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渔阳鼓声
 
笳鼓动,渔阳弄


《新唐书》卷五〈玄宗皇帝(李隆基)本纪·天宝十四载〉~50~
一月,安禄山反,陷河北诸郡。范阳将何千年杀河东节度使杨光翙。壬申,伊西节度使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以讨安禄山。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五上〈逆臣列传上·安禄山〉~646~
冬十一月,反范阳,诡言奉密诏讨杨国忠,腾榜郡县,以高尚、严庄为谋主,孙孝哲、高邈、张通儒、通晤为腹心,兵凡十五万,号二十万,师行日六十里。

例句

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 长恨歌

《漢語大詞典》:鞞鼓
(1).古代用于祀神之鼓,属六鼓中雷鼓一类。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是月也,命乐师脩鞀鞞鼓。” 孔颖达 疏:“鞞鼓者,则周礼鼓人职掌六鼓,雷鼓鼓神祀之属是也。”
(2).古代军中所用之乐鼓。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鞞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渔阳 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明 赵南星 《宋文帝》:“乃自将渡河, 元謨 闻鞞鼓之声而遁, 魏 人追击败之。”
(3).借指战事。 唐 独孤及 《唐杨公遗爱碑颂》:“刚毅公廉,仁明爱人,起鞞鼓间,为 唐 循吏。”
《國語辭典》:渔阳鞞鼓(漁陽鞞鼓)  拼音:yú yáng bǐng gǔ
渔阳,地名,在今天津蓟县。鞞鼓,军队用的小鼓。渔阳鞞鼓本指唐安禄山自渔阳兴兵作乱。后泛指兵灾祸乱。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也作「渔阳鼙鼓」。
《漢語大詞典》:渔阳鼙鼓(漁陽鼙鼓)
亦作“ 渔阳鞞鼓 ”。 指公元755年 安禄山 于 渔阳 举兵叛 唐 事。鼙鼓,骑兵用的小鼓。语本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渔阳 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后亦用为外族侵略之典。 宋 辛弃疾 《杏花村》词:“ 渔阳 鼙鼓边风急,人在 沈香亭 北。” 明徐复祚《红梨记·忆友》:“山河百二,一朝顿非。轮轂三千,难道寸筹莫出。好一似 渔阳 鼙鼓,霓裳酿胚。” 吴恭亨 《诸将》诗之二:“记谈 好望 风涛险,正及 渔阳 鼙鼓喧。”
《漢語大詞典》:霜鞞
即鞞鼓。鞞鼓为胡乐。胡地天寒,故称。 南朝 宋 鲍照 《王昭君》诗:“霜鞞旦夕惊,边笳中夜咽。”
《漢語大詞典》:鸣鞞(鳴鞞)
敲击鞞鼓。 南朝 梁 丘迟 《旦发渔浦潭》诗:“櫂歌发中流,鸣鞞响沓障。” 清 姚燮 《金鸡山之战狼山镇总兵谢公朝恩死亡》诗:“白日鸣鞞走地雷,隔江纛偃大行臺。”
分類:敲击鞞鼓
《國語辭典》:鞞舞  拼音:bǐng wǔ
一种手持小鼓、摇动作响的民俗舞蹈。
《漢語大詞典》:渔阳鼙鼓(漁陽鼙鼓)
亦作“ 渔阳鞞鼓 ”。 指公元755年 安禄山 于 渔阳 举兵叛 唐 事。鼙鼓,骑兵用的小鼓。语本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渔阳 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后亦用为外族侵略之典。 宋 辛弃疾 《杏花村》词:“ 渔阳 鼙鼓边风急,人在 沈香亭 北。” 明徐复祚《红梨记·忆友》:“山河百二,一朝顿非。轮轂三千,难道寸筹莫出。好一似 渔阳 鼙鼓,霓裳酿胚。” 吴恭亨 《诸将》诗之二:“记谈 好望 风涛险,正及 渔阳 鼙鼓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