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65,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雷藏
雷落
雷氏琴
绕殿雷
沈雷
郁雷
鱼雷
谷雷
百面雷
岐雷
霹雷
停雷
雷樽
雷芽
雷叹
《骈字类编》:雷藏
番禺杂记村民凿山为穴多品供雷冀雷享之名雷藏
《骈字类编》:雷落
唐 沈佺期 自昌乐郡溯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 驰波如电腾,激石似雷落。
《漢語大詞典》:雷氏琴
即雷琴。 宋 苏轼 《游桓山记》:“春服既成,从二三子游于 泗 之上,登 桓山 ,入石室,使道士 戴日祥 鼓 雷氏 之琴,操《履霜》之遗音。” 明 高启 《南宫生传》:“闢一室,庋歷代法书、 周 彝、 汉 砚、 唐 雷氏琴。”参见“ 雷琴 ”。
《國語辭典》:雷琴  拼音:léi qín
乐器名。(1)弹拨乐器。称唐代雷俨、雷威、雷霄等名匠所造的七弦琴为「雷琴」。(2)擦弦乐器。铜制琴筒,前口蒙蟒皮,琴杆与弦轴为硬木制成,张弦两根,五度定弦。以马尾弓拉奏。音量较大,音色柔和圆润。
分類:文物
《漢語大詞典》:绕殿雷(繞殿雷)
(1). 宋 代大朝会时,廷下禁卫高声山呼,响声如雷,称为“绕殿雷”。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元旦大朝会:“宰执百僚听召宣,领班蹈舞,皆称寿再拜,声传折槛边。禁卫人高声嵩呼,声甚震,名谓‘绕殿雷’。”
(2).科举时代,进士录取后,皇帝召见,按甲第唱名传呼,称“臚传”,亦称“ 绕殿雷 ”。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登第·卫士传名:“进士在 集英殿 唱第日,皇帝临轩,宰臣进一甲三名卷子,读于御案前。读毕,宰臣拆视姓名,则曰某人,由是阁门承之,以传於阶下,卫士凡六七人,皆齐声传其名而呼之,谓之‘臚传’,亦谓之‘绕殿雷’。”
(3).琵琶的别名。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 冯道 之子能弹琵琶,以皮为絃。 世宗 令弹,深善之,因号琵琶为‘绕殿雷’。”
《漢語大詞典》:沈雷
亦作“沉雷”。 沉重的雷声;闷雷。 郭小川 《万里长江横渡》诗:“隐隐的沉雷震动着苍茫的峡谷。” 韶华 《梁上君子》:“闪电在天空中不时发出耀眼的蓝光,随后又是沉雷。”
分類:沉重雷声
《漢語大詞典》:郁雷(鬱雷)
即郁垒。战国策·齐策三“今子之东国之桃梗也” 汉 高诱 注:“ 东海 中,有山名曰 度朔 。上有大桃,屈槃三千里,其卑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由往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 荼与 ,一曰 鬱雷 ,主治害鬼。”详“ 鬱垒 ”、“ 鬱垒神荼 ”。
分類:郁垒
《國語辭典》:鱼雷(魚雷)  拼音:yú léi
武器名。内贮炸药,能藉蓄有的势能,以一定速率潜航于水,并保持一定深度及航向,追击敌舰,达到歼灭的效果。其种类通常可分为空投鱼雷、直线航进鱼雷、音响追踪鱼雷、钢丝引导鱼雷。
《骈字类编》:谷雷
唐 李咸用 庐山 秋枫红叶散,春石谷雷奔。
《國語辭典》:百面雷  拼音:bǎi miàn léi
敲打腰鼓时,所发出的如雷响声。比喻声音宏大响亮。宋。范成大 元夕后连阴诗:「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凉州百面雷。」
分類:腰鼓许多
《分类字锦》:岐雷
抱朴子黄帝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岐雷
分类:偶字
《國語辭典》:霹雷  拼音:pī léi
急而响的雷。如:「天边突然响起一声霹雷。」
分類:霹雳响雷
《分类字锦》:停雷
张正见 投鞭聊静电,捐轸暂停雷。
分类:
《漢語大詞典》:雷樽
亦作“ 雷罇 ”。 刻画着云雷形图案的酒器。亦泛指酒器。 汉 王充 论衡·乱龙:“礼画雷樽象雷之形,雷樽不闻能致雷,土龙安能而动雨?” 汉 王充 论衡·儒增:“夫百物之象,犹雷罇也。” 南朝 梁 张率 《相逢行》:“堂上抚流徽,雷樽朝夕施。”
《國語辭典》:雷芽  拼音:léi yá
茶。《事物异名录。饮食部。茶。雷芽引耶律楚材。乞茶诗》:「黄金碾畔忆雷芽。」元。马致远〈新水令。四时湖水镜无瑕套。尾〉:「渔村偏喜多鹅鸭,柴门一任绝车马。竹引山泉,鼎试雷芽。」
《漢語大詞典》:雷叹(雷歎)
亦作“靁叹”。 形容叹息声之大。语出 汉 王逸 《九思·疾世》:“吒增叹兮如雷。” 汉 马融 《长笛赋》:“靁叹頽息,搯膺擗摽。” 南朝 梁 萧统 《有所思》诗:“雷叹一声响,雨泪或成行。” 唐 张说 《祭陆冀州文》:“三军雷叹,百城雨泣。”
分類: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