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玉工  拼音:yù gōng
琢磨玉石的工匠。《三国演义》第六回:「秦二十六年,令玉工琢为玺,李斯解之,果得玉。」
《漢語大詞典》:追人
古代幻术。追,通“ 雕 ”。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百兽马戏鬭虎,唐梯追人。”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唐梯追人》:“唐梯,今之上高竿也。追人,追,犹追琢,令割截人,易牛马首。”一说劐指雕琢玩具的艺人。见 马非百 注。
《漢語大詞典》:雕斲(彫斲)
亦作“ 雕斵 ”。亦作“ 雕斫 ”。
(1).刻削。 南朝 梁 鲍照 《山行见孤桐》诗:“幸愿见雕斵,为君堂上琴。”周书·武帝纪下:“雕斵之物,并赐贫民。” 清 吴伟业 《归云洞》诗:“归云何孱颜,雕斲自太古。”
(2).刻意修饰文辞。 唐 柳宗元 《复杜温夫书》:“吾虽少,为文不能自雕斵,引笔行墨,快意累累,意尽便止。”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第一章:“她未经过学士大夫们的手所触动……所以还是未经雕斲的东西,相当的粗鄙俗气。”
(3).犹矫饰。 宋 王安石 《宝文阁待制常公墓表》:“所不取也,可使贪者矜焉,而非雕斫以为廉;所不为也,可使弱者立焉,而非矫抗以为勇。”
彫斲:1.雕琢,镂刻。北史·周纪下·武帝:“其路寝、 会义 、 崇信 、 含仁 、 云和 、 思齐 诸殿等,农隙之时,悉可毁撤。彫斲之物,并赐贫人。缮造之宜,务从卑朴。”斲,一本作“ 斵 ”。
(2).引申指矫饰。 宋 王安石《宝文阁待制常公墓表》:“所不取也,可使贪者矜焉,而非彫斲以为廉;所不为也,可使弱者立焉,而非矫抗以为勇。”
(3).比喻精心培育。 清 张大受 《呈竹垞先生四十韵》:“三岁依门下,千秋叹道东,经营惭小技,彫斲冀良工。”
《漢語大詞典》:太璞
未经雕琢的玉。引申为事物的天然本性。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执太璞於至醇之中,遗末务於流俗之外。”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闺秀诗》:“惟第一首悲字最难押,如 王艾轩 之‘得完太璞非容易,一琐名繮便可悲’……俱妙。” 清 唐才常 《论文连珠》之二:“盖闻玉生於山,雕之则华縟;冰出於水,凿之则纷纶。惟不雕者完其太璞,惟不凿者顺其天真。”
《漢語大詞典》:禅病(禪病)
(1).佛教语。指妨害禅定修行的一切妄念。《圆觉经》:“ 大悲世尊 快説禪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稳。”
(2).借指文笔雕琢、工巧。 明 李贽 《杂说》:“种种禪病皆所以语文,而皆不可以语於天下之至文也。”
(3).指禅定修行不当所引起的诸疾病。 南朝 宋 沮渠京声 译治禅病秘要法列有“治阿练若乱心病七十二种法”等发病防治内容十二章。 清 曹寅 《七月十日天池柳下纳凉分韵》之二:“欲除内热生禪病,乍茹新凉胜蔗甘。”
《国语辞典》:彫刻  拼音:diāo kè
雕琢刻镂。汉。扬雄《法言。问道》:「或问彫刻众形者匪天与?曰:『以其不彫刻也。』」也作「雕刻」。
《漢語大詞典》:琢雕
雕琢,修饰。 唐 韩愈 《答李秀才书》:“子之言,以 愈 所为,不违 孔子 ,不以琢雕为工。” 宋 曾巩 《学舍记》:“有不能至者,故不得专力尽思,琢雕文章,以载私心难见之情。”
分類:雕琢修饰
《漢語大詞典》:琢削
(1).雕刻,刻削。 宋 何薳 《春渚记闻·吴兴许採五研》:“ 莫养正 为之(圆研)铭曰:‘圆如月,洼如尊,勿谓其琢削不巧,见谓椎鲁无文,即而视之,其中甚温。’”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后:“有石突起,窟其中为龕,如琢削而就者。”
(2).雕琢,修饰、锻炼文辞。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中》:“吾尝作诗题其编后,略曰:‘端求古人遗,琢削手不停,方其得璣羽,往往失鹏鲸。’”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 少陵 《哀江头》《哀王孙》作法最古,然琢削磨礱,力尽此矣。”
《漢語大詞典》:磋琢
磨治雕琢。 章炳麟 《訄书·制币》“贵贱无所準”自注:“斵玉难,故磋琢以后,其直远过於璞。”
分類:磨治雕琢
《漢語大詞典》:郑璞(鄭璞)
古代 郑国 人叫未经雕琢的玉为璞,后世因以“郑璞”喻才不出众的人。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一言之誉, 东陵 侔於 西山 ,一眄之荣, 郑 璞踰於 周 鼎。”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虚名同 郑 璞,散质类 庄 樗。”
分類:雕琢
《漢語大詞典》:玩华(翫華)
谓讲究文辞华丽雕琢。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酌奇而不失其真,翫华而不坠其实。” 黄人 《〈清文汇〉序》:“ 唐 宋 以还,乃立古文之顓名:论道经世者,或薄为丧志,而不屑染指;翫华绣帨者,又讋於客气,而不敢抗颜。”
《漢語大詞典》:元淳
谓天真朴素,未经雕琢。 唐 陆贽 《嘉王横海军节度使制》:“气本元淳,重承先训,忠肃孝友,宽仁惠和。” 清 林佶 《甘泉宫瓦歌》:“非篆非隶含古意,不琱不琢归元淳。”
《國語辭典》:雕砌  拼音:diāo qì
雕琢堆砌。如:「这位作家喜欢在作品里雕砌文字。」
《漢語大詞典》:木碗
(1).木制的碗。旧时多供小儿使用。红楼梦第四一回:“哦!是了!想必是小孩子们使的木碗儿,不过誆我多喝两碗。”
(2).藏、门巴、珞巴等族食具。用桦树、成巴树及杂木的木节雕琢而成。方便耐用,不烫嘴,所剩食物不改味,为群众所喜用。
《漢語大詞典》:雕刓(彫刓)
(1).刁顽。旧唐书·钱徽传:“兵兴已来,人散久矣,始欲导之以德,不欲驱之以刑。然而信有未孚,理有未至,曾无耻格,益用雕刓。”
(2).雕琢刻镂。 元 揭傒斯 《赠髤者黄生》诗:“髤餙肇有虞,大朴已雕刓。纷纷百代下,巧密何多端。”
彫刓:伤残损失。新唐书·李抱真传:“ 抱真 策 山东 有变, 泽潞 兵所走集,乘战伐后,赋重人困,军伍彫刓,乃籍户三丁择一,蠲其傜租,给弓矢,令闲月得曹偶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