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0,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绛韦
庸韦
韦编三绝
韦布交
韦冲
韦沓
韦当
韦藩
韦护
韦家宗会
韦屦
韦绔
韦平父子
韦平苏李
韦弱
《骈字类编》:绛韦(绛韦)
宋史仪卫志甲以布为里黄絁表之青绿画为甲文红锦褖青絁为下裙绛韦为络
《漢語大詞典》:庸韦(庸韋)
同“ 庸违 ”。 韦,通“ 违 ”。汉书·王尊传:“靖言庸韦,象龚滔天。”韦,一本作“ 违 ”。
《國語辭典》:韦编三绝(韋編三絕)  拼音:wéi biān sān jué
韦,熟皮。旧时或用以编联简册。「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典出《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抱朴子。外篇。自叙》:「圣者犹韦编三绝,以勤经业。」《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也作「三绝韦编」。
《漢語大詞典》:韦布交(韋布交)
犹言布衣之交。指不计势位,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明史·襄王瞻墡传:“士大夫过 襄 者,皆为韦布交。”
《韵府拾遗 东韵》:韦冲(韦冲)
隋书韦冲传冲字世冲少以名家子在周释褐高祖践祚徵为兼散骑常侍进位开府赐爵安固县侯
《漢語大詞典》:韦沓(韋沓)
即革鞜。皮鞋。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婢妾韦沓丝履。” 杨树达 要释:“汉书·扬雄传《长杨赋》云:‘革鞜不穿。’注云:‘鞜,革履。’案:‘沓’与‘鞜’同。‘韦’‘革’义同。韦沓,即革鞜也。” 王利器 校注引 王佩诤 曰:“案广雅:‘蹋,履也。’蹋俗作踏,再简之则为沓矣,则韦沓犹言皮鞵(鞋)…… 居延 汉 简有韦沓,是 汉 时边防军事中多用之。”
《漢語大詞典》:韦当(韋當)
古代行乡射礼时,置于福上用以插箭的皮袋。以红色熟皮制成。仪礼·乡射礼:“楅长如笴,博三寸,厚寸有半,龙首,其中虵交,韦当。” 郑玄 注:“交者,象君子取矢於楅上也。直心背之衣曰当,以丹韦为之。” 胡培翚 正义引 郝氏 曰:“韦,皮也;当,中也,与襠通。中衣袴曰襠。两腹如半圜,交处脊起如衣襠,抚矢乘之,则分委两腹,以韦鞔之,如襠衣也。”
《漢語大詞典》:韦藩(韋藩)
皮制的车篷。古代无爵禄者所用。国语·晋语八:“夫 絳 之富商,韦藩木楗以过於朝,唯其功庸少也。” 韦昭 注:“韦藩,蔽前后。木楗,木檐也。言无功庸,虽富不得服尊服过于朝。”
分類:爵禄
《漢語大詞典》:韦护(韋護)
即 韦驮 。佛教以 韦驮 为护法天神,故称。 清 大汕 海外纪事卷四:“擎拳 韦护 ,拦不住泥塑金刚;吐舌 哼 哈 ,喝不定木雕 弥勒 。”参见“ 韦驮 ”。
《國語辭典》:韦驮(韋馱)  拼音:wéi tuó
胡语的音译。佛教的护法神,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在中国寺院通常将之安置在天王大殿弥勒菩萨之后,面对著释迦牟尼佛像。形像一般是童子面,身披甲冑,手持金刚杵。
分類:梵文音译
《分类字锦》:韦家宗会(韦家宗会)
见上注
分类:宗族
《分类字锦》:韦屦(韦屦)
释名齐人谓韦屦曰屝屝皮也以皮作之
分类:
《漢語大詞典》:韦绔(韋絝)
亦作“韦裤”。 皮套裤。后汉书·祭遵传:“ 遵 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輒尽与士卒,家无私财,身衣韦絝,布被,夫人裳不加缘,帝以是重焉。”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讥谑:“挽车者皆衣韦袴。”
分類:套裤
《分类字锦》:韦平父子(韦平父子)
汉书平当传哀帝即位徵当为光禄大夫诸吏散骑复为光禄勋御史大夫至丞相赐爵关内侯子晏以明经历位大司徒封防乡侯汉兴惟韦平父子至宰相注韦谓韦贤也
见上注
分类:宰执贵盛
《分类字锦》:韦平苏李(韦平苏李)
宋史吕公著传论公著父子俱位至宰相俱以司空平章军国事虽汉之韦平唐之苏李荣盛孰加焉
分类:宰执
《漢語大詞典》:韦弱(韋弱)
柔弱。 清 唐甄 潜书·辨儒:“若今之为学,将使刚者韦弱,通者圜拘,忠信者胶固,篤厚者痹滞,简直者丝棼。”
分類:柔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