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99,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雕漆
雕巧
雕山
雕瑑
石雕
老雕虫
白雕
雕剿
雕塑
雕碎
雕瘵
雕柱
雕戟
雕画
雕版
《國語辭典》:雕漆  拼音:diāo qī
将涂上许多层漆的铜胎或木胎烘乾、磨光后,再雕出立体花纹的技术。因漆色不同而有剔红、剔黑、剔黄等名称,其中以剔红漆器最有名。也称为「漆器雕」。
分類:特种工艺
《漢語大詞典》:雕巧
雕琢巧饰。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马乘具用锦绣处,患为雨所湿,织杂采珠为覆蒙,备诸雕巧。” 宋 苏舜钦 《答章傅》诗:“扶疎珊瑚枝,本不自雕巧。” 元 杨载 诗法家数·写景:“景中含意,事中瞰景,要细密清淡,忌庸腐雕巧。”
分類:雕琢巧饰
《骈字类编》:雕山(雕山)
明一统志雕山在袁州府城东二十里雕多集其上
《國語辭典》:彫瑑  拼音:diāo zhuàn
雕琢文饰。《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今虽欲自彫瑑,曼辞以自解,无益。」也作「雕瑑」。
《國語辭典》:雕瑑(琱瑑)  拼音:diāo zhuàn
雕琢文饰。《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巧言利口以进其身;阴奉雕瑑刻镂之好以纳其心。」也作「彫瑑」。
《國語辭典》:石雕  拼音:shí diāo
1.在石材上雕刻形象或花纹的艺术。可雕石材如白大理石、文石、玉石等。
2.用各种石材雕刻而成的作品。
《高级汉语词典》:老雕虫  拼音:lǎo diāo chóng
指长年累月埋头写诗作文。雕虫,比喻小技,小道
《骈字类编》:白雕(白雕)
唐书地理志代州雁门郡土贡蜜青绿彩麝香豹尾白雕羽
又朔州马邑郡土贡白雕羽豹尾甘草
《漢語大詞典》:雕剿(鵰剿,鵰勦)
以应变出奇之计进行讨伐。 明 唐顺之 《叙广右战功》:“凡议大征或雕剿,口语沓沓,未及聚兵而手足尽露。”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御流寇莫如坚壁清野法,而惩 苗 则莫如 沈希仪 雕剿法。” 清 胡林翼 《请起复曾侍郎督师疏》:“惟是以奇兵雕剿,在乎审机观变。”
鵰勦:亦作“ 鵰勦 ”。彫剿,剿除。明史·陈璘传:“总督 凌云翼 将大征 罗旁 ,先下令鵰剿。” 清 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云贵一:“﹝ 迷蒙 ﹞等贼叛刦不已, 应龙 会 昌祚 并发兵鵰勦,悉平。”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自 川东 、 湖北 窜入者,则 穆克登布 剿之,并不时鵰剿 太平 、 大寧 及二 竹 之贼。”
《國語辭典》:雕塑  拼音:diāo sù
雕刻和塑造的合称。包括艺术作品中石、竹、木等的雕刻和泥塑。
《骈字类编》:雕碎(雕碎)
杨万里 湖天暮景诗 雕碎肝脾只望诗,须髯成雪鬓成丝。
《漢語大詞典》:雕瘵(彫瘵)
(1).凋残病困。 唐 李德裕《奏银妆具状》:“一恐聚歛之吏缘以成奸,彫瘵之人不胜其弊。”
(2).泛指民生疾苦。新唐书·白居易传:“按 鍔 诛求百计,不卹彫瘵,所得财号为‘羡餘’以献。” 宋 曾巩 《代太平州知州谢到任表》:“惟此方彫瘵之旧,属比岁凶飢之餘,任在拊循,惧无称效。”
《漢語大詞典》:雕柱
饰有浮雕、彩绘的柱子;装饰华美的柱子。吕氏春秋·过理:“雕柱而桔诸侯,不适也。” 高诱 注:“雕画高柱,施桔槔於其端,举诸侯而上下之,故曰不适。”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玉阶紫闈,雕柱锦墙。” 元 杨维桢 《三阁图诗》:“沉檀雕柱闕玉螭,丽华吹笙綵云里。”
《分类字锦》:雕戟(雕戟)
贺敱 奉和九月九日应制诗 玉砌分雕戟,金沟转镂衢。
分类:
《漢語大詞典》:雕画(雕畫,彫畫)
(1).刻镂绘画。 汉 贾谊 新书·匈奴:“将为银车五乘,大雕画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写物图貌,蔚似雕画。”
(2).引申为文饰。 汉 刘向 说苑·贵德:“饰其内情,雕画其伪,孰知其非真。”
彫畫:雕刻绘饰。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贾詡 ﹞少时人莫知,唯 汉阳 阎忠 异之,谓 詡 有 良 平 之奇”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夫木朽不彫,世衰难佐,将军虽欲委忠难佐之朝,彫画朽败之木,犹逆坂而走丸,必不可也。”
《國語辭典》:雕版  拼音:diāo bǎn
在木板上刻画文字或图像,用以印刷。参见「雕版印刷」条。
分類:雕版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