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风流未远(风流未远)
苏轼司马光祖炫赠太子太师制无疆之庆在其子孙风流未远英烈如在
分类:祖孙
《國語辭典》:风流潇洒(風流瀟灑)  拼音:fēng liú xiāo sǎ
形容风度大方,气度超脱。明。徐复祚《红梨记》第一二出:「素娘,似你这般风流潇洒,如花似玉,向在风尘,知心有几。」《红楼梦》第一四回:「生得才貌双全,风流潇洒,不为官俗国体所缚。」也作「潇洒风流」。
《國語辭典》:风流雨散(風流雨散)  拼音:fēng liú yǔ sàn
风吹雨散,踪迹全无。比喻人生的离别。《文选。左思。蜀都赋》:「车马雷骇,轰轰阗阗,若风流雨散,漫乎数百里閒。」唐。杨烱〈送东海孙尉诗序〉:「朝游夕处,亦常烟波阻绝,风流雨散。」也作「风流云散」、「云散风流」。
《國語辭典》:风流云散(風流雲散)  拼音:fēng liú yún sàn
风吹云散,踪迹全无。比喻人生的离别。《文选。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红楼梦》第一○六回:「众姐妹风流云散,一日少似一日。」也作「风流雨散」、「云散风流」。
《漢語大詞典》:风流缊藉(風流藴藉)
见“ 风流藴藉 ”。
《國語辭典》:风流蕴藉(風流蘊藉)  拼音:fēng liú yùn jiè
蕴藉,蕴含不露。风流蕴藉形容人风流潇洒,含蓄有致。《北齐书。卷三一。王昕传》:「昕母清河崔氏,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蕴藉,世号王氏九龙。」《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他见院判风流蕴藉,一心待嫁他了。」也作「风流酝藉」。
《國語辭典》:风流云散(風流雲散)  拼音:fēng liú yún sàn
风吹云散,踪迹全无。比喻人生的离别。《文选。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红楼梦》第一○六回:「众姐妹风流云散,一日少似一日。」也作「风流雨散」、「云散风流」。
《國語辭典》:风流酝藉(風流醞藉)  拼音:fēng liú yùn jiè
形容人风流潇洒,含蓄有致。《隋书。卷七五。儒林传。元善传》:「然以风流酝藉,俯仰可观,音韵清朗,听者忘倦。」也作「风流蕴藉」。
《國語辭典》:风流蕴藉(風流蘊藉)  拼音:fēng liú yùn jiè
蕴藉,蕴含不露。风流蕴藉形容人风流潇洒,含蓄有致。《北齐书。卷三一。王昕传》:「昕母清河崔氏,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蕴藉,世号王氏九龙。」《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他见院判风流蕴藉,一心待嫁他了。」也作「风流酝藉」。
《國語辭典》:风流韵事(風流韻事)  拼音:fēng liú yùn shì
风雅而具有情趣的事。《隋唐演义》第七六回:「此旨一下,众朝臣纷纷窃议:也有不乐的,以为亵渎朝臣;也有喜欢的,以为风流韵事。」
《國語辭典》:风流蕴藉(風流蘊藉)  拼音:fēng liú yùn jiè
蕴藉,蕴含不露。风流蕴藉形容人风流潇洒,含蓄有致。《北齐书。卷三一。王昕传》:「昕母清河崔氏,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蕴藉,世号王氏九龙。」《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他见院判风流蕴藉,一心待嫁他了。」也作「风流酝藉」。
《国语辞典》:风流宰相(风流宰相)  拼音:fēng liú zǎi xiàng
不拘守礼节法度的宰相。《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俭常谓人曰:『江左风流宰相,惟有谢安。』盖自况也。」
《分类字锦》:风流在兹(风流在兹)
杜甫 题终明府水楼诗 承家节操尚不泯,为政风流今在兹。
分类:能政
《漢語大詞典》:风流罪犯(風流罪犯)
细小的过失。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把孩儿风流罪犯寻些箇,吊着脚腕又不敢将脚尖那。”
分類:细小过失
《國語辭典》:风流罪过(風流罪過)  拼音:fēng liú zuì guò
1.小过,指微细的瑕疵。《北齐书。卷四六。循吏传。郎基传》:「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一折:「我若寻你些风流罪过,一顿拷下你下半截来!」
2.不相干的罪名。《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宰相王荆公寻件风流罪过,把学士奏贬黄州安置去了。」
《分类字锦》:红粉风流(红粉风流)
花史张茂卿颇事声妓一日樱桃花开携酒其下曰红粉风流无踰此君悉屏妓妾
分类:杂花
《漢語大詞典》:跌宕风流(跌宕風流)
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诸君子跌宕风流,自是佳话。”《花月痕》第四三回:“ 羽侯 道:‘跌宕风流,我要贺三钟哩。’”亦作“ 跌荡风流 ”。 清 余怀 板桥杂记·珠市名妓附见:“ 白门 娟娟静美,跌荡风流,能度曲,善画兰。”
《漢語大詞典》:跌荡风流(跌蕩風流)
见“ 跌宕风流 ”。
《漢語大詞典》:跌宕风流(跌宕風流)
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诸君子跌宕风流,自是佳话。”《花月痕》第四三回:“ 羽侯 道:‘跌宕风流,我要贺三钟哩。’”亦作“ 跌荡风流 ”。 清 余怀 板桥杂记·珠市名妓附见:“ 白门 娟娟静美,跌荡风流,能度曲,善画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