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99,分34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雕虫
雕梁
雕鞍
雕栏
雕阑
雕鹗
雕弓
雕镌
雕龙
雕戈
雕戈
射雕
雕盘
雕锼
雕琢
《國語辭典》:彫虫(彫蟲)  拼音:diāo chóng
比喻作辞赋时之雕章琢句。清。王鹏运〈沁园春。词告主人〉词:「叹壮夫有志,彫虫岂屑?」也作「雕虫」。
《國語辭典》:雕虫(雕蟲)  拼音:diāo chóng
比喻作辞赋时之雕章琢句。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此扬子所以追悔于雕虫,贻诮于雾縠者也。」《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也作「彫虫」。
《國語辭典》:雕虫篆刻(雕蟲篆刻)  拼音:diāo chóng zhuàn kè
雕琢虫书,篆写刻符。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空雕虫篆刻,缀断简残编。」也作「彫虫篆刻」。
《國語辭典》:彫虫篆刻(彫蟲篆刻)  拼音:diāo chóng zhuàn kē
雕虫、刻符的小技艺。后用以比喻文章小技。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彫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也作「雕虫篆刻」。
《漢語大詞典》:雕梁(彫梁)
(1).饰有浮雕、彩绘的梁;装饰华美的梁。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燕语雕梁,状对幽闺之语。” 宋 王安石 《诉衷情·和俞秀老鹤》词:“营巢燕子逞翱翔,微志在雕梁。”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 谢 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2).借指豪华的建筑物。 唐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沲江图》诗:“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 清 杜岕 《过林修朗轩》诗:“雕梁庽耳目,所患唯固陋。”
彫梁:刻绘文采的屋梁。 唐 杨巨源《上刘侍中》:“舞腰凝綺榭,歌响拂彫梁。” 宋 张元干 《风流子·政和间过延平双溪阁落成席上赋》词:“飞观插彫梁。凴虚起,縹緲五云乡。”
《漢語大詞典》:雕鞍(鵰鞍)
(1).刻饰花纹的马鞍;华美的马鞍。 唐 骆宾王 《帝京篇》:“宝盖雕鞍金络马,兰窗绣柱玉盘龙。”《西游记》第二十回:“慌得那 三藏 坐不稳雕鞍,翻根头跌下白马。”红楼梦第五二回:“笼着一匹雕鞍彩轡的白马。”
(2).借指宝马。 南唐 冯延巳 《蝶恋花》词:“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 章臺 路。” 宋 秦观 《水龙吟》词:“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轂雕鞍骤。”
雕刻花纹的马鞍。借指坐骑。 宋 余靖 《又和寄提刑太保》:“清燕固难停烛待,鵰鞍须是著鞭催。”
《國語辭典》:雕栏(雕欄)  拼音:diāo lán
刻镂华丽的栏杆。清。吴伟业〈圆圆曲〉:「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栏。」
《漢語大詞典》:雕阑(琱闌)
亦作“ 琱栏 ”。 有雕饰的栏杆或栏杆的美称。 宋 苏轼 《法惠寺横翠阁》:“琱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宋 程珌 《泌园春·赋椿堂牡丹》词:“消得琱阑,也不枉教,车马如狂。” 元 孔文卿《一枝花·禄山谋反》套曲:“思量杀玉砌琱阑,消磨尽緑髩朱颜。”
分類:雕饰栏杆
《國語辭典》:雕鹗(鵰鶚)  拼音:diāo è
凶悍的鸷鸟。比喻人才力雄健。唐。杜甫 奉赠严八阁老诗:「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
《國語辭典》:彫弓  拼音:diāo gōng
刻有花纹的弓。宋。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词:「会挽彫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國語辭典》:雕镌(雕鐫)  拼音:diāo juān
雕刻。如:「这栋建筑物的天花板雕镌著精美的图案。」
《國語辭典》:雕龙(雕龍)  拼音:diāo lóng
雕镂龙纹。比喻善于言辞。《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赞曰》:「崔为文宗,世禅雕龙。」
《國語辭典》:雕戈  拼音:diāo gē
刻有花纹的戈。唐。柳宗元 献平淮夷雅表:「金节煌煌,锡盾雕戈。犀甲熊旂,威命是荷。」
分類:花纹精美
《高级汉语词典》:雕戈  拼音:diāo gē
刻镂过的戈
《漢語大詞典》:射雕
喻善射。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 匈奴 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 广 , 广 曰:‘是必射雕者也。’” 裴駰 集解引 文颖 曰:“雕,鸟也,故使善射者射也。” 明 高启 《赠马冠军》诗:“欲行渡 狼河 ,直擒射雕将。”
分類:裴骃
《漢語大詞典》:雕盘(雕盤)
刻绘花纹的盘子;精美的盘子。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瑶俎既已丽奇,雕盘復为美玩。” 唐 羊士谔 《州民有献杏者瑰丽溢目因感花未几聊以成咏》:“却忆落花飘綺席,忽惊如实满雕盘。” 元 柳贯 《送张明德使君赴南恩州》诗:“时取榔浆斟玉液,饶将桂蠹荐雕盘。”
《漢語大詞典》:雕锼(鵰鎪,彫鎪)
(1).雕刻。 唐 李商隐 《富平少侯》诗:“綵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廻枕玉雕鎪。” 宋 陈亮 《汉宫春》词:“随缘柳緑柳白,费尽雕鎪。”
(2).刻意修饰文辞。 明朱鼎《玉镜台记·开场》:“古今词传,纷纷迭出、雕鎪矫揉,虫技轰轰。” 明 袁宏道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之五:“十年而一叶,枉自费雕鎪。”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近古期·北宋政治家的文论》:“就反对雕锼无用的文辞这一点讲,政治家和道学家、古文家都是一致的。”
(3).犹琢磨。
彫鎪:1.雕刻,刻镂。文选·左思〈魏都赋〉:“匪朴匪斵,去泰去甚,木无彫鎪,土无綈锦。” 张铣 注:“鎪,鏤也。”
(2).引申指雕琢文字。 宋 苏辙《次韵子瞻留别》之三:“彫鎪不遣治章句,烂漫先令饱文字。” 
《國語辭典》:雕琢  拼音:diāo zhuó
1.刻镂。《孟子。梁惠王下》:「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
2.修饰文词。《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也作「雕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