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9,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灵霄
玄霄
丽霄
霄峥
霄明
天霄
霄堮
霄半
霄旰
陵霄
霄宇
曩霄
撑霄
逼霄
登霄
《漢語大詞典》:灵霄(靈霄)
(1).指仙境。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篇:“﹝ 紫微夫人 诗﹞良德飞霞照,遂感灵霄人。”
(2).指高空。《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作品选集·天上与人间》:“人间的干劲,冲破灵霄。”
(3).神话传说中 玉帝 宫殿名。《说岳全传》第八十回:“一日,驾坐 灵宵宝殿 ,两傍列着四大天师,文武圣众。”《乘龙佳话·屠龙》:“吾当亲走 灵霄 ,奏闻上帝。” 魏钢焰 《宝地--宝人--宝事》:“红旗要插到 灵霄殿 、 水昌宫 !”
《漢語大詞典》:玄霄
(1).黑云。《文选·束晳〈补亡诗〉之三》:“奕奕玄霄,濛濛甘霤。” 李善 注:“玄,黑也;霄,云也。”
(2).高空;云宵。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灵乌萃於玄霄者,扶摇之力也。”晋书·简文帝纪:“夫肥遁穷谷之贤,滑泥扬波之士,虽抗志玄霄……孰与自足山水,栖迟五壑,徇匹夫之洁,而忘兼济之大邪?”
(3).道教指九霄天中的一霄。 明 杨慎 《绛河》:“《道书》:天有九霄,赤霄、碧霄、青霄、玄霄、絳霄、黅霄、紫霄、练霄、縉霄也。”
《漢語大詞典》:丽霄(麗霄)
附著在天空。 唐 郭遵 《初日见朝元阁赋》:“司晨而见,异星楼之丽霄;质明乃光,殊日观之生晓。” 明 陆垹 《箦斋杂著·忠贤奇秘》:“弋我 虞 日,重明丽霄。”
分類:附著
《漢語大詞典》:霄峥
高入云霄的山。 唐 孟郊 韩愈 《城南联句》:“大句斡玄造,高言轧霄峥。” 钱仲联 集释:“﹝ 魏 本引 孙汝听 曰﹞霄峥,山之切云者。”
分類:高入云霄
《漢語大詞典》:霄明
人名。相传为 舜 的女儿。 南朝 宋 谢灵运 《缓歌行》:“ 娥皇 发 湘 浦, 霄明 出 河 洲。”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帝之二女,游 湘 沅 兮。 霄明 、 烛光 ,向焜煌兮。”礼记·檀弓上“ 舜 葬於 苍梧 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 唐 孔颖达 疏:“案帝王世纪云:‘长妃 娥皇 无子,次妃 女英 生 商均 ,次妃 癸比 生二女, 霄明 、 烛光 是也。’”
分類:人名女儿
《漢語大詞典》:天霄
(1).天上的云气。 晋 木华 《海赋》:“气似天霄,靉靅云布。”
(2).指天空。 唐 柳宗元 《礼部贺甘露表》:“发於天霄,特降宫树。”
《漢語大詞典》:霄堮
天边。文选·张协〈七命〉:“旌拂霄堮,轨出苍垠。” 李善 注引《淮南子》:“垠堮,端崖也。”
分類:天边
《漢語大詞典》:霄半
半天空。 唐 李德裕 《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潭黛入海底,崟岑耸霄半。”
分類:半天
《漢語大詞典》:霄旰
宵衣旰食。霄,通“ 宵 ”。旧时用来称谀帝王勤于政事。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赤城堡》:“﹝ 郑汝璧 《创虏歌》﹞ 幕南 部落日招呼, 安兔 诸羌颇精悍。公然南牧躪秋原,致令西顾勤霄旰。”
分類:帝王政事
《國語辭典》:陵霄  拼音:líng xiāo
直上云霄。《淮南子。原道》:「乘云陵霄,与造化者俱。」《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郦炎传》:「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也作「凌霄」。
《漢語大詞典》:霄宇
天地之间。 南朝 宋明帝 《郊庙歌辞·昭德凯容乐》:“训形霄宇,武彰宸宫。”
《漢語大詞典》:曩霄
宋 代 西夏 国主名。 曩霄 本名 元昊 , 宋 赐姓 赵 。后不甘臣 宋 ,于公元1038年称帝,国号 大夏 。在帝位十一年卒。见《宋史·外国传一·夏国上》。后用为背叛不臣之典。 清 王士禛 《秦中凯歌》:“空言 韩 范 威名大,五路何曾制 曩霄 ?”
《分类字锦》:撑霄
陆龟蒙 和袭美古杉诗 傍宇将支压,撑霄欲抵巇。
分类:
《漢語大詞典》:逼霄
迫近云天。形容很高。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矫首两崖逼霄,但谓涧底流泉别有天地,不復知峯头春色更占人间也。”
《漢語大詞典》:登霄
登上云霄。比喻升迁。 唐 白居易 《杭州刺史谢上表》:“出泥登霄,从骨生肉,唯有一死,拟将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