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53,分9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阴揣
阴方祀灶
阴符
阴何
阴铿
阴丽华
阴骘
雨未阴毋忘户牖
重寸阴
词典
阴阳
光阴
绿阴
山阴
阴阴
阴晴
典故
阴揣

相关人物
苏秦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
「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例句

穰侯或见迟,苏生得阴揣。 张九龄 咏史

典故
阴方祀灶

相关人物
阴子方


晋·干宝《搜神记》卷五
「汉宣帝时,南阳阴子方者,性至孝,积恩好施,喜祀灶,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后暴至巨富,田七百馀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子方尝言:『我子孙必将彊大。』至识三世,而遂繁昌,家凡四侯,牧守数十,故后世子孙尝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

例句

庞俭凿井,阴方祀灶。 李瀚 蒙求

典故

《隋书》卷三十四〈经籍志三·兵〉~03~
《太公阴符钤录》一卷
典故
相关人物
何逊
 
阴铿(字子坚)

参考典故
仲言丽藻
 
阴铿


《陈书》卷三十四《阴铿传》
「时有武威阴铿,字子坚,梁左卫将军子春之子。幼聪慧,五岁能诵诗赋,日千言。及长,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释褐梁湘东王法曹参军。天寒,铿尝与宾友宴饮,见行觞者,因回酒炙以授之,群坐皆笑,铿曰:『吾侪终日酣饮,而执爵者不知其味,非人情也。』及侯景之乱,铿尝为贼所擒,或救之获免,铿问其故,乃前所行觞者。天嘉中,为始兴王府中录事参军。世祖尝宴群臣赋诗,徐陵言之于世祖,即日召铿预宴,使赋新成安乐宫,铿援笔便就,世祖甚叹赏之。累迁招远将军、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顷之卒。有集三卷行于世。」
《梁书》卷四十九《何逊传》
「何逊字仲言,东海郯人也。曾祖承天,宋御史中丞。祖翼,员外郎。父询,齐太尉中兵参军。……逊八岁能赋诗。……初,逊文章与刘孝绰并见重于世,世谓之『何刘』。世祖著论论之云:『诗多而能者沈约,少而能者谢朓、何逊。』」

例句

阴何尚清省,沈宋歘联翩。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典故
相关人物
阴铿(字子坚)


《陈书》卷三十四《阴铿传》
「时有武威阴铿,字子坚,梁左卫将军子春之子。幼聪慧,五岁能诵诗赋,日千言。及长,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释褐梁湘东王法曹参军。天寒,铿尝与宾友宴饮,见行觞者,因回酒炙以授之,群坐皆笑,铿曰:『吾侪终日酣饮,而执爵者不知其味,非人情也。』及侯景之乱,铿尝为贼所擒,或救之获免,铿问其故,乃前所行觞者。天嘉中,为始兴王府中录事参军。世祖尝宴群臣赋诗,徐陵言之于世祖,即日召铿预宴,使赋新成安乐宫,铿援笔便就,世祖甚叹赏之。累迁招远将军、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顷之卒。有集三卷行于世。」

例句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杜甫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典故
阴丽华

相关人物
阴丽华


《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纪》
「光烈阴皇后讳丽华,南阳新野人。初,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更始元年六月,遂纳后于宛当成里,时年十九。」

例句

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李白 南都行

闻与阴丽华,风烟接邻里。 李白 寄远十一首之四

典故
相关人物
周武王


《尚书·周书·洪范》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乌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旧题汉·孔安国传:「骘,定也,天不言而默定下民。」

例句

乃知阴骘数,制在造化情。 皎然 同薛员外谊喜雨诗兼上杨使君

典故
雨未阴毋忘户牖


《毛诗正义》卷八之二〈国风·豳风·鸱鸮〉~293~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典故
重寸阴


《淮南子》卷一〈原道训〉~27~
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也。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因循应变,常后而不先。
《初学记》卷六
《王隐·晋书》:陶侃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凡俗,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例句

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 李世民 帝京篇十首

《國語辭典》:阴阳(陰陽)  拼音:yīn yáng
1.化生万物的两种元素,即阴气、阳气。《易经。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西游记》第九回:「人生于天地之间,禀阴阳而资五行,尽由父生母养。岂有为人在世而无父母者乎?」
2.根据四时、节气、方位、星象来讲人事吉凶的数术。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正纬》:「于是伎数之士附于诡术,或说阴阳,或序灾异。」《三国演义》第四六回:「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3.旧时专门替人占卜,看风水,择日等的人。《金瓶梅》第六回:「阴阳宣念经毕,揭起千秋幡,扯开白绢。」。《儒林外史》第四回:「次日请将阴阳徐先生来写了七单。老太太是犯三七,到期该请僧人追荐。」也称为「阴阳生」、「阴阳人」。
4.电磁中的阴极和阳极。
《國語辭典》:光阴(光陰)  拼音:guāng yīn
时间。如:「俗语有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奉劝大家要珍惜时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南朝梁。江淹〈别赋〉:「明月白露,光阴往来。」
《漢語大詞典》:绿阴(緑陰)
亦作“绿荫”。 绿色的树荫。 唐 来鹄 《病起》诗:“春初一卧到秋深,不见红芳与緑阴。” 明 高启 《葵花》:“艷发朱光里,丛依緑荫边。” 清 徐喈凤 《会仙记》:“ 素娥 抱一女孩至曰:‘此小姐所产,十閲月矣。以其生緑阴下,因名 緑阴 。’” 冰心 《去国·两个家庭》:“进到中间的屋子,窗外绿荫遮满,几张洋式的椅桌……错错落落的点缀得非常静雅。”
分類:绿色树荫
《漢語大詞典》:山阴(山陰)
(1).山朝北的一面。汉书·郊祀志上“从阴道下” 唐 颜师古 注:“山南曰阳,山北曰阴。” 唐 姚合 《寄杨工部闻毘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诗:“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 刘大白 《春雪》诗:“可怕的却是那些株守着岭北山阴的,甘心埋没在它底势力范围之下!”
(2). 晋 王羲之 的代称。 王羲之 曾居 会稽 山阴 ,故以代指。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 文徵仲 得笔法於 巙子山 ,而参以 松雪 ,亦时为 黄 米 二家书,然皆非此公当行,惟小楷正书,即 山阴 在世,亦当虚高足一席。”
《國語辭典》:阴阴(陰陰)  拼音:yīn yīn
1.光线阴暗。宋。苏轼〈凤翔八观诗。李氏园〉:「阴阴日光澹,黯黯秋气蓄。」
2.树木枝叶蔽覆的样子。唐。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3.隐约而不明显。《三国演义》第七三回:「便觉左足阴阴疼痛,心中大疑。」
《漢語大詞典》:阴晴(陰晴)
(1).指向阳和背阴。 唐 王维 《终南山》诗:“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2).比喻得志和失意。 元 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人为功名苦战争,徒然竞,百年身世,数度阴晴。”
《漢語大詞典》:阴符(陰符)
(1).古兵书名。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乃夜发书,陈篋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
(2).泛指兵书。 唐 杜甫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从容询旧学,惨淡閟《阴符》。” 明 张以宁 《过辛稼轩神道》诗:“岁晚《阴符》仙蠹化,夜寒雄剑老龙吟。” 清 吴伟业 《送杜公弢武归浦口》诗:“牀头真诀幸犹在,肘后《阴符》復何有。”
分類:兵书
《漢語大詞典》:阴何(陰何)
南朝 梁 诗人 何逊 和 陈 诗人 阴铿 的并称。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熟知二 谢 将能事,颇学 阴 何 苦用心。” 唐 殷尧藩 《酬雍秀才》诗之二:“兴来聊赋咏,清婉逼 阴 何 。”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和赵晋臣敷数文赋秋水瀑泉》词:“诗在 阴 何 侧畔,字居 罗 赵 前头。”
分類:诗人何逊
《國語辭典》:阴铿(陰鏗)  拼音:yīn kēng
人名。字子坚,南朝陈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县治)人,生卒年不详。博涉史传,五言诗为当代所重。累迁晋陵太守、散骑常侍。著有文集。
分類:朝陈
《國語辭典》:阴骘(陰騭)  拼音:yīn zhì
语出《书经。洪范》:「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为默定的意思。后引申为默默行善的德行。《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只因柳宣教不行阴骘,折了女儿,此乃一报还一报,天理昭然。」《儒林外史》第三六回:「阴骘就像耳朵里响,只是自己晓得,别人不晓得。而今这事,老伯已是知道了,那里还是阴德?」也称为「阴德」、「阴功」。
《國語辭典》:阴德(陰德)  拼音:yīn dé
1.不被人知道的德行。《汉书。卷七四。丙吉传》:「臣闻:有阴德者必飨其乐以及子孙。」《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他家祖上几十代行医,广积阴德,家里也挣了许多田产。」也称为「阴功」、「阴骘」。
2.主管宫内的事。《礼记。昏义》:「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