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韬光用晦(韜光用晦)
同“ 韜光养晦 ”。 唐 黄滔 《知白守黑赋》:“圣人所以立言於彼,垂训於后,将令学者得韜光用晦之机,不使来人有衒实矜华之丑。”
《國語辭典》:韬光韫玉(韜光韞玉)  拼音:tāo guāng yùn yù
韫,藏。韬光韫玉比喻掩藏才能。宋。洪适《隶释。卷一一。小黄门谯敏碑》:「君商时度世,引己倍权,守静微冗,韬光韫玉,以远悔咎。」
《分类字锦》:韬光自潜(韬光自潜)
孟翱 谦受益赋 若露才而扬已,宁韬光而自潜。
分类:谦让
《漢語大詞典》:韬合(韜合)
包容切合。《宋书·律历志中》:“欲使当今国之典礼,凡百制度,皆韜合往古,郁然备足,乃改正朔,更历数。”
分類:包容切合
《國語辭典》:韬晦待时(韜晦待時)  拼音:tāo huì dài shí
掩藏才华,隐匿行迹,等待时机而有所作为。如:「明哲保身,韬晦待时,是古人处乱世之道。」
《漢語大詞典》:韬晦奇才(韜晦奇才)
指怀抱非常之才而隐匿不仕的人。 唐 朝征召贤士有“韜晦奇才”科。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朱放:“ 贞元 二年,詔举韜晦奇才。詔下聘礼,拜左拾遗,不就。” 傅璇琮 校笺引 徐松 登科记考卷十二:“诸科一人。韜晦奇才科。 朱放 。”
《漢語大詞典》:养晦韬光(養晦韜光)
谓隐藏行迹和才能,不露锋芒。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罗浮幻迹》:“苟能养晦韜光,始许了却前缘,重联仙侣。”
《漢語大詞典》:熊韬豹略(熊韜豹略)
比喻高妙的用兵谋略。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几神洞妙,熊韜豹略之权;舞电威稜, 越 骑 燕 犀之象。”
《国语辞典》:龙韬虎略(龙韬虎略)  拼音:lóng tāo hǔ lüè
比喻用兵有谋略胆识。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则你那龙韬虎略人难赛,握云拿雾施兵策。」
《国语辞典》:晦迹韬光(晦迹韬光)  拼音:huì jī tāo guāng
韬光,收敛光采。晦迹韬光比喻隐藏自己的才能,不为世人所知。金。侯善渊〈益寿美金花。无言无说〉词:「物我俱忘,晦迹韬光德自长。」元。王仲元〈江儿水。竹冠草鞋粗布衣〉曲:「竹冠草鞋粗布衣,晦迹韬光计。」也作「韬光灭迹」、「韬光晦迹」、「韬光隐迹」、「韬神晦迹」。
《国语辞典》:韬迹匿光(韬迹匿光)  拼音:tāo jī nì guāng
隐藏行迹与光采,不表现出来。《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彭越观时,韬迹匿光,人具尔瞻,翼尔鹰扬。」
《国语辞典》:文韬武韬(文韬武韬)  拼音:wén tāo wǔ tāo
文韬、武韬,皆是古代的兵书。文韬武韬指用兵的策略。唐。杨烱〈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上略中略,奏山石之奇谋;文韬武韬,奉川璜之秘诀。」也作「文韬武略」。
《国语辞典》:王韬(王韬)  拼音:wáng tāo
人名。(西元1828~1897)字紫铨,号子九、仲韬、韬园,别号天南遁叟,清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曾游欧洲和日本,并在香港创循环日报,提倡洋务,要求变法,为我国第一位政论记者;又将四书五经译为英文,圣经译为中文,对中西文化交流贡献甚大。光绪间返国,主讲上海格致书院。著有《韬园诗文集》等。
《国语辞典》:黄百韬(黄百韬)  拼音:huáng bǎi tāo
人名。(西元1900~1948)字焕然,号寒玉,广东梅县人。中学毕业后,投笔从戎,自江苏省陆军军官教育团毕业。曾参加讨逆、剿匪诸役,作战有功,入陆军大学特别班卒业。徐蚌会战,在碾庄被匪军包围,待援不至,自戕殉国。
《韵府拾遗 豪韵》:复耒于韬(复耒于韬)
唐书礼乐志廪牺令解韬出耒司农卿进受之以授侍中奉以进皇帝受之耕三推侍中前受耒耜反之司农卿卿反之廪牺令令复耒于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