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76,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霜须
挽须
捋须
鱼须
须入
吟须
供须
捋虎须
须钱
须参
须弥山
髯须
头须
须着
须子
《高级汉语词典》:霜须
形容须白如霜
《漢語大詞典》:挽须(挽鬚)
见“ 挽鬚 ”。
亦作“ 挽须 ”。 捋胡须。 唐 杜甫 《北征》诗:“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鬚,谁能即嗔喝?” 清 黄遵宪 《小女》诗:“小女挽鬚争问事,阿娘不语又牵衣。”
分類:胡须
《漢語大詞典》:捋须(捋鬚)
(1).见“ 捋虎鬚 ”。
(2).抚摩自己的胡须。常谓显示豪迈之气。 元 马祖常 《赠陈众仲秀才缬云辞》:“南陌紫尘十丈高,捋鬚买酒意气豪。”
《國語辭典》:捋虎须(捋虎鬚)  拼音:lè hǔ xū
拔老虎的胡子。比喻做冒险的事。《三国志。卷五六。吴书。朱桓传》裴松之注引《吴录》:「桓奉觞曰:『臣当远去,愿一捋陛下须,无所复恨。』权冯几前席,桓进前捋须曰:『臣今日真可谓捋虎须也。』权大笑。」唐。韩偓 安贫诗:「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也作「拔虎须」、「撩虎须」。
《漢語大詞典》:鱼须(魚鬚)
(1).指鲨鱼的须。尚书大传卷一下:“东海:鱼须、鱼目。” 郑玄 注:“所贡物,鱼须,今以为簪。”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靡鱼须之橈旃,曳明月之珠旗。”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以鱼须为旃柄。”文选·左思〈吴都赋〉:“旗鱼须,常重光。” 刘良 注:“鱼须,鱼之髭鬚,以为旗竿。”
(2).代称笏。 唐 皮日休 《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诗:“马足歇从残漏外,鱼须抛在乱书中。” 宋 王禹偁 《谢御制重午诗表》:“降凤阁以光辉,搢鱼须而抃舞。” 明 王志坚 《表异录·栖逸》:“ 徐师川 诗:‘颇知鹤脛缘诗疲,早弃鱼须伴我閒。’鱼须,笏也。”参见“ 鱼须笏 ”。
(1).指鲨鱼的须。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靡鱼鬚之橈旃,曳明月之珠旗。”一本作“ 鱼须 ”。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以鱼须为旃柄。” 张铣 注:“鱼鬚,竿也。” 唐 张籍 《送海南客归旧岛》诗:“竹船来桂浦,山市卖鱼鬚。”参见“ 鱼须 ”。
(2).代称笏。古代大夫所用之笏,因饰以鲨鱼的须,故称。 唐 韦应物 《答秦十四校书》诗:“知掩山扉三十秋,鱼鬚翠碧弃床头。” 宋 王禹偁 《馆中春值偶题》诗:“坐闻鸡唱皇宫近,睡枕鱼鬚白日长。”参见“ 鱼须 ”。
《漢語大詞典》:鱼须笏(魚須笏)
古代大夫所用之笏。因饰以鲨鱼的须(一说鲨鱼皮),故名。 唐 李贺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往还谁是龙头人,公主遗秉鱼须笏。”
《分类字锦》:须入(须入)
文献通考宋乾道二年御笔今后非两任县令不除监察御史初改官人必作令谓之须入
分类:县令
《分类字锦》:吟须(吟须)
陈普 秋日即事诗 西风吹雪上吟须。
分类:须髯
《漢語大詞典》:供须(供須)
亦作“ 供需 ”。 供给所需之物。 唐 何光远 鉴诫录·陪臣谏:“当路州县凋残,所在馆驛隘小,止宿尚犹不易,供须固是极难。”旧唐书·懿宗纪:“缓征歛则闕於供须,促期限则迫於贫苦。” 宋 史璟卿 《谏史嵩之书》:“自开督府,东南民力,困於供需,州县仓卒,匱於应办。”元史·成宗纪二:“詔诸王、駙马及有分地功臣,户居 上都 、 大都 、 隆兴 者,与民均纳供儒。”
分類:供给所需
《國語辭典》:捋虎须(捋虎鬚)  拼音:lè hǔ xū
拔老虎的胡子。比喻做冒险的事。《三国志。卷五六。吴书。朱桓传》裴松之注引《吴录》:「桓奉觞曰:『臣当远去,愿一捋陛下须,无所复恨。』权冯几前席,桓进前捋须曰:『臣今日真可谓捋虎须也。』权大笑。」唐。韩偓 安贫诗:「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也作「拔虎须」、「撩虎须」。
《韵府拾遗 先韵》:须钱(须钱)
五代史宦者传庄宗自魏归省亲须钱蒲博赏赐伶人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也
《漢語大詞典》:须参(須參)
等候谒见皇帝。北齐书·儒林传·张景仁:“每旦须参,即在东宫停止。”
《國語辭典》:须弥山(須彌山)  拼音:xū mí shān
山名。须弥,胡语音译,意译妙高。古印度宇宙观中,此山位居世界中央。山由东面白银,北面黄金,南面吠琉璃,西面颇胝迦四宝构成。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山顶为帝释天居所。周围有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外有铁围山所围绕的咸海,咸海之外为四大部洲,是佛教绘画中常见的题材。也译作「修迷楼」、「须弥楼」、「苏迷卢」。
《漢語大詞典》:髯须(髯鬚)
见“ 髯鬚 ”。
亦作“ 髯须 ”。亦作“髥鬚”。 1.胡子。 宋 苏轼 《游灵隐寺得来诗》诗:“乔松百丈苍髥鬚,扰扰下笑柳与蒲。” 宋 刘斧 《青琐高议别集·卢载》:“有友人 王生 谓公曰:‘其应主吉。’公詰其故,曰:‘去髮,其头衔已异矣;不去髯鬚,亦不落之义也。’” 清 王士禛 《故明景帝陵怀古》诗:“残碑灭没牛礪角,石玃横卧苍髥鬚。”
(2).指主簿之职。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外史《檮杌》: 王建 借 蜀 以上封事, 李景 为 眉山 主簿,其制略曰:‘旌其忠藎之心,委以髯须之职。’注云:‘古今注:羊,一名髯须主簿。’”
分類:主簿胡子
《漢語大詞典》:头须(頭鬚)
(1).头发和胡须。东观汉记·吴良传:“前见 良 头鬚皎然,衣冠甚伟。” 宋 杨万里 《行路难》诗:“雪色少年成皱铁,铁色头鬚却成雪。”
(2).扎在发髻上类似穗子的装饰品。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头綰三角儿,三条红罗头鬚,三隻短金釵。”《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小衙内穿一领緑纱衫儿,头上角儿拴两条珠子头鬚。”
《漢語大詞典》:须着(須著)
必须。《朱子全书》卷三:“知与行工夫,须著并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则知之益明。二者皆不可偏废。”
分類:必须
《國語辭典》:须子(鬚子)  拼音:xū zi
凡物体呈须络状,皆称为「须子」。也作「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