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鞭杻
鞭子和手铐。泛指刑具。 宋 王安石 《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法利害见寄》诗:“输将一不足,往往死鞭杻。” 宋 苏轼 《凤翔八观·石鼓歌》:“埽除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
《漢語大詞典》:鞭靮
鞭子和马缰绳。借指随从效力。新唐书·封常清传:“我慕公义,愿事鞭靮,故无媒自前,公何见拒深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九山王:“借大王威福,加臣三寸舌,诸山莫不愿执鞭靮,从戏下。” 何垠 注:“《檀弓》:执靮而从。”
《國語辭典》:皮鞭  拼音:pí biān
皮革制的鞭子。《西游记》第二五回:「且与我取出皮鞭来,打他一顿,与我人参果出气。」六十种曲本。明。无名氏《四贤记》第一七出:「鹭鸶行状黄昏后,也曾闻河东狮吼,爹行千休万休,休将那皮鞭紧抽。」
《国语辞典》:鞭鞑(鞭鞑)  拼音:biān dá
用鞭子抽打。如:「顽皮的小弟常遭父亲鞭鞑。」也作「鞭打」。
分类:鞭子抽打
《國語辭典》:响鞭(響鞭)  拼音:xiǎng biān
把鞭子高扬在半空中,再用力往下抽,由于空气受到快速的挤压,会发出极大的响声,称为「响鞭」。如:「车夫挥了一下响鞭,催促骡马继续前进。」
《漢語大詞典》:灵鞭(靈鞭)
神人使用的鞭子。 晋 伏琛 《三齐略记》:“ 始皇 作石塘,欲过海看日出处,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石去不速,神輒鞭之,皆流血,至今悉赤。 阳城山 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如相随行。”后用以为典。
《漢語大詞典》:鞭颩
谓用鞭子挥打。《全元散曲·柳营曲·晋王出寨》:“见棠梨棒打鞭颩。偷甜瓜香喷喷,折酸枣醋留留,牧童儿归去倒骑牛。”
分類:鞭子
《漢語大詞典》:捶策
马鞭子。韩非子·奸劫弑臣:“无捶策之威,衔橛之备,虽 造父 不能以服马。”捶,一本作“ 棰 ”。
分類:马鞭鞭子
《漢語大詞典》:电焰(電燄)
闪电。喻指鞭子。 北周 庾信 《侍从徐国公殿下军行》:“电燄驱龙马,山精鏤宝刀。”参见“ 电策 ”。
分類:闪电鞭子
《漢語大詞典》:电策(電策)
闪电。闪电之光如鞭形,故名。 汉 王逸 《九思·守志》:“扬慧光兮为旗,秉电策兮为鞭。” 晋 傅玄 《云中白子高行》:“童女掣电策,童男挽雷车。” 唐 白居易 《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鬼转雷车响,蛇腾电策光。”
分類:闪电
《漢語大詞典》:遗棰(遺箠)
丢失鞭子。比喻丧失政权。 汉 桓宽 盐铁论·结和:“ 秦 摄利衡以御宇内,执修箠以笞八极,驂服以罢而鞭策愈加,故有倾衡遗箠之变。”
《国语辞典》:猛著先鞭  拼音:měng zhuó xiān biān
抢先猛打著鞭子。《晋书。卷六二。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比喻勇往直前的样子。如:「他凡事都抱著猛著先鞭的精神,连我都望尘莫及。」
《国语辞典》:罢马不畏鞭箠,罢民不畏刑法(罢马不畏鞭箠,罢民不畏刑法)  拼音:pí mǎ bù wèi biān chuí,pí mín bù wèi xíng fǎ
已疲困乏力的马,不怕鞭子打得急;已穷困不堪的人民,不畏惧严刑峻法的压迫。意指为政者,应以仁存心,以民心为取向,切不可一味以严法重惩加之于民,当以民众利益为先。汉。桓宽《盐铁论。绍圣》:「梁氏内溃,不能禁峻法不止,故罢马不畏鞭箠,罢民不畏刑法,虽曾而累之,其亡益乎。」
《国语辞典》:跃马扬鞭(跃马扬鞭)  拼音:yuè mǎ yáng biān
跳上马背挥动鞭子。形容飞快奔驰前进。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一个个跃马扬鞭,插箭弯弓。」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七出:「亲承朝命赈饥荒,跃马扬鞭到此方。」
《国语辞典》:抽鞭子  拼音:chōu biān zi
用鞭子打人。
分类:鞭子打人
《漢語大詞典》:画棰(畫箠)
有画饰的鞭子。 清 魏源 《〈圣武记〉叙》:“无一政能申军法,则佚民玩……佚民玩则画箠不能令一羊,敖民狂则蛰雷不能破一墙,四民皆荒。”
分類:画饰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