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愈 → 癒愈”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狂韩愈

相关人物
韩愈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五〈芍药歌【王司马红芍药歌】〉
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翠茎红蕊天力与,此恩不属黄钟家。温馨熟美鲜香起,似笑无言习君子。霜刀剪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娇痴婢子无灵性【娇痴婢子无性灵】,竞挽春衫来比并。欲将双颊一晞红【欲将双颊一稀红】,绿窗磨遍青铜镜。一尊春酒甘若饴,丈人此乐无人知。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
典故
相关人物
韩愈


《唐语林校證》卷六〈补遗〉~585~
韩退之有二妾,一曰绛桃,一曰柳枝,皆能歌舞。初使王庭凑,至寿阳驿,绝句云:「风光欲动别长安,春半边城特地寒,不见园花兼巷柳,马头惟有月团团。」盖有所属也。柳枝后踰垣遁去,家人追获。及镇州初归,诗曰:「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放待郎归。」自是专宠绛桃矣。
《乐府杂录》
杨柳枝,白傅闲居洛邑时作,后入教坊。
《碧鸡漫志》卷五〈杨柳枝〉
《杨柳枝》,《鉴戒录》云:「柳枝歌,亡隋之曲也。」前辈诗云:「万里长江一旦开,岸边杨柳几千栽。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又云:「乐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皆指汴渠事。而张祜《折杨柳枝》两绝句,其一云:「莫折宫前杨柳枝,玄宗曾向笛中吹。伤心日暮烟霞起,无限春愁生翠眉。」则知隋有此曲,传至开元。《乐府杂录》云:白傅作《杨柳枝》。予考乐天晚年与刘梦得唱和此曲词,白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又作《杨柳枝二十韵》云:「乐童翻怨调,才子与妍词。」注云:「洛下新声也。」刘梦得亦云:「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盖后来始变新声。而所谓乐天作杨柳枝者,称其别创词也。今黄钟商有《杨柳枝》曲,仍是七字四句诗,与刘白及五代诸子所制并同。但每句下各增三字一句,此乃唐时和声,如《竹枝》、《渔父》,今皆有和声也。旧词多侧字起头,平字起头者,十之一二。今词尽皆侧字起头,第三句亦复侧字起,声度差稳耳。
典故
退之诗

相关人物
韩愈


《全唐诗》卷三百三十六〈秋怀诗十一首〉
〈秋怀诗十一首〉其十一:「鲜鲜霜中菊,既晚何用好。扬扬弄芳蝶,尔生还不早。运穷两值遇,婉娈死相保。西风蛰龙蛇,众木日凋槁。由来命分尔,泯灭岂足道。」
典故
文公记

相关人物
韩愈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韩愈十一·新修滕王阁记〉~5635~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倘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禦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韩愈列传〉~4203~
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典故 
瑶环瑜珥

相关人物
韩愈


《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三〈韩愈十七·殿中少监马君墓志〉~5705~
君讳继祖,司徒赠太师北平庄武王之孙,少府监赠太子少傅讳畅之子。生四岁,以门功拜太子舍人。积三十四年,五转而至殿中少监,年三十七以卒。有男八人,女二人。始子初冠,应进士贡在京师,穷不自存,以故人稚弟拜北平王于马前,王问而怜之,因得见于安邑里第。王轸其寒饥,赐食与衣。召二子使为之主,其季遇我特厚,少府监赠太子少傅者也。姆抱幼子立侧,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当是时,见王于北亭,犹高山深林巨谷,龙虎变化不测,杰魁人也。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鸾鹄停峙,能守其业者也。幼子娟好静秀,瑶环瑜珥,兰茁其芽,称其家儿也。后四五年,吾成进士,去而东游,哭北平王于客舍。后十五六年,吾为尚书都官郎,分司东都,而分府少傅卒,哭之。又十馀年,至今,哭少监焉。呜呼!吾未耋老,自始至今,未四十年,而哭其祖子孙三世,于人世何如也!人欲久不死,而观居此世者,何也?
典故
相关人物
韩愈


《全唐文》卷五百六十四〈韩愈十八·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5708~
呜呼彻也。世慕顾以行,子揭揭也。噎暗以为生,子独割也。为彼不清,作玉雪也。仁义以为兵,用不缺折也。知死不失名,得猛烈也。自申于暗明,莫之夺也。我铭以贞之,不肖者之咀也。
典故
相关人物
韩愈


《全唐文》卷七百四十四〈李汉·唐吏部侍郎昌黎先生讳愈文集序〉~7697~2~
汗澜卓踔,奫泫澄深,诡然而蛟龙翔,蔚然而虎凤跃,锵然而韶钧鸣,日光玉洁,周情孔思,千态万貌,卒泽于道德仁义,炳如也,洞视万古,湣恻当世,遂大拯颓风,教人自为。时人始而惊,中而笑且排,先生志益坚,其终人亦翕然,而随以定。
《国语辞典》:韩愈(韩愈)  拼音:hán yù
人名。(西元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人。通六经百家之学,崇儒辟佛老,文章自成一家,为后世治古文者所取法。官至吏部侍郎。祖先世居昌黎,因此自称为昌黎韩愈。卒谥文,宋代元丰年间追封为昌黎伯,世称为「韩昌黎」。门人编次其诗文为《昌黎先生集》。
《國語辭典》:吏部  拼音:lì bù
职官名。旧时官制的六部之一。掌管官吏的铨叙、勋阶、黜陟等事。汉时有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东汉改为吏部曹;魏晋以后皆称为「吏部」。因专司铨选,故也称为「铨部」。
《漢語大詞典》:韩子(韓子)
(1).指 战国 韩非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论:“ 韩子 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陈书·袁宪传论:“ 韩子 称为人臣委质,心无有二。 宪 弗渝终始,良可嘉焉。”
(2).指 唐 韩愈 。 宋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序说:“ 韩子 曰:‘ 尧 以是传之 舜 , 舜 以是传之 禹 。’” 明 高启 《驱疟》诗:“ 韩子 盖有託,谁能辨其诗?”按, 韩愈 有《谴疟鬼》诗。 清 刘大櫆 《程书原传赞》:“余未识 秋官 , 秋官 一见余文,即以为今之 韩子 。” 清 董正位 《〈归震川先生全集〉序》:“ 唐 之中叶称 韩子 ,而与 韩子 同时者有 柳子厚 、 李习之 。”
(3).书名。韩非子的旧称。汉书·艺文志:“《韩子》五十五篇。名 非 , 韩 诸公子,使 秦 , 李斯 害而杀之。”
《漢語大詞典》:孟韩(孟韓)
孟子 与 韩愈 的并称。 宋 苏洵 《上田枢密书》:“ 孟 韩 之温醇, 迁 固 之雄刚, 孙 吴 之简切,投之所嚮,无不如意。” 元 杨奂 《谒庙》诗:“会见春风入杏坛,奎文阁上独冯阑。渊源自古尊 洙 泗 ,祖述何人似 孟 韩 !”
分類:孟子韩愈
《漢語大詞典》:韩碑(韓碑)
指 唐 代 韩愈 撰写的《平淮西碑》。 宪宗 时,摄 蔡州 刺史 吴元济 反于 淮西 ,宰相 裴度 及 唐 、 随 、 邓 节度使 李愬 受命讨伐,平定叛乱。 韩愈 为行军司马, 淮 蔡 平,以功受刑部侍郎,并奉诏撰《平淮西碑》文颂其功绩,因称“韩碑”。 唐 李商隐 有《韩碑》诗,极称其文。 清 大汕 海外纪事卷一:“混茫收 禹 甸,灵异纪 韩 碑。” 清 李元度 《与柳毅斋书》:“顾以逸周书考之, 宣王 中兴诸诗,多夸而失实,无论 韩 碑、 柳 雅之过侈也。”
分類:韩愈刺史
《漢語大詞典》:张韩(張韓)
(1). 汉 梁孝王 臣 张羽 、 韩安国 的并称。《汉书·枚乘传》:“大王已去千里之国,而制於十里之内矣。 张 韩 将北地, 弓高 宿左右,兵不得下壁,军不得太息,臣窃哀之。”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 张 , 张羽 ; 韩 , 韩安国 也。”
(2). 汉 初 张良 、 韩信 的并称。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刘琨〈伤乱〉》:“虽无六奇术,冀与 张 韩 遇。” 胡之骥 注:“ 张 韩 , 张良 、 韩信 也。”
(3). 唐 文学家 张籍 、 韩愈 的并称。 唐 贾岛 《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诗:“袖有新成诗,欲见 张 韩 老。”
《漢語大詞典》:韩令(韓令)
指 唐 韩愈 。 愈 曾因上疏极论宫市之弊,贬为 阳山 (今 广东 阳山 )令,故称。 唐 罗隐 《牡丹花》诗:“可怜 韩 令功成后,辜负穠华过一身。”按,相传 愈 之侄 湘 曾以染色牡丹点化 愈 ,未果。 罗隐 诗即用其事。参见“ 韩湘子 ”。
《國語辭典》:韩湘子(韓湘子)  拼音:hán xiāng zǐ
人名。唐朝韩愈的侄子。生性放荡不拘,不好读书,世传其学道成仙,为八仙之一。尝于初冬季节令牡丹开花数色,又尝令聚盆覆土,顷刻开花。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九。广动植之四》。也称为「韩湘」。
分類:八仙牡丹
《漢語大詞典》:轲愈(軻愈)
孟轲 与 韩愈 的并称。 宋 曾巩 《送欧阳员外归觐滁州舍人》诗:“子生何其祥,家庭坐 軻 愈 。”
分類:孟轲韩愈
《國語辭典》:柳枝  拼音:liǔ zhī
柳树的枝条。唐。岑参 送怀州吴别驾诗:「灞上柳枝黄,垆头酒正香。」《红楼梦》第二六回:「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國語辭典》:玉雪  拼音:yù xuě
1.白雪。宋。杨万里〈送邹元升归安福〉诗:「我昔见子卢溪南,烟如玉雪照晴岚。」
2.形容非常洁白。唐。韩愈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
3.比喻高雅洁净。唐。唐彦谦 吊方干处士诗二首之一:「不谓高名下,终全玉雪身。」
《國語辭典》:周情孔思  拼音:zhōu qíng kǒng sī
具有周公孔子的思想、情感。常用以比喻人的情操高尚,或赞美人的作品思想堪称典范。唐。李汉韩吏部侍郎昌黎先生讳愈文集序:「日光玉洁,周情孔思,千态万貌,卒泽于道德仁义,炳如也。」宋。辛弃疾 贺新郎。下马东山路词:「下马东山路,恍临风,周情孔思,悠然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