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86,分120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凤凰
凤凰飞诏
鸿飞冥冥
清歌绕飞梁(又作:声飞梁 馀声三日飞)
骨出似飞龙
关张
柳飞彭泽雪
贵贱偶然浑似落飞花
韩岳张刘
剑飞(又作:汉剑飞)
如红玉
石印飞
黄寻飞钱
蝗退飞
汤祝飞尽
典故 
相关人物
赵飞燕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
赵后有宝琴曰凤凰。皆以金玉隐起为龙凤螭鸾古贤列女之象。

例句

醉客沾鹦鹉,佳人指凤皇。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

典故
紫凤衔书
 
凤凰飞诏
  
凤衔丹诏
 
凤衔书
 
凤衔诏

相关人物
石虎


《初学记》卷三十
晋·陆翙《邺中记》:石季龙与皇后在观上,有诏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诏,侍人放数百文绯绳,辘轳回转,凤皇飞下。凤以木作之,五色漆画,咮脚皆用金。

例句

紫凤朝衔五色书,阳春忽布网罗除。 司空曙 酬张芬有赦后见赠

敢期林上灵乌语,贪草云间彩凤书。 吴融 禁直偶书

身欲逃名名自随,凤衔丹诏降茅茨。 戎昱 赠韦况征君

祥麟避网虽山野,丹凤衔书即薜萝。 李昭象 寄献山中顾公员外

油幢并入虎旗开,锦橐从天凤诏来。 李绅 拜宣武军节度使

如纶披凤诏,出匣淬龙泉。 权德舆 送杜尹赴东都

内臣持凤诏,天厩锡龙媒。 权德舆 送黔中裴中丞阁老赴任

凤诏停舍人,鱼书除刺史。 白居易 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

献赋未为龙化去,除书犹喜凤衔来。 秦韬玉 送友人罢举授南陵令

鸾奏八音谐律吕,凤衔五色显丝纶。 翁承赞 天祐元年以右拾遗使册闽王而作

为郡东吴秪饮冰,琐闱频降凤书徵。 郑谷 献制诰杨舍人

已虚西阁位,朝夕凤书追。 郑谷 送水部张郎中彦回宰洛阳

凤凰衔诏与何人,善政多才宠寇恂。 钱起 送张员外出牧岳州

典故
冥冥避
  
孤鸿避弋
 
弋人空慕
 
弋慕鸿
 
弋者慕
 
弋者篡
 
歌鸿冥
 
高鸿
 
高鸿避弋
 
鸿入冥冥
  
鸿惊避弋


汉·扬雄《法言·问明》
或问「君子」。「在治曰若凤,在乱曰若凤。」或人不谕。曰:「未之思矣。」曰:「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慕焉?鹪明遴集,食其絜者矣;凤鸟跄跄,匪尧之庭。」晋·李轨注:「君子潜神重玄之域,世网不能制禦之。」

例句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

弋者甚多应扼腕,任他闲处指冥鸿。 韩偓 味道

肯效屠门嚼,久嫌弋者篡。 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

典故
三日响
 
梁上歌声绕
 
歌从雍门学
  
歌绕夜梁
 
歌声梁上浮
 
歌响拂雕梁
 
清歌绕飞梁
 
绕尘梁
   
绕梁唱
  
绕栋宇
  
绕红梁
 
声飞梁
 
送曲韩娥
  
韩娥音
 
馀声三日飞
 
相关人物
薛谭
 
韩娥


《列子集释》卷五〈汤问篇〉~77~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馀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简释

余音绕梁:喻指歌声宛转悠扬。唐孙觌《长乐寺》:“雍门已陈迹,余音空绕梁。”

韩娥:泛指歌女。唐贯休《酷吏词》:“韩娥唱一曲,锦段鲜照屋。”


例句

万梭为一素,世重韩娥色。 于濆 织素谣

徒惜越娃貌,亦蕴韩娥音。 于濆 里中女

韩娥绝唱唐衢哭,尽是人间第一声。 崔涂

不是楚词询宋玉,巴歌犹掩绕梁声。 汪遵 郢中

敧枕正牵题柱思,隔楼谁转绕梁声。 罗隐 中元夜泊淮口

歌绕夜梁珠宛转,舞娇春席雪朦胧。 罗隐 商于驿楼东望有感

潺湲陇水听难尽,并觉风沙绕杏梁。 羊士谔 夜听琵琶三首

典故
骨出似飞龙


《乐府诗集》卷四十六〈清商曲辞·吴声歌曲三·读曲歌八十九首〉
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

例句

心摇如舞鹤,骨出似飞龙。 李贺 恼公

典故
相关人物
张飞
 
关羽(字云长)

参考典故
张征虏
 
关羽


《南史》卷六十七《萧摩诃传》
「明彻谓摩诃曰:『若殪此胡,则彼军夺气,君有关、张之名,可斩颜良矣。』」

例句

汉将小卫霍,蜀将凌关张。 岑参 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

典故  
五柳陶
 
五株柳
 
五杨柳
 
元亮柳
 
先生柳
 
柳暗陶门公
 
柳觅先生
 
柳飞彭泽雪
 
归来柳
 
渊明柳
 
筑室种柳
 
门前五柳
  
陶宅五株
  
陶庐树
 
陶潜柳
 
陶凿五柳
 
陶门
 
靖节门柳

相关人物
陶潜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陶潜〉~2286~
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裋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简释

五株柳:喻指隐者。唐李白《嘲王厉阳不肯饮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例句

高柳三五株,可以独逍遥。 储光羲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谢公台尚在,陶令柳潜衰。 刘得仁 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

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 刘慎虚 浔阳陶氏别业

陶庐树可爱,潘宅雨新晴。 刘禹锡 和乐天闲园独赏八韵前

君在江南相忆否,门前五柳几枝低。 刘长卿 使次安陆寄友人

独愁看五柳,无事掩双扉。 刘长卿 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

孤蓬向何处,五柳不开门。 刘长卿 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

群公谁让位,五柳独知贫。 刘长卿 赠秦系徵君

五柳闭门高士去,三苗按节远人归。 刘长卿 送柳使君赴袁州

惟有陶潜柳,萧条对掩扉。 刘长卿 送金昌宋归钱塘

解印孤琴在,移家五柳成。 刘长卿 过前安宜张明府郊居

陶家五柳簇衡门,还有高情爱此君。 司空图 杨柳枝二首

五柳先生自识微,无言共笑手空挥。 司空图 歌者十二首

五柳终期隐,双鸥自可亲。 司空曙 逢江客问南中故人因以诗寄

五柳茅茨楚国贤,桔槔蔬圃水涓涓。 司空曙 过卢秦卿旧居

到县余花在,过门五柳闲。 周贺 送张堙之睦州

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 岑参 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

讼堂寂寂对烟霞,五柳门前聚晓鸦。 崔峒 题桐庐李明府官舍

五株斜傍渊明宅,千树低垂太尉营。 慕幽

桑柘骈阗数亩间,门前五柳正堪攀。 朱庆余 归故园

寂寥我对先生柳,赫奕君乘御史骢。 李商隐 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二同年之什

依然五柳在,况值百花残。 李商隐 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书怀十韵寄刘韦二前辈二公尝于此县寄居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李白 戏赠郑溧阳

柳深陶令宅,竹暗辟疆园。 李白 留别龚处士

宅近青山同谢朓,门垂碧柳似陶潜。 李白 题东溪公幽居

隋家两岸尽,陶宅五株荣。 李端 折杨柳

何当五柳下,酌醴吟庭筠。 李群玉 同张明府游溇水亭

久向三茅穷艺术,仍传五柳旧琴书。 李群玉 送陶少府赴选

妻子欢同五株柳,云山老对一床书。 李颀 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

三四株松匝草亭,便成彭泽柳为名。 李频 奉和郑薰相公

当暑忆归林,陶家借柳阴。 李频 避暑

旧业传一经,新官栽五柳。 权德舆 送韦十二丈赴襄城令三韵

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 汪遵 彭泽

君看靖节高眠处,只向衡门种五株。 汪遵 隋柳

倾倒强行行,酣歌归五柳。 王维 偶然作六首

秋风自萧索,五柳高且疏。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王维 田园乐七首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王维 老将行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五株蒙远赐,应使号先生。 皇甫冉 谢韦大夫柳栽

远山期道士,高柳觅先生。 皇甫冉 闲居作

五柳转扶疏,千峰恣来往。 皇甫冉 题高云客舍

仕应同五柳,归莫舍三茅。 皮日休 新秋言怀寄鲁望三十韵

几变陶家柳,空传魏阙书。 窦常 酬舍弟牟秋日洛阳官舍寄怀十韵

县依陶令想嫌迂,营伴将军即大粗。 薛能 柳枝四首之三

结阴既得地,何谢陶家时。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柳浪

溪柳绕门彭泽令,野花连洞武陵人。 许浑 移摄太平寄前李明府

祗闻寻五柳,时到月中还。 贯休 武昌县与昼公兼寄邑宰

何逊兰休握,陶潜柳正垂。 郑谷 送水部张郎中彦回宰洛阳

五株衰柳下,三径小园深。 钱起 秋园晚沐

五柳先生本在山,偶然为客落人间。 雍陶 和孙明府怀旧山

落照渊明柳,春风叔夜弦。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

劝君不得学渊明,且策驴车辞五柳。 韩翃 送别郑明府

典故
人生似飘花陌上
 
贵贱偶然浑似落飞花
 
飘花陌上


《梁书》卷四十八〈儒林列传·范缜〉~665~
初,缜在齐世,尝侍竟陵王子良。子良精信释教,而缜盛称无佛。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贱贫?」缜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子良不能屈,深怪之。
典故
韩岳张刘

相关人物
刘光世
 
岳飞
 
张俊


《臞轩集》卷二〈乙末间七月轮对第一札〉
往者中兴之初,张俊、岳飞、刘光世、韩世忠皆善将兵,惟不相能,遂误大计。
典故
剑飞
 
斩蛇剑烧上天
 
武库火
 
武库烧
 
汉剑飞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二
晋惠帝元康五年,武库火,烧汉高祖斩白蛇剑、孔子履、王莽头等三物。中书监张茂先惧难作,列兵陈卫,咸见此剑穿屋飞去,莫知所向。

例句

汉帝斩蛇剑,晋时烧上天。自兹繁巨蟒,往往寿千年。 元稹 巴蛇

晋末武库烧,脱然排户牖。为欲扫群胡,散作弥天帚。自兹失所往,豪英共为诟。今复谁人铸,挺然千载后。 元稹 说剑

祸集钩方失,灾生剑忽飞。 张左丞 张左丞挽歌二首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李贺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柏梁天灾武库火,匠石狼顾相愁冤。 柳宗元 行路难三首

剑飞终上汉,鹤梦不离云。 卢纶 和王仓少尹暇日言怀

典故
如红玉
 
红玉肤

相关人物
赵飞燕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
「赵后体轻腰弱,善行步进退,弟昭仪不能及也。但昭仪弱骨礼肌,尤工笑语。二人并色如红玉,为当时第一,皆擅宠后宫。」

例句

春营骑将如红玉,走马捎鞭上空绿。 李贺 贵主征行乐

青丝发落丛鬓疏,红玉肤销系裙慢。 白居易 陵园妾

典故
化金印
 
喜鹊捧金印
 
怀印
 
石印飞
  
鹊衔金印


《搜神记》卷九~70~
常山张颢为梁州牧,天新雨后,有鸟如山鹊,飞翔入市,忽然坠地。人争取之,化为圆石。颢椎破之,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颢以上闻,藏之秘府。后议郎汝南樊衡夷上言:「尧舜时旧有此官。今天降印,宜可复置。」颢后官至太尉。

例句

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 岑参 北庭西郊侯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野鹊迎金印,郊云拂画旗。 岑参 奉和杜相公初发京城作

鹊随金印喜,乌傍板舆飞。 岑参 奉送李宾客荆南迎亲

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 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之三

鹊印庆仍传,鱼轩宠莫先。 岑参 西河郡太守张夫人挽歌

不分荆山抵,甘从石印飞。 李峤

怀印喜将归,窥巢恋且依。 苏颋 咏礼部尚书庭后鹊

鹊印提新篆,龙泉夺晓霜。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 韩偓

典故
黄寻飞钱

相关人物
黄寻


《太平御览》卷四七二
南朝宋·刘义庆《幽冥录》:海陵人黄寻,先居家单贫,常因大风雨散钱飞至其家,钱来触篱援,误落在余处,皆拾而得之。寻巨富,钱至数千方。
《太平广记》卷三六○
后魏宣武帝景明年中,海陵人黄寻,先居家单贫。忽风雨飞钱至其家,后巨富,钱至数万,其年被诛。(出《五行记》)

例句

雍伯种玉,黄寻飞钱。 李瀚 蒙求

典故
境外遗蝗
 
无蝗虎
 
蝗不入境
 
蝗退飞


《后汉书》卷二十五〈卓鲁魏刘列传·卓茂〉~869~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平帝时,天下大蝗,河南二十馀县皆被其灾,独不入密县界。督邮言之,太守不信,自出案行,见乃服焉。
《东观汉记校注》卷十三〈鲁恭传〉~465~
鲁恭为中牟令,时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
典故
一面施罗
 
一面施鸟罗
 
一面置罗
 
一面开网
 
去三面罗
 
商王解网
  
恢恢网
 
汤祝飞尽
  
汤罟
  
网罗三面解
 
网袪三面
   
解罟师网
 
开三面
 
开三面网
 
开汤网
 
开汤罟
 
相关人物


《吕氏春秋·纪部》卷十〈孟冬纪·异用〉
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假借为罹)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孰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纾。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史记》卷三〈殷本纪〉~95~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简释

祝网:称颂仁政。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垂旒资穆穆,祝网但恢恢。”


例句

网已袪三面,歌因守四方。 常衮 奉和圣制麟德殿燕百僚应制

罗网开三面,闾阎问百年。 张嘉贞 奉和早登太行山中言志应制

旌旗四望合,罝罗一面求。 李世民 冬狩

祝鸟既开罗,调人更张瑟。 李峤 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

今日开汤网,冥飞亦未迟。 李群玉 湘阴县送迁客北归

一面施鸟罗,三驱教人战。 李隆基 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

其冬二凶败,涣汗开汤罟。 杜牧 李甘诗

垂旒资穆穆,祝网但恢恢。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幸因解网入鸟兽,毕命江海终游遨。 柳宗元 寄韦珩

忽蒙汉诏还冠冕,始觉殷王解网罗。 王维 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书鄙意兼简新除使君等诸公

天子欲开三面网,莫将弓箭射官军。 窦巩 唐州东途作

莺啭商郊百草新,殷汤遗迹在荒榛。谁知继桀为天子,便是当初祝网人。 胡曾 咏史商郊

舜韶同舞日,汤祝尽飞时。 苏颋 扈从凤泉和崔黄门喜恩旨解严罢围之作

飞云旋碧海,解网宥青丘。 许敬宗 奉和宴中山应制

殷汤闵禽兽,解网祝蛛蝥。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

尧聪能下听,汤网本来疏。 马戴 新春闻赦(龙阳作)

涸鳞去辙还游海,幽禽释网便翔空。 骆宾王 畴昔篇

《國語辭典》:凤凰(鳳凰)  拼音:fèng huáng
1.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称为「凤」,雌的称为「凰」,为象徵祥瑞的鸟。也称为「丹鸟」、「火鸟」、「鶤鸡」。
2.县名。位于湖南省境之西,麻阳县西北,西南有凤凰山,旧为厅。
《漢語大詞典》:凤皇(鳳皇)
见“ 凤凰 ”。
《國語辭典》:凤凰(鳳凰)  拼音:fèng huáng
1.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称为「凤」,雌的称为「凰」,为象徵祥瑞的鸟。也称为「丹鸟」、「火鸟」、「鶤鸡」。
2.县名。位于湖南省境之西,麻阳县西北,西南有凤凰山,旧为厅。
《國語辭典》:凤诏(鳳詔)  拼音:fèng zhào
天子的诏书。唐。李商隐 梦令狐学士诗:「右银台路雪三尺,凤诏裁成当直归。」元。陈樵〈送李仲积北上〉诗:「峨峨黄金台,凤诏求贤才。」
分類:诏书
《國語辭典》:诏书(詔書)  拼音:zhào shū
皇帝通告臣民的文书。《文选。李密。陈情表》:「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诏策》:「汉初定仪则,则命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敕。」
《國語辭典》:冥鸿(冥鴻)  拼音:míng hóng
高飞的鸿雁。比喻避世之士,或高飞远引。唐。白居易〈范阳张公墓志铭〉:「天骥冥鸿,始自筮仕。」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
《國語辭典》:鸿飞冥冥(鴻飛冥冥)  拼音:hóng fēi míng míng
鸿雁飞向高远的天际。比喻超然世外,以远祸患。汉。扬雄《法言。问名》:「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漢語大詞典》:歌梁
指歌馆的屋梁。亦借指歌馆。典出列子·汤问:“昔 韩娥 东之 齐 ,匱粮,过 雍门 ,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绕梁欐,三日不絶。”《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舞馆识餘基,歌梁想遗囀。” 刘良 注:“妙歌者发声,声绕梁而尘起,故见梁则想其餘声。” 唐 王勃 《铜雀妓》诗:“舞席纷何就,歌梁儼未倾。” 明 何景明 《丛台》诗:“黄金饰舞榭,白璧缀歌梁。”
分類:歌馆屋梁
《國語辭典》:绕梁(繞梁)  拼音:rào liáng
1.形容歌声美妙。《文选。陆机。演连珠五○首之一○》:「绕梁之音,实萦弦所思。」
2.古琴。《雅俗稽言。卷一二。器用。绕梁》:「楚庄王有琴曰绕梁。」
《国语辞典》:绕梁三日(绕梁三日)  拼音:rào liáng sān rì
声音连续不断。形容声音非常美妙。如:「她那美妙的歌声绕梁三日,不绝于耳。」也作「馀音绕梁」。
《漢語大詞典》:绕梁声(遶梁聲)
见“ 遶梁歌 ”。
《漢語大詞典》:绕梁歌
指优美动听而令人长久难忘的歌声。 南朝 梁 沈约 《相逢狭路间》诗:“大妇遶梁歌,中妇廻文织。”亦作“ 遶梁声 ”。 唐 罗隐 《中元夜泊淮口》:“欹歌正牵题柱思,隔楼谁转遶梁声。”参见“ 遶梁 ”。
《漢語大詞典》:韩娥(韓娥)
相传为古代 韩国 的善歌者。列子·汤问“昔 韩娥 东之 齐 ,匱粮,过 雍门 ,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绕梁欐,三日不絶。” 张湛 注:“﹝ 韩娥 ﹞ 韩国 善歌者也。”后因以“韩娥”指善歌者。亦借指歌妓。 隋 江总 《宛转歌》:“金樽送曲 韩娥 起,玉柱调絃 楚妃 叹。” 唐 沈亚之 《答冯陶书》:“闻古之 韩娥 ,其歌也,能易哀乐,变林籟,则有是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当筵调笙弄簫,羞杀我 韩娥 苏小 。”
分類:韩国张湛
《国语辞典》:馀音绕梁(馀音绕梁)  拼音:yú yīn rào liáng
馀音环绕屋梁旋转不去。形容音乐美妙感人,馀味不绝。《老残游记》第二回:「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馀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也作「绕梁之音」、「绕梁三日」、「馀妙绕梁」、「馀响绕梁」、「馀音袅袅」。
《國語辭典》:关张(關張)  拼音:guān zhāng
1.商店歇业。也作「关板儿」。
2.三国时蜀汉名将关羽与张飞二人。唐。李商隐 筹笔驿诗:「管乐有才终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漢語大詞典》:五柳
见“ 五柳先生 ”。
《國語辭典》:五柳先生  拼音:wǔ liǔ xiān shēng
晋代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参见「陶潜」条。
《國語辭典》:五柳先生  拼音:wǔ liǔ xiān shēng
晋代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参见「陶潜」条。
《漢語大詞典》:陶令株
陶潜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 乃 陶潜 之自况,后世因以“陶令株”借指柳树。 宋 王安石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满门 陶令 株,弥岸 韩侯 蔌。”
《漢語大詞典》:陶家柳
指柳树。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题晋臣真得归方是闲二堂》词:“ 王 家竹, 陶 家柳, 谢 家池。知君勋业未了,不是枕流时。莫向痴儿説梦,且作山人索价,颇怪鹤书迟。”参见“ 陶柳 ”。
分類:柳树
《漢語大詞典》:陶柳
(1).指柳树。 晋 陶潜 少有高趣,宅边有五株柳树,自号 五柳先生 。后世因称柳为“陶柳”。 宋 梅尧臣 《县署丛竹》诗:“ 陶 柳应惭弱, 潘 花只竞红。”
(2). 晋 代诗人 陶潜 和 唐 代文学家 柳宗元 的并称。 清 陶澍 《〈靖节先生集〉序》:“作诗须从 陶 柳 门中来乃佳。不如是,无以发萧散冲淡之趣,不免於局促尘埃,无由到古人佳处。”
《國語辭典》:鹊印(鵲印)  拼音:què yìn
汉代张颢击破山鹊化成的石头,而得到金印的故事。典出晋。干宝《搜神记》卷九。后遂以鹊印代表印章。唐。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鹊印蝉簪,金社发公侯之始。」
《漢語大詞典》:鹊石(鵲石)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九:“ 常山 张颢 ,为 梁州 牧。天新雨后,有鸟如山鹊,飞翔入市,忽然坠地,人争取之,化为圆石。 顥 椎破之,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 顥 以上闻,藏之秘府。后议郎 汝南 樊衡夷 上言:‘ 尧 舜 时旧有此官,今天降印,宜可復置。’ 顥 后官至太尉。”遂以“鹊石”为官员应天命升迁的典实。 明 张煌言 《寿安福伯邓如磐》诗:“鹊石文垂早建牙,归来长啸饵丹砂。”
《漢語大詞典》:夏网(夏網)
谓 夏桀 所布的罗网。语本吕氏春秋·异用:“ 汤 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 汤 曰:‘嘻!尽之矣。非 桀 其孰为此也?’”后以“夏网”比喻密布的法网。 清 顾炎武 《赠路光禄太平》诗:“弥天成 夏 网,画地类 秦 坑。狱卒逢 田甲 ,刑官属 宁成 。”
《國語辭典》:汤网(湯網)  拼音:tāng wǎng
比喻以宽大仁厚的态度对待罪人。参见「网开三面」条。唐。宣宗〈平党项德音〉:「大开汤网,已施去杀之仁。」
分類:宽大
《國語辭典》:祝网(祝網)  拼音:zhù wǎng
商汤网开三面,恩泽及于禽兽的故事。参见「网开三面」条。
《漢語大詞典》:祝禽
史记·殷本纪:“ 汤 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汤 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 汤 德至矣,及禽兽。’”后因以“祝禽”喻帝王仁惠。梁书·王僧孺传:“幸圣主留善贷之德,紆好生之施,解网祝禽,下车泣罪。” 唐 骆宾王 《又破设蒙俭露布》:“祝禽踈网,徒闕三面之恩;毒虺挻祅,逾肆九头之暴。”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郑罕达帅师取宋师于嵒》:“ 宋 人之志在於尽割其众,而异於解网祝禽者矣。”
分類:帝王仁惠
《國語辭典》:网开三面(網開三面)  拼音:wǎng kāi sān miàn
商汤将捕鸟者所立的四面网放开三面,只留一面的故事。典出《史记。卷三。殷本纪》。后比喻宽大仁厚,对犯错的人从宽处置。唐。刘禹锡〈连州贺赦表〉:「网开三面,危疑者许以自新;耳达四聪,瑕累者期于录用。」《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再说当年,如邓芝龙、郭婆等,带这班大盗闹得那样翻江倒海,尚且网开三面,招抚他来,饶他一死。」也作「网开一面」。
《國語辭典》:解网(解網)  拼音:jiě wǎng
古代田猎围捕野兽时,收去三面网,只留下一面,不忍赶尽杀绝。比喻宽厚有仁德。《南史。卷二六。袁湛传》:「幸因约法之弘,承解网之宥,犹当降等薪粲。」《乐府诗集。卷二○。鼓吹曲辞五。南朝梁。沈约。汉东流》:「至仁解网,穷鸟入怀。」
《國語辭典》:开罗(開羅)  拼音:kāi luó
Cairo
城市名。埃及的首都。位在国境北部,居尼罗河三角洲的起点,当欧、亚、非航线的要冲,战略地位日益重要。附近有金字塔等古迹,为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非洲第一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