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伤弓塞雁
  
虚弦落雁
 
惊弦飞鸟

相关人物
更羸


《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天下合从〉~57~
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晋书》卷一百十二〈苻生载记〉~2878~
姚襄遣姚兰、王钦卢等招动鄜城、定阳、北地、芹川诸羌胡,皆应之,有众二万七千,进据黄落。生遣苻黄眉、苻坚、邓羌率步骑万五千讨之。襄深沟高垒,固守不战。邓羌说黄眉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襄频为桓温、张平所败,锐气丧矣。今谋固垒不战,是穷寇也。襄性刚很,易以刚动,若长驱鼓行,直压其垒,襄必忿而出师,可一战擒也。」黄眉从之,遣羌率骑三千军于垒门。襄怒,尽锐出战。羌伪不胜,引骑而退,襄追之于三原,羌回骑距襄。俄而黄眉与坚至,大战,斩之,尽俘其众,黄眉等振旅而归。黄眉虽有大功,生不加旌赏,每于众中辱之。黄眉怒,谋杀生自立,事发,伏诛,其王公亲戚多有死者。
典故
秋雁起汾阴


《全唐诗》卷五十七〈汾阴行〉
君不见昔日西京全盛时,汾阴后土亲祭祠。斋宫宿寝设储供,撞钟鸣鼓树羽旂。汉家五叶才且雄【汉家四世才且雄】,宾延万灵朝九戎。柏梁赋诗高宴罢,诏书法驾幸河东。河东太守亲扫除,奉迎至尊导銮舆。五营夹道列容卫,三河纵观空里闾。回旌驻跸降灵场,焚香奠醑邀百祥。金鼎发色正焜煌,灵祗炜烨摅景光。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马乘舆出。彼汾之曲嘉可游,木兰为楫桂为舟。棹歌微吟䌽鹢浮,箫鼓哀鸣白云秋。欢娱宴洽赐群后,家家复除户牛酒。声明动天乐无有,千秋万岁南山寿。自从天子向秦关,玉辇金车不复还。珠帘羽扇长寂寞【珠帘羽帐长寂寞】【珠帘羽盖长寂寞】,鼎湖龙髯安可攀【鼎湖龙髯何处攀】。千龄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豪雄意气今何在,坛场宫馆尽蒿篷【坛场宫观尽蒿篷】。路逢故老长叹息【路逢古老长叹息】,世事回环不可测【世事回还不可测】。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祗今汾水上【不见即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案:明皇传信记云。上将幸蜀。登花萼楼。使楼前善水调者登而歌。至山川满目云云。上顾侍者曰。谁为此。曰。宰相李峤词也。因凄然涕下。遽起曰。峤真才子也。不待曲终而去。】

《庄子集释》卷一下〈内篇·齐物论〉~93~
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恂惧,?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
典故
雁嗷嗷


《毛诗正义》卷十一之一〈小雅·鸿雁之什·鸿雁〉~374~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徵,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典故
相关人物
刘武(梁孝王)


《西京杂记》卷二
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之宫。筑兔园。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雁池池间有鹤洲凫渚。其诸宫观相连延数十里。

例句

终思一酩酊,净扫雁池头。 杜甫 送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之二

典故
雁回衡阳


《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一〈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846~2~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淩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倡狂,岂效穷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懿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淩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鸣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埤雅》卷六〈释鸟〉
雁霜降南翔,冰泮北徂,其性恶热,故中国始寒而北至。旧说鸿雁南翔不过衡山,今衡山之旁有峰曰「回雁」,盖南北极燠,人罕识雪者,故雁望衡山而止。
典故
雁门太守

相关人物
梁简文帝
 
王涣


《乐府诗集》卷三十九《雁门太守行》
「寒苦春难觉,边城秋易知。风急旌旗断,涂长铠马疲。少解孙吴法,家本幽并儿。」解题:《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云:『《雁门太守行》歌古洛阳令一篇。』」

例句

雁门太守能爱贤,麟阁书生亦投笔。 钱起 送崔校书从军


《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八〈贡举一·总叙进士科〉~322~
进士为时所尚久矣,是故俊人由此出者,终身为文人。故争名常切,为时所弊。其都会谓之举场,通称谓之秀才,投刺谓之乡贡,得第谓之前进士;互相推敬,谓之先辈,俱捷谓之同年,有司谓之座主、京兆府考而升者,谓之等第;外府不试而贡者,谓之拔解;将试相保,谓之合保;群居而赋,谓之私试;造请权要,谓之关节;激扬声价,谓之还往;既捷,列姓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题名。
《唐摭言》卷三〈以其人不称才试而后惊〉
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
《南部新书》卷乙
韦肇初及第,偶于慈恩塔下题名,后进慕效之,遂成故事。
《唐摭言》
神龙以来,杏园宴后,皆于慈恩塔下题名,童年中推善书者纪之。……白乐天一举及第,诗曰:「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时年二十七。
《雍录》卷十〈寺观·慈恩寺〉~507~
钱希白南部新书则曰:「韦肇初及第,偶于慈恩塔下题名,后人慕效,遂为故事。」
典故
雁衔


《淮南子》卷十九〈修务训〉~645~
各有其自然之势,无禀受于外,故力竭功沮。夫雁顺风受气力,衔芦而翔,以备矰弋。汉·高诱注:「衔芦所以令缴不得载其翼也。
典故

《全唐诗》卷五百七十八〈寄湘阴阎少府乞钓轮子〉
钓轮形与月轮同,独茧和烟影似空。若向三湘逢雁信,莫辞千里寄渔翁。篷声夜滴松江雨【篷声夜滴松江漏】,菱叶秋传镜水风。终日垂钩还有意,尺书多在锦鳞中。
典故

《杜阳杂编》卷中
王沐者,涯之再从弟也,家于江南,老而且穷。以涯执相权,遂跨蹇驴至京师索米,僦舍经三十馀日,始得一见涯于门屏,所望不过一簿尉耳。涯潦倒无雁序之情。
典故
一筝斜雁
 

《全唐诗》卷四百八十六〈风筝〉
何响与天通,瑶筝挂望中。彩弦非触指,锦色忽闻风。雁柱虚连势,鸾歌且坠空。夜和霜击磬,晴引凤归桐。幽咽谁生怨,清冷自匪躬。秦姬收宝匣,搔首不成功。
典故
银海雁飞

相关人物
秦始皇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
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馀丈,周回五里有馀;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例句

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杜甫 骊山

典故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汉书》卷六《武帝纪》
太始三年,「行幸东海,获赤雁,作朱雁之歌。」

例句

池籞呈朱雁,坛场得白麟。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

《漢語大詞典》:空弦
(1).未上箭的弓弦。传说 战国 时候, 更羸 曾虚拉弓弦,使原已受伤的大雁闻声惊飞,创疤挣裂,坠落下来。见战国策·楚策四。后因以“空弦”称赞箭法高明。 宋 苏轼 《次韵王雄州送侍其泾州》:“闻道名城得真将,故应惊羽落空弦。” 宋 陆游 《杂兴》诗之三:“空弦可落雁,此事盖自昔。”
(2).喻被祸害吓坏了的人。 宋 陆游 《书斋壁》诗:“自笑为农行没世,尚如惊雁落空弦。”
《漢語大詞典》:沈鱼落雁(沈魚落雁)
亦作“沉鱼落雁”。 庄子·齐物论:“ 毛嬙 、 丽姬 ,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本谓人之所美而鱼鸟避之。后世用“沉鱼落雁”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二出:“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不隄防沉鱼落雁鸟惊諠,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儒林外史第十回:“ 蘧公孙 举眼细看,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分類:鱼鸟世用
《漢語大詞典》:雁池
亦作“鴈池”。
(1). 汉 梁孝王 刘武 所筑 兔园 中的池沼名。三辅黄图·甘泉宫:“ 梁孝王 好营宫苑囿之乐,作 曜华宫 ,筑 兔园 ,园中右 百灵山 ……又有 鴈池 ,池閒有鹤洲、鳧渚,其诸宫观相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珍禽怪兽毕有。”
(2).借指帝王所居园林中的池沼。 唐 高适 《别韦参军》诗:“ 兔苑 为农岁不登, 雁池 垂钓心长苦。” 明 唐顺之 《赵府奉祀正王君墓志铭》:“如 王君 者,纵不能宦达,然使其得曳裾王门而驂后乘于 雁池 、 菟苑 之间,亦未为不遇也。”
《國語辭典》:雁塔题名(雁塔題名)  拼音:yàn tǎ tí míng
唐朝新科进士于皇帝赐宴后,须前往长安慈恩塔题写姓名。见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一。王禹玉》。后比喻科举中试,金榜题名。元。郑光祖《㑳梅香》第三折:「你若是凤墀得志,雁塔题名,可早来呵。」
《國語辭典》:雁塔  拼音:yàn tǎ
座落于今陕西省长安县南的塔楼。旧有雁塔二座;一在慈恩寺,称为「大雁塔」;一在荐福寺,称为「小雁塔」。
《漢語大詞典》:雁信
指传递书信者。 唐 温庭筠 《寄湘阴阎少府乞钓轮子》诗:“若向 三湘 逢雁信,莫辞千里寄渔翁。”参见“ 雁足书 ”。
分類:传递书信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國語辭典》:雁序  拼音:yàn xù
1.飞雁有次序。唐。杜甫〈天池〉诗:「九秋惊雁序,万里狎渔翁。」
2.比喻兄弟。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王沐者,涯之再从弟也,家于江南,老而且穷,……涯潦倒无雁序之情。」也作「雁序」。
《國語辭典》:雁序(鴈序)  拼音:yàn xù
比喻兄弟。宋。楼钥〈祭叔父彬州文〉:「雁序彫零,门户亦替。」也作「雁序」。
《漢語大詞典》:筝雁
筝柱。因筝柱斜列如雁行,故称。 元 张可久 《迎仙客·春晚》曲:“燕初忙,鶯正懒。帘捲轻寒,玉手调筝雁。”
分類:列如雁行
《漢語大詞典》:朱雁(朱鴈)
亦作“ 朱雁 ”。
(1).红色的雁。古人以为瑞鸟。新唐书·百官志一:“景云、庆云为大瑞,其名物六十有四;白狼、赤兔为上瑞,其名物三十有八;苍乌、朱雁为中瑞,其名物三十有二。”
(2).古乐府歌名。汉书·武帝纪:“行幸 东海 ,获赤鴈,作《朱鴈之歌》。”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皇夏》:“凯乐闻《朱雁》,鐃歌见《白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