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村佣(村傭)
农村雇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 景城 南有破寺,四无居人,惟一僧携二弟子司香火,皆蠢蠢如村佣,见人不能为礼。”
分類:农村雇工
《漢語大詞典》:赏直(賞直)
购物或雇工所应付出的代价。后汉书·度尚传:“ 豫章 艾县 人六百餘人,应募而不得赏直,怨恚,遂反,焚烧 长沙 郡县,寇 益阳 ,杀县令,众渐盛。”
《漢語大詞典》:佣食(傭食)
做雇工谋生。新五代史·梁太祖纪:“父 诚 卒,三子贫,不能为生,与其母佣食 萧县 人 刘崇 家。” 明 唐顺之 《建陈渡石桥记》:“其财取诸愿助之家而不费官帑一钱,其力取诸佣食之夫而不劳公徭一卒。”
分類:雇工谋生
《國語辭典》:雇主  拼音:gù zhǔ
雇用他人工作并支付薪资的人。如:「雇主需善待员工,以免造成劳资纠纷。」也作「雇主」。
《國語辭典》:老板  拼音:lǎo bǎn
1.旧称商店主人。今泛指工商企业、公司行号的产权所有人。《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单把书拿了去还不算,又把店里的老板或是管账的,也一把拖走。」也作「老闆」。
2.旧时对京剧演员的尊称。《续孽海花》第四七回:「瑶卿道:『你过了瘾么?侯老板刚上场。』」
《國語辭典》:老闆  拼音:lǎo bǎn
旧称商店主人。今泛指工商企业、公司行号的产权所有人。如:「那个老闆正怒声的斥责著他的伙计。」也作「老板」。
《國語辭典》:行佣  拼音:háng yòng
武汉方言。指佣金。
《國語辭典》:羊工  拼音:yáng gōng
牧羊的雇工。
分類:放羊雇工
《漢語大詞典》:厮佣(廝傭)
佣工,雇工。 清 吴敏树 《听雨楼记》:“一日,余弟 云松 指其西隅草屋数间廝佣所居者曰:‘此可为也。’”
分類:佣工雇工
《國語辭典》:童工  拼音:tóng gōng
年龄幼小的劳动者。我国《劳动基准法》规定十五岁以上,未满十六岁者为童工,为保护其安全,禁止在矿场以及有危险性或有毒质的场所工作,只准从事轻便工作。
《國語辭典》:牙祭  拼音:yá jì
旧时店主、雇主供应员工饭菜。平日以素菜为主,每月初二、十六才有荤菜肉食可吃,称为「打牙祭」。《儒林外史》第一八回:「平常每日就是小菜饭,初二、十六,跟著店里吃『牙祭肉』。」
《漢語大詞典》:乡佣(鄉傭)
乡农、乡村雇工。 严复 《主客平议》:“比者学子乡佣之蠢蠢,有明徵矣。”
分類:乡村雇工
《国语辞典》:雇妻鬻子  拼音:gù qī yù zǐ
荒年生活困苦,以致需妻子为人雇工或贩卖儿女,才能度日。《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虽撤屋伐木、雇妻鬻子,仅可供给催租吏卒酒食之费。」
《国语辞典》:工本饭米(工本饭米)  拼音:gōng běn fàn mǐ
给付给雇工的工钱和饭食。《儒林外史》第六回:「此后若有一点欺隐,我把你这些奴才,三十板一个,还要送到汤老爷衙门里追工本饭米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