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阴阳水(陰陽水)  拼音:yīn yáng shuǐ
中医上指生水与熟水混合而成的水。
《漢語大詞典》:阴阳惨舒(陰陽慘舒)
古以秋冬为阴,春夏为阳。意为秋冬忧戚,春夏舒快。指四时的变化。语本 汉 张衡 《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唐 刘禹锡 《答饶州元使君书》:“视阴阳惨舒之节,取震虩泽濡之象。知天而不泥於神怪,知人而不遗於委琐。”
《國語辭典》:阴阳不将(陰陽不將)  拼音:yīn yáng bù jiāng
阴阳家所称男女嫁娶的吉日。《协纪辨方书。义例二》:「天宝历曰:『阴阳不将者,以月建为阳,谓之阳建,正月起寅,顺行十二辰;月厌为阴,谓之阴建,……阳将伤夫,阴将伤妇;阴阳俱将,夫妇俱伤;阴阳不将,夫妇荣昌。』」
分類:吉日
《分类字锦》:准绳阴阳(准绳阴阳)
中说圣人辅相天地准绳阴阳恢皇纲立人极
分类:
《国语辞典》:燮理阴阳(燮理阴阳)  拼音:xiè lǐ yīn yáng
燮理,调治。阴阳,相对立的事。燮理阴阳指调和治理国家大事。《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俺为官的,则要调和鼎鼐,燮理阴阳。」
《国语辞典》:阴阳两隔(阴阳两隔)  拼音:yīn yáng liǎng gé
相隔极远。《西游记》第一一回:「奈何阴阳两隔,天各一方,不能面觌。」
分类:相隔极远
《国语辞典》:阴阳秘书(阴阳秘书)  拼音:yīn yáng mì shū
看风水、选日子、定避讳所参考的书。《金瓶梅》第五九回:「徐先生掐指,寻复又检阅了阴阳秘书,瞧了一回。」也称为「黑书」。
《国语辞典》:阴阳五行(阴阳五行)  拼音:yīn yáng wǔ xíng
阴阳原指日光的向背,后引申到气候的寒暖、人体的构造、疾病的发源、天地万物的形成、宇宙运行的规律等。五行的说法为战国末年阴阳家邹衍所创,指木、火、土、金、水等五种天然势力。邹衍将阴阳和五行融合后,该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很大。例如在政治上,君主行事引以为法则,不敢逆天行事;民间命理学家用来推测祸福,预卜吉凶;中国医学更是以此为基础,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理论。
《国语辞典》:阴阳易位(阴阳易位)  拼音:yīn yáng yì wèi
阴阳互换。比喻君臣互换地位或身分截然不同的人物互换其位。《楚辞。屈原。九章。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国语辞典》:阴阳交错(阴阳交错)  拼音:yīn yáng jiāo cuò
比喻各种偶然因素凑在一起所造成的误会。《封神演义》第三五回:「闻太师这一回阴阳交错,一时失计。」也作「阴差阳错」、「阴错阳差」。
《国语辞典》:阴阳间隔(阴阳间隔)  拼音:yīn yáng jiàn gé
生死相互隔开。《红楼梦》第四三回:「若芳魂有感,香魄多情,虽然阴阳间隔,既是知己之间,时常来望候二爷,未尝不可。」
《国语辞典》:阴阳对转(阴阳对转)  拼音:yīn yáng duì zhuǎn
声韵学术语。阴是指不收鼻音韵尾的阴声韵,阳是指收鼻音韵尾的阳声韵。阴阳对转用来解释汉语语音中,阴声、阳声在形声字声子与声母关系或方言对比上可以互通的现象。简称为「对转」。
《国语辞典》:阴阳合历(阴阳合历)  拼音:yīn yáng hé lì
一种月依朔望月,年长度配合回归年的历法。
《国语辞典》:阴阳海(阴阳海)  拼音:yīn yáng hǎi
台湾北部滨海公路水湳洞附近的海水污染现象。根据调查,因当地山区含丰富黄铁矿,经地下水溶解,流入海中。酸性的水溶入碱性海水,转为中性,氢氧化铁分子悬浮其中,加上此处海域呈封闭状,不易与外海对流,造成海水呈现清浊两部分,清者湛蓝,浊者土黄,随波荡漾,蔚然奇观。
分类:北部附近
《国语辞典》:颠倒阴阳(颠倒阴阳)  拼音:diān dǎo yīn yáng
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镜花缘》第二回:「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阴阳,强人所难。」
分类:颠倒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