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78,分9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飞仙
飞龙
高飞
飞燕
飞飞
飞瀑
雁飞
飞雨
飞动
惊飞
飞蓬
飞鸣
飞盖
鸿飞
飞流
《國語辭典》:飞仙(飛仙)  拼音:fēi xiān
飞在空中的仙人。《太平御览。卷六六二。道部。天仙》:「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宋。苏轼〈赤壁赋〉:「挟飞仙以敖游,抱明月而长终。」
分類:仙人
《國語辭典》:飞龙(飛龍)  拼音:fēi lóng
1.本指飞翔的龙。后借以比喻居高临下的君上。《易经。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2.有翼的龙。《楚辞。屈原。离骚》:「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3.良马。《文选。张衡。南都赋》:「驷飞龙兮骙骙,振和鸾兮京师。」
4.一种鸟。《文选。张衡。西京赋》:「挂白鹄,联飞龙。」
《國語辭典》:飞龙在天(飛龍在天)  拼音:fēi lóng zài tiān
语出《易经。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比喻帝王在位。宋。陆游 丞相率文武百僚请建重明节表:「飞龙在天,方仰君临之德;流虹绕渚,实开圣作之祥。」《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绵庵郑虎臣报冤》:「陛下飞龙在天,故天意以食龙示警。」
分類:帝王在位
《國語辭典》:高飞(高飛)  拼音:gāo fēi
1.飞得很高。如:「展翅高飞」。《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2.比喻逃避到远方。如:「远走高飞」。
《國語辭典》:飞燕(飛燕)  拼音:fēi yàn
1.飞翔的燕子。《乐府诗集。卷三一。相和歌辞六。唐。梁氏琼。铜雀台》:「舞时飞燕列,梦里片云来。」
2.汉成帝之后赵飞燕。参见「赵飞燕」条。
3.东汉末年叛军领袖张燕的绰号。《后汉书。卷七一。朱俊传》:「贼帅常山人张燕,轻勇趫捷,故军中号曰飞燕。」
《漢語大詞典》:飞飞(飛飛)
(1).飘扬貌。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宣贵妃诔》:“旌委鬱於飞飞,龙逶迟於步步。” 唐 韩愈 《池上絮》诗:“池上无风有落暉,杨花暗后自飞飞。”
(2).飞行貌。 南朝 陈 徐陵 《鸳鸯赋》:“飞飞兮海滨,去去兮迎春。” 唐 韩愈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诗:“飞飞择所处,正得众所希。” 明 姜埰 《效行路难》诗:“君不见失匹鸟,东西自飞飞。”
(3).指飞鸟。 清 曹寅 《野田黄雀行》:“游子利其羽,挟弹随飞飞;飞飞入丛樾,棘刺牵人衣。”
(4).纷乱貌。 唐 杜甫 《绝句》之二:“蔼蔼花蕊乱,飞飞蜂蝶多。” 金 朱弁 《炕寝三十韵》:“飞飞涌玄云,燄燄积红玉。”
(5).象声词。 明 袁宏道 《扬州舟中晨起》诗:“薄月层冰上,飞飞叫去鸿。” 清 曹寅 《东园看梅戏为俚句》诗之一:“飞飞灵鹊声,强起试春行。”
《國語辭典》:飞瀑(飛瀑)  拼音:fēi pù
形容瀑布自高处冲泻而下,飘荡急速。唐。司空图《诗品。典雅》:「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骈字类编》:雁飞(雁飞)
隋 李德林 从驾巡游诗 今随龙驾往,还属雁飞秋。
唐 王昌龄 太湖秋夕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唐 高适 酬陆少府 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
宋 陆游 秋思 鱼复城边逢雁飞,白头羁客恨依依。
分类:雁飞
《國語辭典》:飞雨(飛雨)  拼音:fēi yǔ
随风飘洒的雨。晋。张协〈杂诗〉一○首之二:「飞雨洒朝兰,轻露栖丛菊。」南朝齐。谢朓 观朝雨诗:「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既洒百常观,复集九成台。」
分類:骤雨
《漢語大詞典》:飞动(飛動)
(1).飘逸生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延寿 《灵光》,含飞动之势。” 宋 陆游 《玉局观拜东坡先生海外画像》诗:“公车三千牘,字字岌飞动。” 清 刘大櫆 《赠大夫闵公传》:“间作指头小画,楮墨瓏玲,气象飞动,人多宝而藏之。”
(2).犹振奋。 唐 杜甫 《赠高式颜》诗:“平生飞动意,见尔不能无。”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孟子书百里奚:“味其所用助字,开闔变化,使人之意飞动。”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予愈觉飞动,亹亹不輟。”
(3).飞扬飘动。 唐 黄滔 《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翌日巖谷爽朗,烟霞飞动。”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等到万树长林震荡巨波泛滥的风暴,才能群起蜂涌,摇展飞动。”
《漢語大詞典》:惊飞(驚飛)
(1).受惊而飞。 宋 戴复古 《冬日移舟入峡避风》诗:“棹入黄芦蒲,惊飞白鷺羣。” 明 高启 《至吴松江》诗:“忘机旧鸥鸟,相见莫惊飞。”
(2).迅猛飘飞。 胡韫玉 《登楼叹》:“胡沙惊飞眯我目,胡风觱发寒我臆。”
分類:迅猛受惊
《國語辭典》:飞蓬(飛蓬)  拼音:fēi péng
1.随风飘荡的蓬草。常用以比喻散乱、飘摇不定的事物。《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清。蒋士铨 水调歌头。偶为共命鸟词:「十载楼中新妇,九载天涯夫婿,首已似飞蓬。」
2.植物名。菊科飞蓬属,多年生草本。茎高五至六十公分馀。叶披针形,两面披毛,全缘或具一至数个小尖齿,常自叶腋分枝。秋日枝稍开黄白花。瘦果具多层白色长冠毛,藉风力散布。广布北温带各地。
《漢語大詞典》:飞鸣(飛鳴)
(1).边飞边鸣。 晋 潘岳 《射雉赋》:“越壑凌岑,飞鸣薄廩。” 宋 苏轼 《后赤壁赋》:“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2).比喻显身扬名。语本韩非子·喻老:“﹝鸟﹞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五:“嗟我摈 南海 ,无由助飞鸣。” 宋 曾巩 《杂诗》之一:“三季已千载,古道久荒榛,纷纷 东汉 士,飞鸣不当辰。”
分類:飞鸣扬名
《國語辭典》:飞盖(飛蓋)  拼音:fēi gài
盖,车盖。飞盖形容车行如飞,非常迅速。《文选。曹植。公燕诗》:「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晋。陶渊明〈咏荆轲〉诗:「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分類:驱车
《國語辭典》:鸿飞(鴻飛)  拼音:hóng fēi
1.鸿鸟飞翔。唐。张说〈蜀路〉诗二首之一:「叶落苍江岸,鸿飞白露天。」
2.比喻高举远引,以避祸患。唐。孟浩然 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诗:「杳冥云外去,谁不羡鸿飞?」
《國語辭典》:飞流(飛流)  拼音:fēi liú
1.疾飞。《汉书。卷二六。天文志》:「彗孛飞流,日月薄食。」《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
2.疾流。唐。李白 望庐山瀑布水诗二首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