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9,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玉霄
清霄
霄外
霄极
摩霄
璇霄
淩霄
霄路
丛霄
庆霄
三霄
中霄
上霄
洞霄宫
通霄
《漢語大詞典》:玉霄
(1).天界。传说中天帝、神仙的居处。 唐 常建 《古意》诗之二:“玉霄九重闭,金锁夜不开。” 宋 苏轼 《水龙吟》词:“向玉霄东望, 蓬莱 晻靄,有云驾,驂风驭。” 宋 徐铉 《赠奚道士》:“玉霄壁闭人长在,金鼎功成俗未知。” 清 朱鹤龄 《思陵长公主挽诗》:“誓依灵寝去,俄向玉霄行。”
(2).指 天台山 的 玉霄峰 。 宋 陆游 《赠倪道士》诗:“归隐 玉霄 应不出,他年容我扣巖扉。”参见“ 玉霄峰 ”。
《漢語大詞典》:玉霄峰
山峰名。在 浙江 天台山 。传说为仙人所居。太平广记卷二一引《仙传拾遗·司马承祯》:“吾( 司马承禎 )自居 玉霄峰 ,东望 蓬莱 ,常有真灵降驾。” 宋 陈与义 《南柯子·塔院僧阁》词:“此间何似 玉霄峰 。遥望 蓬莱 ,依约晓云东。”
《漢語大詞典》:清霄
(1).天空。文选·扬雄〈甘泉赋〉:“腾清霄而軼浮景兮,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旎也。” 李周翰 注:“清霄,天也。”艺文类聚卷六九引 晋 张载 《羽扇赋》:“飘縞羽於清霄兮,拟妙姿於白雪。”《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擎乐器者宣宣奏曲,响聒清霄;爇香火者洒洒烟飞,氤氲碧落。”
(2).指空中浮云。文选·张衡〈思玄赋〉:“涉清霄而升遐兮,浮蠛蠓而上征。” 吕向 注:“清霄,天边微云也。”
《高级汉语词典》:霄外
云霄之外,天外
《漢語大詞典》:霄极(霄極)
(1).天空的最高处,高空。周书·萧詧传:“况託蕚於霄极,宠渥流於无已。” 宋 范仲淹 《天骥呈才赋》:“是何降灵霄极,荐梦中国。” 宋 文同 《寄题威胜军守居高明榭》诗:“长风落霄极,万里吹縹渺。”
(2).喻朝廷。 南朝 梁 江淹 《萧拜太尉扬州牧表》:“臣岂不勉智罄忠也?未知所以报奉渊圣,输感霄极。取诸微躬,长为惭荷。” 唐 许敬宗 《为工部尚书段纶请致仕表》:“仰轻槛而增恋,望霄极以长怀。”
《漢語大詞典》:摩霄
接近云天,冲天。 唐 慧净 《和卢赞府游纪国道场》:“株盘仰承露,刹凤俯摩霄。” 清 黄鷟来 《题杨人庵〈总戎无著图〉》诗:“南北徙鵾鹏,摩霄展金翅。” 杨笃生 《新湖南·现今大局之危迫》:“ 德国 之帝国主义,其发生於 小亚细亚 綰轂之道与 南美 诸国实业之场者,亦已羽毛丰满有摩霄振翮之势矣。”
《漢語大詞典》:璇霄
亦作“璿霄”。 犹碧空。《宋史·乐志七》:“璇霄来下,羽卫毿毿。” 元 周巽 《郊祀曲》诗:“瑶阶降甘露,璇霄罗景星。” 明 杨珽《龙膏记·偿缘》:“良宵,月彩散璿霄。”
分類:碧空
《漢語大詞典》:淩霄
凌云。 晋 葛洪 抱朴子·务正:“大夏凌霄,赖羣橑之积。”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斥鷃因惊风以凌霄,朽舟託迅波而电迈。”
分類:凌云
《漢語大詞典》:霄路
(1).指高山上的小路。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抗北顶以葺馆,瞰南峯以启轩”自注:“南悉连岭叠鄣,青翠相接,云烟霄路,殆无倪际。”
(2).云中之路,上天之路。 南朝 梁 沈约 《为柳兖州世隆上旧宫表》:“故能属輦道於天阶,命帝闕於霄路。”《云笈七籤》卷九九:“吉光腾紫气,霄路逸丹天。” 清 冯桂芬 《题蔡庶常殿齐悼亡诗后》诗:“一朝舜华谢,柘饭春幽幽,飇车逝霄路,帘暗珊瑚鉤。”
(3).青云之路。喻仕宦之途。 宋 范仲淹 《祭叶翰林文》:“阔视霄路,直步云庭。”
《漢語大詞典》:丛霄(叢霄)
犹九霄。 宋 范成大 《小望州》诗:“丛霄一握近,罡风振衣冷。” 宋 张孝祥 《菩萨蛮·与同舍游湖归》词:“佳人紆絶唱,翠幕丛霄上。”
分類:九霄
《漢語大詞典》:庆霄(慶霄)
(1).即庆云。《文选·谢瞻〈张子房诗〉》:“明两烛 河 阴,庆霄薄 汾 阳。” 李善 注:“庆霄,即庆云也。” 唐 刘禹锡 《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纪》:“天子之文章焕乎垂光,庆霄在上,万物五色。”参见“ 庆云 ”。
(2).谓庆云焕彩的天宇。 唐 权德舆 《齐成公神道碑铭》:“鹏起扶摇,鸞翔庆霄。”《宋史·乐志十》:“拜貺清宫,凝辉庆霄。”
分類:庆云天宇
《國語辭典》:庆云(慶雲)  拼音:qìng yún
1.祥瑞的云气。《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甘露降,庆云集。」也称为「景云」、「卿云」。
2.比喻国君或长辈。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是以不别荆棘者,庆云之惠也。」《文选。潘岳。寡妇赋》:「承庆云之光覆兮,荷君子之惠渥。」
3.比喻尊显之位。《楚辞。王褒。九怀。思忠》:「贞枝抑兮枯槁,枉车登兮庆云。」
《漢語大詞典》:三霄
(1).犹三天。道教称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为三天。 清 厉鹗 《续游仙百咏》之六八:“碧瑶箱锁飞仙印,一轴三霄九锡文。”
(2).高空。喻仕途得意,占居高位。 清 赵翼 《一枕》诗:“偶翻除目寻交旧,半在三霄半九泉。”
《漢語大詞典》:中霄
犹中天,高空。 唐 李从远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中霄日天子,半座宝如来。”
分類:中天高空
《骈字类编》:上霄
水经注庐山之南有上霄石高壁缅然与霄汉连接秦始皇三十六年叹斯岳远遂记为上霄焉上霄之南大禹刻石志其丈尺里数其明一统志上霄峰在南康府庐山昔秦始皇登之谓 与霄汉相接故名
《漢語大詞典》:洞霄宫
道观名。在今 浙江省 馀杭县 南 大涤 天柱 两山之间。 汉 元封 (前110-前105年)时为祈福之处。 唐 建 天柱观 , 宋 大中祥符 五年(1012年)改为今名。 元 末毁, 明 初重建。因林壑深秀,名胜古迹甚多,道教列为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称“大涤洞天”。 宋 代宰相大臣乞退或免官,常以提举 临安府 洞霄宫 系衔。 元 邓牧 撰有洞霄图志六卷,记当地宫观、洞府、古迹、人物、碑记等颇详。 宋 苏轼 《相视新河次张秉道韵》:“一菴閒卧 洞霄宫 ,井有丹砂水长赤。” 明 无名氏 《赠书记·雪冤邀宠》:“今置尔提举 洞霄宫 ,用警官邪,以昭公论。”
《韵府拾遗 萧韵》:通霄
杜甫诗鹤禁通霄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