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脚下(腳下)  拼音:jiǎo xià
1.脚的下面。
2.脚。
3.眼前。如:「脚下是农忙时节,大夥都在田里工作。」
4.鞋。《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便是雨不得住,鞋儿都踏湿了,教青青回家,取伞和脚下。」
5.帝王的驻在地。如古代称天子脚下即指京城。
《漢語大詞典》:足履
鞋子。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史记 秦始皇帝 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於 临洮 。”
分類:鞋子
《漢語大詞典》:阜乡舄(阜鄉舄)
指仙人的鞋子。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枕中 淮南 方,牀下 阜乡 舄。”参见“ 阜乡 ”。
分類:仙人鞋子
《漢語大詞典》:阜乡(阜鄉)
秦 汉 间 齐 人 安期 (也称 安期生 、 安其生 ),为 瑯琊 阜乡 人。传说他曾从 河上丈人 习 黄 老 之说,卖药东海边。 秦始皇 东游,与之语三日夜,赐金璧数千万。出 阜乡亭 ,皆置去,留赤玉舄一双为报。见旧题 汉 刘向 列仙传·安期先生。后因以“阜乡”借指仙乡。 明 屠隆 《昙花记·夫人得信》:“踏遍云山赤县神州,脚底穿,波清浅, 蓬莱 海畔, 阜乡 边,有书传。”
《漢語大詞典》:鞋脚手
鞋子。《金瓶梅》第七一回:“ 王经 道:‘是家中做的两双鞋脚手。’”
分類:鞋子
《漢語大詞典》:跟履
鞋子。借指脚下。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忤者死跟履,附之升顶颠。” 冯浩 笺注:“诸本皆作‘艰履’,《戊籤》作‘跟’…… 徐 曰:‘跟字是,犹言死於践踏也。’”
分類:鞋子脚下
《漢語大詞典》:跨鞋
指有搭襻的鞋子。 李文元 《婚事》:“ 莲妞 却趁着这个连阴天的空子,用心用意地赶做了一双鹰嘴跨鞋。”
分類:鞋子
《國語辭典》:杖屦(杖屨)  拼音:zhàng jù
杖,手杖。屦,以麻、葛织成的鞋子。杖屦皆为出行时的用具。金。段克己 渔家傲。龙尾沟边飞柳絮词:「花底醉眠留杖屦,花上露,随风散漫飘香雾。」也作「杖履」。
《國語辭典》:杖履  拼音:zhàng lǚ
1.手杖和鞋子。因皆为出行时的用具,故引申为脚步、足迹。唐。朱庆馀〈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一○首之三:「逍遥人事外,杖履入坏摍。」《聊斋志异。卷一。叶生》:「以犬马病,劳夫子久待,万虑不宁。今幸可从杖履。」也作「杖屦」。
2.年长者拄杖而行,故以杖履为对尊长的敬称。唐。李商隐〈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诗:「不因杖履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
《國語辭典》:击壤(擊壤)  拼音:jí rǎng
一种古代的游戏。将一块鞋状的木片当靶子,在一段距离之外用另一块木片对其投掷,打中则获胜。汉。王充《论衡。刺孟》:「夫毁瓦画墁,犹比童子击壤于涂,何以异哉?」此本为老人閒暇无事时的游戏。《艺文类聚。卷一一。帝王部。帝尧陶唐氏引帝王世纪》:「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壤于道。」后比喻太平盛世。《文选。张协。七命》:「玄龆巷歌,黄发击壤。」唐。张说〈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河清难得,人代几何?击壤之欢,良有以也。」
《國語辭典》:击壤歌(擊壤歌)  拼音:jí rǎng gē
唐尧时,老人于耕作之馀,击壤歌咏,蒙受帝尧之恩德而不自知。典出汉。王充《论衡。艺增》。后比喻太平盛世。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七出:「息风波,固皇图,愿见康衢击壤歌。」
《國語辭典》:脱屣(脫屣)  拼音:tuō xǐ
脱鞋子。比喻把事情看很简单,有轻视的意思。《三国志。卷二四。魏书。崔林传》:「刺史视去此州如脱屣,宁当相累邪?」
《漢語大詞典》:曳履
拖着鞋子。形容闲暇、从容。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初归京国赋诗言怀》:“殿庭捧日飘缨入,阁道看山曳履迴。”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四海承平无一事,朝朝曳履侍君王。” 刘师培 文说:“推之曳履歌商,声若出于金石。”
《國語辭典》:素履  拼音:sù lǚ
语出《易经。履卦。初九》:「素履,往,无咎。」指安分守己。《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琰等传。评曰〉:「毛玠清公素履,司马芝忠亮不倾,庶乎不吐刚茹柔。」
《國語辭典》:敝屣  拼音:bì xǐ
破旧的鞋子。比喻毫无价值的事物。南朝陈。徐陵禅位陈王策〉:「居之如驭朽索,去之如脱敝屣。」也作「敝蹝」、「蔽屣」。
《漢語大詞典》:复下(複下)
指鞋子重底。周礼·天官·屦人“舄” 汉 郑玄 注:“复下曰舄,襌下曰屨。” 贾公彦 疏:“下,谓底。复,重底。重底者名曰舄;襌底者名曰屨也。”
分類:鞋子
《國語辭典》:肥瘦  拼音:féi shòu
1.形体的胖瘦。《南史。卷一六。王玄谟传》:「孝武狎侮群臣,各有称目,多须者谓之羊,短长肥瘦皆有比拟。」
2.土地肥沃或贫瘠。
3.衣服的宽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