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间 → 闲间閒”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386,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投闲
闲事
闲行
自闲
日闲
闲暇
得闲
心閒
偷閒
间人
波间
闲花
云闲
闲闲
闲门
《漢語大詞典》:投闲(投閒)
亦作“ 投閒 ”。 谓置身于清闲境地。 宋 陆游 《入秋游山赋诗》之三:“屡奏乞骸骨,宽恩许投闲。” 明 查士标 《雪后同方宝臣张谐石游北固》诗:“僻性从来厌市闤,投閒山寺岁将残。” 清 钮琇 觚賸·刘将军:“某投閒何足惜,独羣马伏櫪思战塲,为可惜耳。”
亦作“ 投间 ”。乘隙;伺机。东观汉记·桓荣传:“初 荣 遭仓卒困厄时,尝与族人 桓元卿 俱捃拾,投閒輒诵诗。”后汉书·延笃传:“百家众氏,投閒而作。” 李贤 注:“言诵经典之餘,投射閒隙而翫百氏也。”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五:“ 文庄 叶公 巡抚 两广 时,素与 邱内翰 仲深 不合, 邱 每投间毁之。”
《國語辭典》:閒事  拼音:xián shì
1.与自己不相干的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如何为此閒事,伤了性命。」《红楼梦》第五九回:「姑娘你不知道,别管我们閒事。」
2.閒暇无事。唐。高适 醉后赠张九旭诗:「白发老閒事,青云在目前。」
《漢語大詞典》:闲行(閒行)
漫步。 唐 张籍 《与贾岛闲游》诗:“城中车马应无数,能解閒行有几人。” 唐 白居易 《魏王堤》诗:“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清 李渔 《蜃中楼·结蜃》:“ 柳生 在海上閒行。”
分類:闲行漫步
《漢語大詞典》:自闲(自閒)
(1).亦作“ 自閒 ”。悠闲自得。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五:“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闲。” 唐 李白 《山中问答》诗:“问君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宋 苏辙 《南斋竹三绝》之一:“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 明 高攀龙 《夏日闲居》诗:“问君何所为?无事心自閒。”
(2).谓自设防范。新唐书·李夷简传:“ 夷简 致位显处,以直自闲,夫尝苟辞气悦人。” 郭沫若 《〈虎符〉附录·写作缘起》:“但在故事里却丝毫嗅不出这样的气息,足见得他们很能以礼自闲,我在剧中也就写成了这样。”
《骈字类编》:日闲(日闲)
易大畜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日闲舆卫
《國語辭典》:闲暇(閑暇)  拼音:xián xiá
空闲无事的时候。如:「他常利用闲暇研习书法以修养心性。」
《國語辭典》:閒暇  拼音:xián xiá
1.没有事儿的时候。《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先生久享大名,书坊敦请不歇,今日因甚閒暇到这祠里来求签?」也作「閒时」。
2.举止安详。《汉书。卷四八。贾谊传》:「止于坐隅,貌甚閒暇。」
《國語辭典》:得閒  拼音:dé xián
有空閒的时候。唐。韩愈〈东都遇春〉诗:「得閒无所作,贵欲辞视听。」《红楼梦》第六回:「你去瞧瞧,要是有人有事就罢,得閒呢就回,看怎么说。」
《國語辭典》:得间(得間)  拼音:dé jiàn
有隙可乘,而得机会。《管子。幼官》:「障塞不审,不过八日,而外贼得间。」唐。韩愈 曹成王碑:「河南北兵作,天下震扰,王奉母太妃逃祸民伍,得间走蜀从天子。」
分類:机会
《国语辞典》:心閒  拼音:xīn xián
身上无事而自在悠閒。唐。韩愈〈与崔群书〉:「心閒无事,然后外患不入。」《红楼梦》第六○回:「不如等冷一冷,老太太、太太心閒了。」
《国语辞典》:偷閒  拼音:tōu xián
1.在繁忙中抽出空暇。唐。白居易〈岁假内命酒赠周判官萧协律〉诗:「闻健此时相劝醉,偷閒何处共寻春。」
2.偷懒。《红楼梦》第一四回:「那抱愧被打之人含羞去了,这才知道凤姐利害,众人不敢偷閒。」
《高级汉语词典》:间人
内奸
分类:间人
《骈字类编》:波间(波间)
玉涧杂书见溪面下
《漢語大詞典》:闲花(閒花)
亦作“闲花”。
(1).指野花。 唐 李嘉祐 《赠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閒花满地落无声。” 明 刘基 《题陆放翁〈湖上诗〉后》诗:“门前流水斜还直,篱外閒花白復红。” 清 陈梦雷 《建溪舟行》诗之一:“新涨平江树,闲花护客舟。” 郭小川 《青松歌》:“而青松啊,决不与野草闲花为伍。”
(2).幽雅的花。閒,通“ 嫺 ”。 唐 沈佺期 《仙萼池亭侍宴应制》诗:“閒花开石竹,幽叶吐蔷薇。”
分類:幽雅野花
《骈字类编》:云闲(云闲)
唐 戴叔伦 古意 云闲虚我心,水清澹吾味。
唐 曹唐 仙都即景 石怪长栖鹤,云闲若有仙。
宋 司马光 寿安杂诗十首 永济渡二首 其二 泉细入平沙,云闲出幽谷。
宋 朱松 杂小诗八首 其一 欲寄道人檐下宿,此身都未似云闲。
宋 陆游 贫中自戏 涧深松老忘荣谢,天阔云闲任卷舒。
《國語辭典》:闲闲(閑閑)  拼音:xián xián
1.从容优閒的样子。《诗经。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唐。王维 归嵩山作诗:「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2.广阔博大的样子。《庄子。齐物论》:「大知闲闲,小知閒閒。」唐。成玄英。疏:「闲闲,宽裕也。」
3.动摇的样子。《汉书。卷一○○。叙传下》:「戎车七征,冲輣闲闲。」
4.小孩学说话时的声音。《金瓶梅》第三五回:「平安儿从新做了小孩儿,才学闲闲。他又会顽,成日只踢毬儿耍子。」
《漢語大詞典》:闲门(閒門)
亦作“闲门”。 指进出往来的人不多,显得清闲的门庭。 唐 刘长卿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閒门。” 唐 王维 《过李楫宅》诗:“闲门秋草色,终日无车马。”