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帅意(帥意)
(1).谓循其意志。国语·周语下:“象天能敬,帅意能忠。”《汉书·元帝纪》:“相将九卿,其帅意毋怠,使朕获观教化之流焉。”
(2).随意;率意。 鲁迅 《〈嵇康集〉跋》:“惟 黄 刻帅意妄改,此本遂得稍稍胜之。”
《漢語大詞典》:率臆
随意;凭主观想象。 清 林则徐 《令谕义律分别准驳事宜》:“至该国比较别国权势如何,天朝不值过问,毋得率臆混陈。”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误增不字例:“古书简奥,文义难明,后人不晓,率臆增益,致失其真,比比皆是。”
《國語辭典》:漫游  拼音:màn yóu
随兴游玩。如:「只要有假期,他都会带著小朋友到山上去漫游一番。」
《國語辭典》:漫游(漫遊)  拼音:màn yóu
随意遨游。唐。元结〈漫酬贾沔州〉诗:「漫游无远近,漫乐无早晏。」
《國語辭典》:随宜(隨宜)  拼音:suí yí
就其所宜。《宋书。卷五九。张畅传》:「孝伯言辞辩赡,亦北土之美也。畅随宜应答,吐属如流。」
《國語辭典》:散步  拼音:sàn bù
随意走走。唐。韦应物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诗:「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西游记》第一○回:「独自一个,散步荒郊草野之间。」
《漢語大詞典》:薄游(薄遊)
亦作“ 薄游 ”。
(1).为薄禄而宦游于外。有时用为谦辞。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以为浊世不可以富贵也,故薄游以取位。”《文选·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薄游第从告,思闲愿罢归。” 李周翰 注:“薄游,薄宦也。” 唐 杜甫 《夜雨》诗:“通籍恨多病,为郎忝薄游。” 明 王世贞 《秩满三载移牍有叹》诗之二:“厌説 青 齐 旧,依稀十二年。薄游鷄肋味,多难《马蹄》篇。”
(2).漫游,随意游览。 唐 李嘉祐 《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诗:“细草緑汀洲,王孙耐薄游。” 明 徐渭 《梅赋》:“往予薄游海外,闻 罗浮 之胜而未得登焉。” 谢无量 《己酉岁未尽七日自芜湖溯江还蜀入春淹泊峡中观物叙怀》诗:“薄游从曼衍,疾首念鰥惸。”
《漢語大詞典》:闲吟(閒吟)
亦作“闲吟”。 随意吟唱。 唐 白居易 《闲吟》:“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閒吟。” 唐 杜牧 《江南怀古》诗:“戊辰年向 金陵 过,惆悵闲吟忆 庾公 !” 明 汤潜 《雁宕载菊寄谢贞明王子》诗:“日日篱根下,閒吟兴不穷。”
分類:随意吟唱
《國語辭典》:箕踞  拼音:jī jù
两腿舒展而坐,形如畚箕,是一种随意不拘礼节的坐法。《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或据案观书,或箕踞自适,各随其便。」也作「箕倨」、「箕坐」。
《國語辭典》:信步  拼音:xìn bù
漫无目标的任意行走。宋。陆游 龟堂杂兴诗一○首之二:「曳杖东冈信步行,夕阳偏向竹间明。」《西游记》第三六回:「师徒们玩著山景,信步行时,早不觉红轮西坠。」
《漢語大詞典》:强项(强項,彊項)
彊項:亦作“强项”。颈项僵直,不能随意转动。彊,通“ 僵 ”。 唐 杜牧 《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其时九月,天已寒,四方全师,未颁冬衣服,聚之受詔,或伍或离,垂手强项,往往誶语。”
《國語辭典》:涂抹(塗抹)  拼音:tú mǒ
1.化妆。《宋史。卷四七二。奸臣列传二。蔡京》:「或侍曲宴,则短衫窄裤,涂抹青红,杂倡优侏儒,多道市井淫媟谑浪语,以蛊帝心。」
2.随意图画、信笔挥洒。唐。卢仝 示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宋。刘克庄 再获一砚自和诗:「拊摩无粟向肌起,涂抹有花从笔生。」
《漢語大詞典》:铃索(鈴索)
(1).系铃的绳索。 唐 制翰林院禁署严密,内外不得随意出入,须掣铃索打铃以传呼或通报。 唐 韩偓 《雨后月中玉堂闲坐》诗:“夜久忽闻铃索动,玉堂西畔响丁东。” 宋 范成大 《晓起》诗:“窗明惊起倒裳衣,铃索频摇定怪迟。” 明 文徵明 《翰林斋宿》诗:“铃索无风尘土远,始知仙署逼金鑾。”
(2).引申指警报、边警。 元 胡助 《滦阳十咏》之十:“身遇太平铃索静,题名篆毕又南还。”
《漢語大詞典》:小摘
随意采摘。 杜甫 《有客》诗“小摘为情亲” 仇兆鳌 注引 南朝 宋 谢灵运 《永嘉记》:“百卉正发时,聊以小摘供日。” 宋 惠洪 《次韵通明叟晚春》:“緑徧西园春正残,青梅小摘嗅仍看。” 清 陈确 《春晴过近思叔池上即事》诗:“邨圃新晴满眼花,携筐小摘足生涯。”
分類:随意采摘
《國語辭典》:行志  拼音:xíng zhì
1.行为、举止。元。曾瑞〈一枝花。银筝暗麝尘套。二煞〉:「更有行志不慌诈,肯的你舒心儿便许俺。」也作「行止」。
2.行为不端,任意行事。《国语。晋语八》:「及&f2c42_.png;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张延隽之为晋州行台左丞,匡维主将,镇抚疆场,储积器用,爱活黎民,隐若敌国矣。群小不得行志,同力迁之。」
《國語辭典》:道契  拼音:dào qì
1.以道相结交。晋。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至于体分冥固,道契不坠,风美所扇,训革千载。」
2.外国人在租界中所得永久借地权的凭證。原由海关道发给,故称为「道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