“《夏箴》曰:‘小人无兼年之食,遇天饥,妻子非其有也。’”
《漢語大詞典》:饥匮(飢匱)
饥荒匮乏。飢,通“ 饥 ”。后汉书·张奋传:“比年不登,人用飢匱。”晋书·张轨传:“光禄 傅祗 、太常 挚虞 遗 轨 书,告京师飢匱。”
分類:饥荒匮乏
《漢語大詞典》:饥棘(饑棘)
饥荒贫瘠。棘,通“ 瘠 ”。《南齐书·顾宪之传》:“案 吴兴 频岁失稔,今兹尤饉,去之从丰,良由饥棘。”
分類:饥荒贫瘠
《國語辭典》:养儿防老,积谷防饥(養兒防老,積穀防飢)  拼音:yǎng ér fáng lǎo,jī gǔ fáng jī
抚养儿女,以防备年老孤单;积存谷物,以防备饥荒时无粮可吃。也作「养子防老,积谷防饥」。
《国语辞典》:炊骨爨骸  拼音:chuī gǔ cuàn hái
形容薪粮断绝,饥荒困窘的惨状。《幼学琼林。卷三。贫富类》:「炊骨爨骸,谓军中乏粮之惨。」
《国语辞典》:饿殍枕藉(饿殍枕藉)  拼音:è piǎo zhèn jiè
饿死的人纵横相枕。形容饥荒严重。《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那个庄上不打家劫舍?那个庄上不饿殍枕藉?」
《國語辭典》:积谷防饥(積穀防饑)  拼音:jī gǔ fáng jī
积存粮食,以防饥荒。比喻预作准备,以备不时之需。《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一》:「积谷防饥,养子备老。」《孤本元明杂剧。裴度还带。第三折》:「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漢語大詞典》:饥沴(飢沴)
饥荒灾害。飢,通“ 饥 ”。 清 鲁一同 《〈荒年谣〉序》:“飢沴洊叠,疮痏日甚。”
分類:饥荒灾害
《漢語大詞典》:饥扰(饑擾)
饥荒骚乱。 清 恽敬 《重修万公祠记》:“ 粤 有饥扰,即躪 瑞金 。”
分類:饥荒骚乱
《國語辭典》:带牛佩犊(帶牛佩犢)  拼音:dài niú pèi dú
汉宣帝时,渤海岁饥,民多沦为盗匪,龚遂受命为守,教民卖刀买犊,卖剑买牛,改业归农。典出《汉书。卷八九。龚遂传》。比喻弃武务农。如:「古代太平盛世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人民往往带牛佩犊,弃甲归田。」
《國語辭典》:清圣浊贤(清聖濁賢)  拼音:qīng shèng zhuó xián
汉代末年因饥荒而禁止酿酒,饮酒的人讳称酒,指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见《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徐邈传》。后以清圣浊贤为酒的别称。宋。陆游〈沂溪〉诗:「閒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莫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