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阵营(陣營)  拼音:zhèn yíng
因共同的目标或利益而结合的团体。如:「本次活动的圆满完成,主要归功于环保阵营的协助。」
《國語辭典》:壁垒(壁壘)  拼音:bì lěi
1.军营的围墙。后泛指防禦工事。《史记。卷九一。黥布传》:「深沟壁垒,分卒守徼乘塞。」元。张翥〈西内应制即事〉:「四郊多壁垒,万里半烟尘。」
2.比喻对立事物间的界限。如:「壁垒森严」。
《漢語大詞典》:战阵(戰陣)
亦作“ 战陈 ”。
(1).作战的阵法。左传·成公七年:“教 吴 乘车,教之战陈,教之叛 楚 。”《后汉书·刘陶传》:“今 西羌 逆类,私署将帅,皆多 段熲 时吏,晓习战陈,识知山川。”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文武归为一途,儒知战阵,将知仁义,则弊去。”
(2).交战对阵。《礼记·祭义》:“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后汉书·吴汉传:“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三国演义》第一○四回:“ 王平 、 廖化 ……等皆忠义之士,久经战阵,多负勤劳,堪可委用。”
(3).阵列;阵营。 唐 韩愈 《南山诗》:“或屹若战阵,或围若蒐狩。” 鲁迅 《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
《國語辭典》:营垒(營壘)  拼音:yíng lěi
1.军营及其周围的防禦建筑物。
2.阵营。
《漢語大詞典》:垒陈(壘陳)
谓阵营。 汉 刘向 说苑·指武:“垒陈之次,车骑之处,勒兵之势。”
分類:阵营
《國語辭典》:阵图(陣圖)  拼音:zhèn tú
作战时摆列军阵的图。《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泽大奇之,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以阵图。」《三国演义》第四六回:「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漢語大詞典》:旧垒(舊壘)
(1).旧的堡垒、营垒。 唐 刘长卿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诗:“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旧唐书·元载传:“ 原州 当西塞之口,接 陇山 之固,草肥水甘,旧垒存焉。”
(2).比喻旧的社会、旧的阵营。 鲁迅 《坟·写在〈坟〉后面》:“又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
《漢語大詞典》:列营(列營)
分布的阵营;排列阵营。 晋 潘岳 《关中》诗:“惟 系 惟 处 ,列营棋跱。”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列营缘戍,相望屠溃。” 清 施何牧 《效诸将》诗之一:“ 渠搜 西去新传箭, 弱水 东来尽列营。”
《漢語大詞典》:诗垒(詩壘)
诗人的阵营。 金 赵秉文 《送宋飞卿》诗之一:“瘦 李 髯 雷 隔存没,只愁诗垒不能军。” 元 袁桷 《寄上都子贞伯庸继学三学士》诗:“今岁同行诗垒壮,飞觥击鉢正横戈。” 清 龚自珍 《题兰汀郎中园居三十五韵》:“诗垒挟谈兵,文场发武库。”《人民日报》1986.3.5:“千年诗垒焕新容,青兕初来态势雄。”
分類:诗人阵营
《漢語大詞典》:外奔
逃亡国外;逃离本阵营,投奔他方。宋书·薛安都传:“ 安都 勤王之略,义闕於藩屏,以地外奔,罪同於三叛。”魏书·太祖道武帝纪:“ 慕容 支属百餘家,谋欲外奔,发觉,伏诛,死者三百餘人。”
《国语辞典》:挖角  拼音:wā jué
以各种手腕使别的团体中有能力或举足轻重的人加入自己的团队或阵营。如:「面对同业高薪挖角的诱惑,他仍不为所动。」
《漢語大詞典》:偃月营(偃月營)
半月形的阵营。三国志·魏志·杨阜传:“﹝ 杨阜 ﹞使从弟 岳 於城上作偃月营。” 前蜀 韦庄 《春日》诗:“落星楼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掛夕暉。”
《漢語大詞典》:傍戟
谓将戟倒转,指向自己所在的阵营。傍,通“ 方 ”。《淮南子·泰族训》:“ 紂 之地,左 东海 、右 流沙 ,前 交趾 ,后 幽都 。师起 容关 ,至 浦水 ,士亿有餘万,然皆倒矢而射,傍戟而战。”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淮南子四》:“傍应读方……孟子·梁惠王‘方命虐民’注:‘方犹逆也’。按方命即背命,方与背一声之转,故训为逆。书·尧典‘方命圮族’,史记·五帝记‘方’作‘负’。广雅·释詁:‘背,负也。’背通偝。礼记·明堂位‘天子负斧依’注:‘负之言偝也。’释文:‘偝本又作背。’‘方戟而战’,犹言背戟而战,上言‘倒矢而射’,‘倒’与‘方’互文耳。”
《国语辞典》:中间地带(中间地带)  拼音:zhōng jiān dì dài
1.某一地区的中心地区。如:「这球打到三不管的中间地带。」
2.特指介于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缓冲地带。为前苏联赫鲁雪夫所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