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佩刀刺山
  
广利开泉
  
泄井
 
甘泉涌
 
疏勒乏水源
 
疏勒出飞泉
 
耿恭拜井
 
耿恭祷泉

相关人物
耿恭(字伯忠)


《艺文类聚》第九卷〈水部下·泉〉~65~
《东观汉记》曰:耿恭为校尉,居疏勒。匈奴来攻,城中穿井十五丈无水。恭曰:「闻二师将军,拔佩刀刺山,而飞泉出。今汉德神灵,岂有穷乎?」乃正衣服,向井拜,为吏请祷。有顷,井泉濆出。
《后汉书》卷十九〈耿弇列传·(国弟子)耿恭〉~72~
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恭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匈奴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传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因发彊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七月,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匈奴遂于城下拥绝涧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众众皆称万岁。乃令吏士扬水以示虏。虏出不意,以为神明,遂引去。

例句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王维 老将行

耿恭拜出井底水,广利刺开山上泉。 顾云 天威行

拜井开疏勒,鸣桴动密须。 骆宾王 久戍边城有怀京邑

泄井怀边将,寻源重汉臣。 骆宾王 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

典故
飞泉漱玉

相关人物
陆机


《昭明文选》卷二十二〈诗乙·招隐·招隐诗〉~029~
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踯躅。踯躅欲安之,幽人在浚谷。朝采南涧藻,夕息西山足。轻条象云构,密叶成翠幄。激楚伫兰林,回芳薄秀木。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哀音附灵波,颓响赴曾曲。至乐非有假,安事浇醇朴?富贵苟难图,税驾从所欲。唐·李善注引枚乘上书曰:「泰山之霤穿石。」楚辞曰:「吸飞泉之微液。」鸣玉,亦琼瑶也,见上注。
《國語辭典》:飞泉(飛泉)  拼音:fēi quán
喷泉。《文选。陆机。招隐诗》:「山溜何泠泠,飞泉嗽鸣玉。」《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三》:「放情凌霄外,嚼药挹飞泉。」
《分类字锦》:万丈飞泉(万丈飞泉)
宋之问 龙门应制诗 远壑初飞万丈泉。
分类:
《分类字锦》:飞泉仰流(飞泉仰流)
鲍照井谜一八四八飞泉仰流
分类:
《分类字锦》:岭出飞泉(岭出飞泉)
王维 游悟真寺诗 掷山移巨石,咒岭出飞泉。
分类:
《漢語大詞典》:飞淙(飛淙)
飞泉。 宋 刘克庄 《题龙眠十八尊者》诗:“应真一一若旧识,或踞怪石临飞淙。”
分類:飞泉
《國語辭典》:飞流(飛流)  拼音:fēi liú
1.疾飞。《汉书。卷二六。天文志》:「彗孛飞流,日月薄食。」《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
2.疾流。唐。李白 望庐山瀑布水诗二首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國語辭典》:六气(六氣)  拼音:liù qì
1.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指阴、阳、风、雨、晦、明之气。《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好、恶、喜、怒、哀、乐六情。《管子。戒》:「是故圣人齐滋味而时动静,御正六气之变,禁止声色之淫。」
3.中医上指:(1)人体生命活动的六种基本物质。即精、气、津、液、血、脉。(2)在天空中依不同季节、不同方位的六种气候因素而生的变化。指风、寒、暑、湿、燥、火。也称为「六元」。
《國語辭典》:漏天  拼音:lòu tiān
形容雨多,或久雨不晴。宋。苏轼 广州蒲涧寺诗:「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漢語大詞典》:刺山
旧传 甘肃 敦煌 东南一百三十里有 悬泉水 ,出 龙勒山 腹。 汉 将 李广利 伐 大宛 还,士众渴乏,引佩刀刺山,飞泉涌出。见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沙洲》。后遂以为典实。 宋 范仲淹 《水车赋》:“渤潏腾波,忽若刺山之泉涌;潺湲去浪,渐如澄山之练舒。”
《漢語大詞典》:拜井
后汉书·耿恭传:“ 匈奴 復来攻 恭 。 恭 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 匈奴 遂於城下拥絶涧水。 恭 於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 恭 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 汉 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后遂用以为典实。 唐 骆宾王 《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拜井开 疏勒 ,鸣桴动 密须 。” 五代 李翰 《蒙求》诗:“ 戴封 积薪, 耿恭 拜井。”
分類: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