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00,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顶门眼
天顶
五顶
半顶
秃顶
鹿顶
鹤顶红
中顶
帽顶
玉顶
上顶
顶发
平顶
龙顶
顶丝
《漢語大詞典》:顶门眼(頂門眼)
佛教传说 摩醯首罗天 有三眼,其中一眼,竖生额头,称“顶门眼”,高低一顾,万类齐瞻,彻底明了,最超常眼。见《续传灯录·浮山法远园鉴禅师》。因以喻指具有明智彻底的洞察力。《续传灯录·芦山法真禅师》:“欲明向上事,须具顶门眼;若具顶门眼,始契出家心。既契出家心,常具顶门眼。”
分類:佛教一眼
《國語辭典》:天顶(天頂)  拼音:tiān dǐng
1.天空。唐。张说〈三月二十日诏宴乐游园赋得风字〉诗:「北阙连天顶,南山对掌中。」
2.天文学上指铅垂线向我们头上的方向延长,和天球相交的一点,称为「天顶」。
分類:
《漢語大詞典》:五顶(五頂)
古代 印度 童子一种结发的式样。
《骈字类编》:半顶(半顶)
唐 杜甫 入宅三首 其二 半顶梳头白,过眉拄杖斑。
《國語辭典》:秃顶(禿頂)  拼音:tū dǐng
头顶没有头发。如:「秃顶很多是来自遗传。」《宋书。卷七四。列传。臧质》:「质少好鹰犬,善蒲博意钱之戏。长六尺七寸,出面露口,秃顶拳发。」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一上。游雁宕山日记》:「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
分類:秃顶头顶
《國語辭典》:鹿顶(鹿頂)  拼音:lù dǐng
旧式四合院,东西向房屋和南北向房屋连接转角的地方。《红楼梦》第三回:「上房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也作「盝顶」。
《國語辭典》:鹤顶红(鶴頂紅)  拼音:hè dǐng hóng
1.鹤的顶冠,其色艳红,故称为「鹤顶红」。相传有剧毒,食之能致命。
2.杨梅科「杨梅」的别名。参见「杨梅」条。
《骈字类编》:中顶(中顶)
蒋防 登天坛山望海日初出赋 候东方之昏黑,据中顶之孱颜。
《漢語大詞典》:帽顶(帽頂)
(1).帽的顶端。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张老》:“ 张老 常过,令缝帽顶,其时无皂綫,以红綫缝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回回石头:“ 大德 间,本土巨商中卖红剌石一块於官,重一两三钱,估直中统钞一十四万定,用嵌帽顶上。自后累朝皇帝,相承寳重。”
(2).帽子顶上所缀的结子或珠宝。元史·仁宗纪一:“为皇太子时, 淮东 宣慰使 撒都 献玉观音、七寳帽顶、寳带、寳鞍,却之,戒諭如初。” 清 代以帽子顶上不同质料和颜色的帽珠分别官员的品级。参见“ 顶戴 ”。
《國語辭典》:顶戴(頂戴)  拼音:dǐng dài
1.敬礼。南朝梁。武帝〈金刚般若忏文〉:「顶戴奉持,终不舍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举家顶戴不尽。可见世间刑狱之事,许多隐昧之情,一些造次不得。」
2.清代官吏品级,以帽上顶珠的色质为别,称为「顶戴」。
《骈字类编》:玉顶(玉顶)
萨都拉诗:玉顶丹砂一夕休。
《骈字类编》:上顶(上顶)
水经注:广固城北三里有尧山祠,尧因巡守登此山,后人遂以名山。庙在山之左麓,庙像东面,华宇修整,帝图严饰,轩冕之容穆然。山之上顶旧有上祠,今也毁废,无复遗式。盘石上尚有人马之迹,徒黄石而已。
《漢語大詞典》:顶发(頂髮)
犹发配。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再説,他好好儿的作着个文官儿,怎么又给个辖呢?这不顶发了他了吗?这可坑死我了!”
头发。国语·齐语“班序颠毛以为民纪统” 三国 吴 韦昭 注:“颠,顶也。毛,髮也……言次列顶髮之白黑,使长幼有等,以为治民之经纪。”
分類:头发发配
《國語辭典》:平顶(平頂)  拼音:píng dǐng
物体顶端平坦的部分。如:「伟人的铜像将立于纪念碑的平顶上,供后人瞻仰。」《清史稿。卷一○二。舆服志一》:「庶民车,黑油,齐头,平顶,皂幔。轿同车制。其用云头者禁之。」
《骈字类编》:龙顶(龙顶)
蜀中酒阁道人 歌 惟有班龙顶上珠,能补玉堂阙下穴。
《漢語大詞典》:顶丝(頂絲)
禽鸟头顶上的细长羽毛。 唐 雍陶 《咏双白鹭》:“双鷺应怜水满池,风飘不动顶丝垂。” 唐 刘象 《鹭鸶》诗:“洁白孤高生不同,顶丝清软冷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