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争霸(爭霸)  拼音:zhēng bà
争取霸权。如:「超级强国都想争霸世界。」
《漢語大詞典》:霸桥(霸橋)
桥名。即 灞桥 。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城区东十公里 灞水 上。始建于 汉 。 汉 唐 时送客多到此桥作别。故桥在今桥西北十馀里处,后因“灞水”东徙,桥移今址。三辅黄图·桥:“ 霸桥 在 长安城 东。跨水作桥。 汉 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王莽 时, 霸桥 灾,数千人以水沃救不灭,更 霸桥 为 长存桥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霸水 又北逕 枳道 ,在 长安县 东十三里……水上有桥,谓之 霸桥 。”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你覷那 霸桥 北, 涇河 岸东,俺只见淹淹的血水渲做江湖。”参见“ 灞桥 ”。
《國語辭典》:灞桥(灞橋)  拼音:bà qiáo
在陕西省西安市东,筑于灞水之上。汉人常于此折柳送别。后遂引申为离别之地。宋。陆游 秋波媚。秋到边城词:「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也作「霸桥」。
《漢語大詞典》:霸迹(霸跡)
亦作“ 霸跡 ”。
(1).犹霸业,王业。 南朝 梁 刘遵 《和简文帝赛汉高帝庙》:“分蛇沦霸迹,提剑灭雄威。” 唐 褚亮 《赋得蜀都》诗:“英图多霸跡,歷选有名臣。” 唐 陈子昂 《蓟丘览古》诗序:“丁酉岁,吾北征,出自 蓟门 ,歷观 燕 之旧都,其城池霸迹已芜没矣。”
(2).特指建立了赫赫王业的 汉 朝。《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桓桓 魏武 ,外託霸跡,志掩 衡 霍 ,恃战忘敌。” 吕向 注:“霸跡,谓 汉 朝也。言其外託事 汉 以示天下而志欲掩取 吴国 ,恃其战勇,轻忘 吴 敌也。”
《韵府拾遗 齐韵》:霸齐(霸齐)
梁书贺琛传事省则养民费息则财聚止五年之中尚于无事必能使国丰民阜若积以岁月斯乃范蠡灭吴之术管仲霸齐之由
《骈字类编》:兴霸(兴霸)
李中姑苏怀古诗阖闾兴霸日繁盛复风流取又三国志甘宁傅甘宁字兴霸归吴陈计宜先 黄祖权举酒属宁曰兴霸今年行讨如此酒矣
《漢語大詞典》:霸城
见“ 霸城门 ”。
《漢語大詞典》:霸城门(霸城門)
汉 代 长安 城东城门名。汉书·王莽传中:“ 霸城门 灾,民间所谓 青门 也。”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 长安 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曰 霸城门 ,民见门色青,名曰 青城门 ,或曰 青门 。”按, 孙星衍 、 庄逵吉 校本谓“东出南头第三门曰 霸城门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渭水 又东逕 长安 城北, 汉惠帝 元年筑,六年成,即 咸阳 也。 秦 离宫无城,故城之, 王莽 更名 常安 。十二门东出:北头第一门,本名 宣平门 ……第三门本名 霸城门 。”亦省作“ 霸城 ”、“ 霸门 ”。 南朝 梁 徐防 《长安有狭邪行》:“君室近 霸城 ,易识復知名。”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青门瓜》:“ 汉 咸阳宫 第三门本名 霸门 ,民见门青色,遂名 青门 。”
《漢語大詞典》:无霸(無霸)
(1).没有霸主。孔丛子·巡守:“今 周 室卑微,诸侯无霸。”《左传·僖公十八年》“ 郑伯 始朝於 楚 ” 晋 杜预 注:“中国无霸故。”
(2).指巨人 巨无霸 ,以史载其欲助 王莽 镇天下而闻名。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王莽 ﹞选练武卫,招募勇士……时有长人 巨无霸 ,长一丈,大十围,以为垒尉。”汉书·王莽传下作“ 巨毋霸 ”。 唐 皮日休 《太湖诗·上真观》:“儼对 无霸 阵,静问 严陵滩 。”
《漢語大詞典》:霸政
指以武力、刑罚、权势等进行统治的政治。后汉书·崔駰传:“今既不能纯法八代,故宜参以霸政,则宜重赏深罚以御之,明著法术以检之。” 李贤 注:“八代谓三皇、五帝也。霸政谓 齐桓 、 晋文 也。”
《漢語大詞典》:霸心
称霸的心意,成就王业之心。荀子·宥坐:“昔 晋 公子 重耳 霸心生於 曹 。” 王先谦 集解:“ 重耳 、 晋文公 名,亡过 曹 。 曹共公 闻其駢胁,使其裸浴,薄而观之。公因此激怒,而霸心生也。”《孔子家语·在厄》:“是以 晋 重耳 之有霸心,生於 曹 卫 ; 越王 勾践 之有霸心,生於 会稽 。” 隋 王通 中说·周公:“《大风》安不忘危,其霸心之存乎?《秋风》乐极哀来,其悔志之萌乎?”
《韵府拾遗 祃韵》:遂霸
左传遂霸西戎
《国语辞典》:霸王略  拼音:bà wáng lüè
能辅佐君王,使其称霸的谋略。唐。刘禹锡〈经伏波神祠〉诗:「自负霸王略,安知恩泽侯。」
《漢語大詞典》:强霸
亦作“彊伯”。亦作“彊霸”。
(1).强大的霸国。史记·天官书:“ 秦 、 楚 、 吴 、 越 ,夷狄也,为彊伯。” 张守节 正义:“ 秦穆 、 楚庄 、 吴闔閭 、 越句践 皆得封为伯也。”
(2).称雄;称霸。史记·张仪列传:“夫羣臣诸侯不料地之寡,而听从人之甘言好辞,比周以相饰也,皆奋曰‘听吾计可以彊霸天下’。”汉书·邹阳传:“夫 晋文 亲其讎,彊伯诸侯; 齐桓 用其仇,而一匡天下。” 颜师古 注:“伯读为霸。”
(3).谓使之称雄、使之称霸。史记·太史公自序:“ 鞅 去 卫 适 秦 ,能明其术,彊霸 孝公 ,后世遵其法。”
(4).凶横强暴。 清 洪升 《长生殿·埋玉》:“无语沉吟,意如乱麻。痛生生怎地捨官家!可怜一对鸳鸯,风吹浪打,直恁的遭强霸!众军逼得我心惊唬。”
(5).强行霸占。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四章:“无爵位则无有恃威、怙力、强霸、利夺、钻营、佞諂之事,无私产则无有田宅、工商、产业之讼。” 曲波 《林海雪原》二九:“又是个酒色之徒,强霸民女,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漢語大詞典》:霸楚
指 项羽 。因曾自封 西楚霸王 ,故称。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 霸楚 寔丧,皇 汉 凯入。” 刘良 注:“ 霸楚 ,谓 项羽 也。”
《国语辞典》:霸术(霸术)  拼音:bà shù
争夺个人利益的谋略与手段。如:「他只是一个善于运用霸术,以满足政治欲望的政客罢了。」
《漢語大詞典》:生霸
同“ 生魄 ”。 汉书·律历志下:“死霸,朔也。生霸,望也。” 颜师古 注:“霸,古魄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