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自然科学革命
由自然科学的一个或几个基本学科的理论变革所导致的整个自然科学系统的根本变革。有时也泛指某一学科的理论变革,如20世纪的天文学革命、分子生物学革命等。它的主要标志是思维方式的变革。一般是观察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特别是某一意义重大的新事实的发现,促使新的理论扬弃原有的理论而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国语辞典》:二月革命  拼音:èr yuè gé mìng
1.西元一八四八年二月,法国民间诸党推翻法王路易腓力,改行共和政治,故称为「二月革命」。
2.西元一九一七年俄国推翻沙皇,组织临时政府,结束帝制统治。因事发时值俄历二月,故称为「二月革命」。
《國語辭典》:工业革命(工業革命)  拼音:gōng yè gé mìng
十八、九世纪间,因机械技术发明导致以动力机器代替手工生产的变革过程。最初发生于英国,后渐推及于世界各国。也称为「产业革命」、「实业革命」。
《漢語大詞典》:革命创制(革命創制)
谓变革天命,创立新制。多指改朝换代。《汉书·叙传下》:“革命创制,三章是纪,应天顺民,五星同晷。”《晋书·慕容儁载记》:“大 燕 虽革命创制,至於朝廷銓謨,亦多因循 魏 晋 。”《隋书·许善心传》:“革命创制,竹素之道稍彰,纪事记言,笔墨之官渐著。”
《漢語大詞典》:革命党(革命黨)
(1).从事推翻旧政权的政党。国内专指辛亥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和后来的共产党。 鲁迅 《呐喊·头发的故事》:“有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这才中止了。” 沈从文 《泥涂》:“他同谁都说他是一个上士,是个军籍中人,现在命运不好,被革命党把他地位革掉了。” 毛泽东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革命党嘛,以饿不死人为原则,人没有饿死,就要做革命工作,就要奋斗。”
(2).指参加革命政党的人。 许地山 《女儿心》一:“一个正要到任的将军又在离码头不远的地方被革命党炸死。” 巴金 《利娜》:“我这时候才知道他原来是一个革命党,就是大家所谓的‘虚无主义者’。”
《漢語大詞典》:革命反正
易·革“ 汤 武 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后因以“革命反正”谓变革天命,使之恢复正常。借指改朝换代。晋书·王异传:“昔 秦 为无道,百姓厌乱,巨猾陵暴,人怀 汉 德,革命反正,易以为功。”
《漢語大詞典》:革命根据地(革命根據地)
在革命战争中据以长期进行武装斗争的地方。特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 日 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所建立的根据地。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自从一九二七年我们在南方建立革命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开始……就是采用这个方法的。”
《漢語大詞典》:革命浪漫主义
无产阶级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在现实的基础上,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表现崇高的革命理想,以鼓舞人民的斗志。
《漢語大詞典》:革命乐观主义(革命樂觀主義)
指革命者对事业、前途和生活充满信心的精神面貌。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表现之一。它对实现共产主义抱必胜信念,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始终具有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漢語大詞典》:革命烈士
指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中牺牲的军民。追认为革命烈士,须经相应的军政机关批准。1980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对有关事项作了规定。
《漢語大詞典》:革命人道主义(革命人道主義)
在无产阶级领导人民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斗争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项伦理原则。在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实行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救死扶伤等都体现了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新 中国 建立后采取的救济失业、禁毒、禁娼、除害灭病、劳动保护和公费医疗,以及在坚决消灭剥削阶级的同时,对于剥削阶级的人们,除极少数罪大恶极的分子外,都努力帮助他们在劳动中转变为自食其力的人等等,也体现了革命人道主义的伦理原则。
《漢語大詞典》: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員會)
(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工农政权机构。《中国歌谣资料·各地组织苏维埃》:“苏区日见日扩大,反动政府垮了台,建立革命委员会,同志哥,自己当家掌政权。”《红旗飘飘·攻打上杭城》:“革命委员会研究情况之后,便决定主动撤退。”
(2).“文化大革命”中各行政区域以至各部门、各单位在“夺权”后成立的临时权力机构。1975年宪法规定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是地方各级人大的常设机关,同时又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978年宪法沿用了革命委员会这一名称,但作了不同的规定:“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将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改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漢語大詞典》:革命文学(革命文學)
指 中国 二十年代革命作家与进步作家所倡导的文学思潮。二十年代初, 李大钊 、 邓中夏 、 恽代英 、 萧楚女 等首先提出有关“革命文学”的建设问题;1924年和1926年 蒋光慈 、 郭沫若 等又相继重新倡导。1928年初在 上海 展开一次规模较大的论争,论争中初步提出了文学应为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事业服务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鼓舞了当时广大文艺工作者反对国民党白色恐怖的斗争。
《漢語大詞典》:革命现实主义(革命現實主义)
无产阶级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其特点是要求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生活,表现生活,从现实的革命斗争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通过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的描写,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
《漢語大詞典》:革命英雄主义(革命英雄主義)
代表先进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勇于向社会上的反动、守旧势力作英勇斗争的精神。革命英雄主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一种表现。是革命战士的行为准则。 朱德 《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革命的英雄主义,是视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革命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以革命之忧为忧,以革命之乐为乐,赤胆忠心,终身为革命事业奋斗……因而革命的英雄主义,必然是群众的英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