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闷头儿
默默地做事,不言语。例如:闷头儿干。
分類:默默做事
《漢語大詞典》:闷吐(悶吐)
气闷欲吐。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若水:“水之左右,马步之径裁通,而时有瘴气,三月四月,逕之必死,非此时,犹令人闷吐。”
分類:气闷
《高级汉语词典》:闷嗗咄
闷闷的一声不响
《國語辭典》:闷香(悶香)  拼音:mèn xiāng
焚了使人昏闷不能发声及动作的香料。如:「使闷香、下毒药,是下流无耻的手段。」
《漢語大詞典》:闷躁(悶躁)
气闷烦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 俊臣 对 王氏 道:‘我们船中闷躁得不耐烦,如此最好。’” 阿英 《敌后日记摘抄·七月二日》:“蚊扰之剧,为过去所无,只得仍移至院中露宿,依旧不得安也,遂在闷躁中度过全宵。”
分類:气闷烦躁
《漢語大詞典》:闷窒(悶窒)
窒息;气闷。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一:“加上光线不充足,住在里面,好像被埋在深深的洞窟里,感到十分闷窒。”
分類:窒息气闷
《國語辭典》:闷子车(悶子車)  拼音:mèn zi chē
有盖的货车。或指铁路密封的货车。
《漢語大詞典》:闷嘴葫芦
不爱说话的人。例如:小黄,你这个闷嘴葫芦是怎么回事。
《高级汉语词典》:闷怀顿释
心中的忧虑、烦闷一下子就消失了
《漢語大詞典》:闷葫芦罐儿(悶葫蘆罐兒)
即扑满。 老舍 《骆驼祥子》九:“他先数了数那几张票子;数了两三遍,手心的汗把票子攥得发粘,总数不利落。数完,放在了闷葫芦罐儿里。”参见“ 扑满 ”。
分類:扑满
《國語辭典》:扑满(撲滿)  拼音:pū mǎn
存钱的器具。上方有一细长的小孔,只能放钱进去,却拿不出来,等钱存满,才打破它把钱一起拿出来。现代存钱的器具亦沿用「扑满」的名称,但却不一定要打破它,才能取出钱来。宋。陆游 自贻诗:「钱能祸扑满,酒不负鸱夷。」《聊斋志异。卷四。辛十四娘》:「妆奁亦无长物,惟两长鬣奴扛一扑满,大如瓮,息肩置堂隅。」
《國語辭典》:闷棍(悶棍)  拼音:mèn gùn
1.齐眉棍。《大宋宣和遗事。亨集》:「手持闷棍,腰挂著环刀。」
2.形容不明原因的棍击。如:「他走到巷口,突然挨了一记闷棍,还弄不清怎么回事,袭击的人早已不知去向。」
3.比喻无形的打击。如:「他听到祖父去世的消息,彷佛一记闷棍打来,顿时失去知觉。」
《漢語大詞典》:闷挨挨(悶捱捱)
形容愁闷绵绵。 明 孟称舜 《桃花人面》第四折:“今春更比前春病,休道这闷捱捱懒裁方胜。瞑子里,死不死,活不活,把带围儿宽尽。”
分類:愁闷绵绵
《漢語大詞典》:闷棒(悶棒)
闷棍。方言谓暗中打人或背地整人为“打闷棒”。 沙汀 《幺木匠的故事》:“这一闷棒把 幺木匠 打昏了,赶过场又来找我。”参见“ 闷棍 ”。
《國語辭典》:闷棍(悶棍)  拼音:mèn gùn
1.齐眉棍。《大宋宣和遗事。亨集》:「手持闷棍,腰挂著环刀。」
2.形容不明原因的棍击。如:「他走到巷口,突然挨了一记闷棍,还弄不清怎么回事,袭击的人早已不知去向。」
3.比喻无形的打击。如:「他听到祖父去世的消息,彷佛一记闷棍打来,顿时失去知觉。」
《漢語大詞典》:闷逼(悶逼)
烦闷。 明 王錂《春芜记·言谢》:“小生自见那 季小姐 之后,十分思念,好生闷逼。”
分類:烦闷
《國語辭典》:闷沉沉(悶沉沉)  拼音:mèn chén chén
郁闷的样子。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只道你急煎煎趱登程路,元来是闷沉沉困倚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