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告讦(告訐)  拼音:gào jié
揭发他人的隐私。《汉书。卷二三。刑法志》:「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
《國語辭典》:暗昧  拼音:àn mèi
1.真伪不明。「暗」文献异文作「闇」。汉。王充《论衡。谢短》:「上古久远,其事闇昧,故经不载而师不说也。」
2.隐蔽、暧昧。《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朱秉中因见其夫不在,乘机去这妇人家贺节,留饮了三五杯,意欲作些暗昧之事。」也指隐蔽、暧昧的事。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这桩事其中必有暗昧,你与我仔细究问,多因是我夫人做下违条犯法也。」《三国演义》第三回:「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昧。」
3.愚昧。亦指愚昧的人。《国语。郑语》:「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三国志平话》卷下:「刘璋暗昧,奸臣弄权。」
4.幽暗不明。三国魏。曹植文帝诔〉:「三辰暗昧,大行光之。」唐。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伏以祠宇毁顿,凭附之质,丹青之饰,暗昧不圭,不称灵明。」
《漢語大詞典》:阴短(陰短)
阴私和短处。魏书·宋弁传:“然好言人之阴短,高门大族意所不便者, 弁 因毁之;至於旧族沦滞,人非可忘者,又申达之。”
分類:阴私短处
《漢語大詞典》:徼讦(徼訐)
揭人阴私。 汉 蔡邕 《陈太丘碑》:“用行舍藏,进退可度,不徼訐以干时,不迁怒以临下。”《后汉书·陈元传》:“夺公辅之任,损宰相之威,以刺举为明,徼訐为直。”
分類:阴私
《國語辭典》:攻讦(攻訐)  拼音:gōng jié
举发他人过失而加以抨击。《老残游记》第九回:「若只是为攻讦起见,初起尚只攻佛攻老,后来朱陆异同,遂操同室之戈。」
《漢語大詞典》:幽诡(幽詭)
阴私奸诈。吕氏春秋·勿躬:“人主知能、不能之可以君民也,则幽诡愚险之言无不职矣。”
分類:阴私奸诈
《漢語大詞典》:告奸(告姦)
亦作“ 告奸 ”。 告发阴私奸宄。《商君书·开塞》:“王者刑用於将过,则大邪不生;赏施於告姦,则细过不失。”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奖励告密,实行连坐法。告‘奸’的按斩敌首同等给赏。”参见“ 告匿 ”。
见“ 告姦 ”。
《漢語大詞典》:告匿
秦 法律名。指告奸与匿奸。史记·商君列传:“不告姦者腰斩,告姦者与斩敌同赏;匿姦者与降敌同罚。” 宋 秦观 《法律策上》:“ 魏文侯 之师 李悝 ,论次诸国之法,著为《法经》,其徒 商鞅 用以相 秦 ,始作牧司连坐告匿之法,而辅以詆欺文致细微之事。”
分類:法律指告
《漢語大詞典》:谤讦(謗訐)
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阴私并加以攻击。 元 杨弘道 《幽怀久不写一首效韩子此日足可惜赠彦深》诗:“辞直非谤訐,辞夸非颠狂。”
《漢語大詞典》:互剥痛疮(互剥痛瘡)
喻互揭阴私。《醒世缘》弹词第十回:“ 潘大娘 説 林老太婆 的媳妇结识戏子, 林老太婆 説 潘大娘 偷和尚,彼此互剥痛疮。”
分類:阴私
《漢語大詞典》:黑幕小说(黑幕小説)
以攻击诽谤或所谓揭发阴私为主要内容的小说。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八篇:“又或有嫚駡之志而无抒写之才,则遂堕落而为‘黑幕小説’。” 刘半农 《实利主义与职业教育》:“‘中等人’没有职业,所以要做绅董,要开函授学校和滑头学校,要做黑幕小说。”
《漢語大詞典》:刁讦(刁訐)
谓恶意攻击别人的短处,揭发别人的阴私。 明 王锜 寓圃杂记卷上:“ 海虞 之 木城 有 李某 者,素好刁訐,人畏之如虎。”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三宜恤:“一时刁訐四起,富户之破亡者甚矣。”
《漢語大詞典》:侥讦(儌訐)
攻击别人短处或揭发别人阴私。汉书·五行志中“匪儌匪傲”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言在位者不儌訐不倨傲也。”
《漢語大詞典》:骄讦(驕訐)
傲慢并攻击人短处,揭人阴私。后汉书·袁安传:“ 宪 险急负埶,言辞骄訐,至詆毁 安 。” 李贤 注:“訐,谓发扬人之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