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随波(隨波)
(1).依着风波飘动。文选·宋玉〈高唐赋〉:“徙靡澹淡,随波闇蔼。” 刘良 注:“言林木繁茂,随风波而动。”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随波迴转,有似客游。” 宋 汪藻 《小重山》词:“柳梢风急堕流萤,随波去,点点乱寒星。”
(2).比喻无原则地跟从他人行事。 唐 罗隐 《谗书·答贺兰友书》:“况僕求试京师,随波而上,逐队而下,亦有年矣。” 清 陈田 《〈明诗纪事己籤〉序》:“暨乎随波之流,摹仿太甚,为弊滋多。”
《漢語大詞典》:羽觞随波(羽觴隨波)
谓注酒于觞,浮于流水,随波传送。为古代上巳日游宴之俗。《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每惟 洛 宴” 李善 注引 南朝 宋 东阳无疑 《齐谐记》:“ 束晳 对 武帝 曰:‘昔 周公 卜 洛邑 ,因流水以汎酒,故逸诗曰:羽觴随流波。’”《晋书·束晳传》亦载此事,引诗作“羽觴随波”。 明 杨慎 《兰亭会》:“昔 周公 营邑,三月上巳日会百官于 洛水 之上,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有云:‘羽觴随波。’今日虽非 洛邑 ,惟愿羽觴随波。”
《漢語大詞典》:逐影随波(逐影隨波)
跟着别人的影子走,随着水流飘移。形容无主见。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监·冯保之败:“思为 保 復仇,且结 张诚 欢,故出全力攻之,言官不过逐影随波而已。”
《國語辭典》:逐浪随波(逐浪隨波)  拼音:zhú làng suí bō
比喻人没有确定的方向和目标,只依从环境、潮流而行动。《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二出》:「似这般失业,似这般逐浪随波,忍冷耽饥。」《孤本元明杂剧。洞天玄记。第三折》:「想这厮犯无祷于天罪,妄行无耻不知非,至此也还不愧,只待逐浪随波,成精作魅。」也作「随波逐流」。
分類:随波逐流
《國語辭典》:随波逐尘(隨波逐塵)  拼音:suí bō zhú chén
比喻人没有确定的方向和目标,而只是依从环境、潮流而行动。明。高濂《玉簪记》第二九出:「他是冰清玉润,怎便肯随波逐尘?」也作「随波逐流」。
分類:随波逐流
《國語辭典》:随波逐浪(隨波逐浪)  拼音:suí bō zhú làng
比喻没有确定的方向和目标,只依从环境、潮流而行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至于那鸨儿们,一发随波逐浪,那晓得叶落归根?」亦指灵活应事,不落于固定形式。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九。杜少陵四》:「其一为波逐浪句,谓随物应机,不主故常。」也作「随波逐流」。
《國語辭典》:随波逐流(隨波逐流)  拼音:suí bō zhú liú
顺著水流而行。如:「小船随波逐流而下。」亦用以比喻人没有确定的方向和目标,只依从环境、潮流而行动。《隋唐演义》第三二回:「我看将军容貌、气度非常,何苦随波逐流,与这般虐民的权奸为伍?」也作「逐浪随波」、「随波漂流」、「随波逐浪」、「随波逐尘」。
《国语辞典》:随波漂流(随波漂流)  拼音:suí bō piāo liú
比喻人没有确定的方向和目标,只依从环境、潮流而行动。《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泥滞苟且,没而不觉,随波漂流,与熛俱灭者亦甚众多。」也作「随波逐流」。
《分类字锦》:升降随波(升降随波)
苏轼 浮山洞诗 人言洞府是鳌宫,升降随波与海通。
分类:
《國語辭典》:飘荡(飄蕩)  拼音:piāo dàng
1.在空中随风飘动或在水面随波浮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同众下海,遭风飘荡,不知所止。」
2.流浪、飘泊。《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念备一生飘荡异乡,生不能侍奉二亲,又不能祭祀宗祖,乃大逆不孝也。」
3.飘摇动荡。《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毛徐何刑鲍司马传。鲍勋》:「往年龙舟飘荡,隔在南岸,圣躬蹈危,臣下破胆。」
《國語辭典》:漂摇(漂搖)  拼音:piāo yáo
动荡不安、不稳定。也作「飘摇」。
《漢語大詞典》:波委
(1).如水波聚积。形容众多。 唐 李逢吉 《石壁寺甘露义坛碑》:“入货者波委,就役者子来。”
(2).随波浮沉。比喻追随世俗。 清 黄宗羲 《黄孚先诗序》:“ 孚先 情意真挚,不随世俗波委。”
《漢語大詞典》:波靡
波及,扩散。 梁启超 《暴动与外国干涉》:“其暴动所波靡之面积百倍於彼。” 黄远庸 《铸党论》:“今者党之问题,可谓波靡全国矣。”
分類:波及扩散
《漢語大詞典》:飘鼓(飄鼓)
谓随波飘流动荡。 唐 柳宗元 《招海贾文》:“舟航轩昂兮,下上飘鼓;腾趠嶢嵲兮,万里一覩。”
《漢語大詞典》:潭沲
随波流动貌。 晋 郭璞 《江赋》:“随风猗萎,与波潭沲。” 李善 注:“潭沲,随波之貌。”亦形容飘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阳云楼檐柳》诗:“潭沲青帷闭,玲瓏朱户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