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53,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西乐
移调
郑音
乐学
乐仪
边曲
吹奏
作倡
杂乐
戏曲
乐饵
硼磕
米兰
大调
帝韶
《國語辭典》:西乐(西樂)  拼音:xī yuè
泛称来自欧美的音乐。
《國語辭典》:移调(移調)  拼音:yí diào
乐曲整体结构不变,而只将音高提升或移低。为英语transposer的意译。如将C大调的乐曲提高大三度成为E大调。
《國語辭典》:郑音(鄭音)  拼音:zhèng yīn
郑国的音乐多淫声,为靡靡之音。故称淫荡不雅正的音乐为「郑音」。《礼记。乐记》:「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也称为「郑声」。
分類:音乐俗乐
《漢語大詞典》:乐学(樂學)
关于音乐的学问。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二:“ 唐 人乐学精深,尚有雅律遗法,今之燕乐古声多亡,而新声大率皆无法度。”
好学,乐于学习。礼记·学记:“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孔颖达 疏:“不歆喜其杂艺,则不能躭翫乐於所学之正道。”
《漢語大詞典》:乐仪(樂儀)
有音乐相配合的礼仪。周礼·春官·乐师:“教乐仪,行以《肆夏》,趋以《采薺》,车亦如之。” 郑玄 注:“教乐仪,教王以乐出入于大寝朝廷之仪。”
《漢語大詞典》:边曲(邊曲)
边地的音乐、曲调。隋书·音乐志上:“ 高祖 受命惟新,八州同贯,制氏全出於胡人,迎神犹带於边曲。” 唐 张乔 《河湟旧卒》诗:“十万 汉 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清 赵翼 《李郎曲》:“为听 甘 凉 边曲好,当筵改学拨琵琶。”
分類:边地音乐
《國語辭典》:吹奏  拼音:chuī zòu
吹奏笙、箫等管乐器。泛指演奏音乐。
《漢語大詞典》:作倡
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西京杂记卷四引 汉 邹阳 《酒赋》:“乃纵酒作倡,倾盌覆觴,右曰宫申,旁亦徵扬。”
《漢語大詞典》:杂乐(雜樂)
不纯正的音乐。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赠小司空宇文显和墓志铭》:“夫人 高氏 ……岂直不听杂乐,以变 齐 国之风;不食鲜禽,以断 荆王 之猎。”陈书·章昭达传:“每饮会,必盛设女伎杂乐,备尽 羌 胡 之声。”
《國語辭典》:戏曲(戲曲)  拼音:xì qǔ
1.中国传统舞台表演的艺术形式。系综合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等艺术,由演员以歌舞、动作、对白演出故事。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七。杂剧曲名》:「稗官废而传奇作,传奇作戏曲继。」
2.杂剧或传奇的曲文。系根据一定的曲调谱写,字数、平仄及押韵都有严格的要求。
《漢語大詞典》:乐饵(樂餌)
音乐与美食。老子:“乐与饵,过客止。”后以喻吸引人的美好事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譬春臺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辞题翠琰,字勒银钩。贤乎乐饵,过客宜留。” 宋 陈师道 《答黄生》诗:“綈袍不受故人意,乐饵肯为儿辈屈。”
《漢語大詞典》:硼磕
(1).象声词。音乐声。 晋 张华 《上巳》诗:“八音硼磕奏,肴俎纵横陈。” 清 魏源 《别陈筠心》诗之一:“缅维《大雅》寂,《韶》《钧》絶硼磕。”
(2).象声词。雷声。 唐 储光羲 《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诗:“雷霆随神兵,硼磕动穹苍。”
《国语辞典》:米兰(米兰)  拼音:mǐ lán
Milan
1.州名。在义大利北部。为该国财政、商业、教育、音乐、演剧等的中心地。
2.城市名。在义大利北部,为该州首邑。为著称于世的丝织和棉织工业中心,是义大利最大的工业城。
《国语辞典》:大调(大调)  拼音:dà diào
西洋音乐调式。主音与其上方三度音、六度音构成大三度、大六度音程,而各相邻两音除主音上方的三、四两音间和七、八两音间为半音外,其馀的均为全音所组成的调式。为英语major的意译。如:C大调、F大调等。大调的色彩通常比小调的色彩明朗。
《漢語大詞典》:帝韶
帝舜 之乐。借指宫廷的音乐。韶, 虞舜 乐名。 宋 宋祁 《九日侍宴太清楼》诗:“帝《韶》仪瑞鶠,玉藻跃恩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