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韬晦之计(韜晦之計)
谓收敛锋芒,隐蔽才华意图,待时而起的计谋。《三国演义》第二一回:“ 玄德 也防 曹操 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韜晦之计。”
《漢語大詞典》:韬迹隐智(韜迹隱智)
谓藏匿踪迹,不露才智。 北齐 刘昼 新论·韬光:“是以古之有德者,韜迹隐智,以密其外。”
《高级汉语词典》:韬表
弥封书表
《高级汉语词典》:韬沉
隐逸
《國語辭典》:韬戈卷甲(韜戈卷甲)  拼音:tāo gē juǎn jiǎ
息兵停止作战。《旧唐书。卷一二六。陈少游传》:「韬戈卷甲,伫侯指挥。」
《國語辭典》:韬戈偃武(韜戈偃武)  拼音:tāo gē yǎn wǔ
停止征战,以修文治。《隋书。卷三。炀帝纪上》:「译靡绝时,书无虚月,韬戈偃武,天下晏如。」
《漢語大詞典》:韬阁(韜閣)
收藏,搁置。 汉 焦赣 《易林·屯之临》:“家给人足,颂声并作,四夷宾伏,干戈韜阁。”
分類:收藏搁置
《國語辭典》:韬光晦迹(韜光晦跡)  拼音:tāo guāng huì jī
比喻隐藏才能,不露于外。《醒世恒言。卷四○。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单说著自古至今,有那一等怀才抱德,韬光晦迹的文人秀才,就比那奇珍异宝、良金美玉,藏于泥土之中。」也作「晦迹韬光」。
《漢語大詞典》:韬光敛彩(韜光斂彩)
收敛光采。比喻隐匿才华,无声无息。 明 宋濂 《史处士墓版文》:“贵与富岂专萃吾一门耶……自是益韜光敛彩,击情山水间。”
《漢語大詞典》:韬光敛迹(韜光斂跡)
同“韜光晦蹟”。 明 袁宏道 《德山麈谭》:“学道人须是韜光敛跡,勿露锋芒,故曰潜曰密。若逞才华,求名誉,此正道之所忌。”
《國語辭典》:韬光灭迹(韜光滅跡)  拼音:tāo guāng miè jī
比喻隐藏才能,不露于外。《太平广记。卷四九二。灵应传》:「虑其后患,乃率其族,韬光灭迹,易姓变名,避仇于新平真宁县安村。」也作「晦迹韬光」。
《國語辭典》:韬光俟奋(韜光俟奮)  拼音:tāo guāng sì fèn
隐藏才能,等待时机奋起。《晋书。卷一二三。慕容垂载记》:「但时来之运未至,故韬光俟奋耳。」
《國語辭典》:韬光养晦(韜光養晦)  拼音:tāo guāng yǎng huì
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序〉:「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韬光养晦。」
《漢語大詞典》:韬光隐晦(韜光隱晦)
同“ 韜光养晦 ”。 郭沫若 《〈虎符〉附录·写作缘起》:“这也与其说是由于 信陵君 的悲观、失望而至于消极,倒宁可说是由于 魏王 的猜忌、残忍,而使他不得不韬光隐晦的。”
《國語辭典》:韬光隐迹(韜光隱跡)  拼音:tāo guāng yǐn jī
比喻隐藏才能,不露于外。金。马钰 满庭芳。和公师叔词:「怀美玉,便韬光隐迹,二十馀年。」也作「晦迹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